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病人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病人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钱学凤

钱学凤

(重庆市彭水县人民医院外一科一病区重庆409699)

【摘要】目的:研究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病人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我院选出治疗创伤性骨折病人92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成两组,组一46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组二46例为观察组,采用疼痛控制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对照组在骨折愈合、住院时间上,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在生活质量评分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创伤性骨折病人采用疼痛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的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及恢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疼痛控制护理;创伤性骨折;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2-0248-02

在骨折中,最常见的骨折手术是创伤性骨折[3],主要是由高处跌落、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所致。在临床上,通常为病人采用手术的方法来治疗,然而在术后康复过程中绝大多数的病人受疼痛因素的影响[4],出现不配合治疗现象,不利术后康复护理,影响患者以后的生活质量,因此,从我院选出治疗创伤性骨折病人92例,为病人提供不同的护理措施,现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从我院选出自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治疗创伤性骨折病人92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成两组,组一46例为对照组,组二46例为观察组,本次研究是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后实施的,其中对照组男20例,女26例,最小为22岁,最大为73岁,平均年龄(48.93±4.68)岁,交通伤29例,高处跌落伤17例,观察组男22例,女24例,最小为23岁,最大为74岁,平均年龄(48.64±4.83)岁,交通伤21例,高处跌落伤25例,两组病人在基本资料上进行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疼痛控制护理,主要内容有:(1)建立疼痛控制护理小组:组员分别由操作能力较强的护士、骨科医生、麻醉师组成,针对病人的心理状态及病情制定合理护理计划,降低病人对疼痛的敏感性。(2)展开疼痛评估:在病人手术前,护士应详细询问病人外伤史、手术史等方面的内容,根据病人术后伤口的疼痛程度,为病人提供有效的疼痛护理,促进病人术后康复时间。(3)生活舒适护理:护士定期为病人更换床单、被罩的同时,保持室内干净整洁,为病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养病环境,根据病人作息时间,安排好合理的护理操作,保证操作的集中性,降低病人的痛苦。在心理上,为病人提供有效的心理指导,告知病人术后伤口疼痛属于正常现象,向病人讲解临床康复的案列,消除病人消极的心理状态,提高病人对治疗的信心。在饮食上,指导病人增加鸡蛋、牛奶等食物的摄入,减少病人对辣椒、雪糕等食物的摄入,保证治疗的有效性。(4)物理镇痛护理:在术后24h以内,可使用冰袋对伤口周围皮肤进行冷敷护理,降低局部的疼痛感。通过适当的按摩患侧肢体的方法来改善局部淤血情况,促进全身血液流通。(5)康复锻炼护理:指导病人取平卧位,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在完成简单的四肢伸屈运动的基础上,增加患侧肢体肌肉及关节的锻炼,提高病人恢复速度。

1.3评价标准

本文将两组病人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情况作为评价指标,其中术后康复情况包括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生活质量包括生理、社会、情绪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对所有的数据都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组间资料使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χ2进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康复情况,对照组在术后骨折愈合及住院时间上,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创伤性骨折发生率逐年增长,主要是因为我国建筑、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导致建筑外伤以及车祸外伤也随之增长[5],手术治疗为临床上首选方案,但由于术后病人普遍伴有疼痛症状,影响早期康复训练的实施,病人恢复效果较差。

本文通过为病人采用疼痛控制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病人对疼痛的敏感性,加快病人康复时间[1],主要原因有:通过采取疼痛控制小组及开展疼痛评估的方法,为病人提供合理有效的疼痛护理,预防病人出现应激反应,增加病人的痛苦,并且通过生活、物理镇痛、早期锻炼护理,在提高病人在治疗期间的舒适性的同时能够有效的锻炼患侧肢体康复,促进病人康复,治疗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对创伤性骨折病人术后采用疼痛控制护理治疗效果十分明显[2],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曾喜华.邓尔倚.梁丽萍,等.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151-153.

[2]吴婷婷.郭锰.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8):90-92.

[3]李娜.护理干预在创伤性骨折术后卧床患者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1):168-169.

[4]黄际红.刘春英.王丽萍,等.疼痛控制护理在促进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运用[J].临床医药实践,2016,25(12):932-934.

[5]黄雪霞.彭丽娟.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7):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