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乳腺容积成像系统(ABVS)诊断乳腺原位癌1例

/ 1

全自动乳腺容积成像系统(ABVS)诊断乳腺原位癌1例

周仁辉肖渊茗邹莉芝曹霞朱小玲陈志恒

周仁辉肖渊茗邹莉芝曹霞朱小玲陈志恒(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健康管理中心410013)

女性,44岁,因“发现右侧乳房肿块2个月”来院。查体:右乳房上方触及一3.5x1cm肿块,活动度尚可,质较韧,无压痛,无乳头溢液、凹陷及皮肤颜色改变。超声检查:右乳腺外上象限12点钟处可见一范围为33x9mm片状低回声区,边界尚清,形态不规则,无包膜,回声尚均匀,后方无衰减。CDFI:内部及周边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双侧乳腺钼钯X线摄片提示:双侧乳房摄影之乳房组织较为致密,未发现明显肿瘤征象。西门子S2000自动乳腺容积扫描(ABVS):右侧乳腺外上象限12点低回声区在其相对应的容积扫描的冠状切面上显示为23x18mm的低回声肿块,形态不规则,无包膜,其周边呈现出“汇聚征”或者“太阳征”这样的恶性特征的病灶,余乳腺腺体分布均匀,未见异常声像(图-1)。ABVS诊断提示:右乳腺肿块,BI-RADS分级:5级(乳腺恶性可能性大)。术后病理结果为:原位癌,范围约2.5x2x15cm(导管内及小叶原位癌),部分区域微灶状浸润(1-2mm)。

图-1:自动乳腺容积扫描检查乳腺原位管癌的图像特征

A.二维B超、彩超横断面B.矢状切面C.冠状面连续多层

讨论

目前有各种影像学方法用于诊断乳腺癌,其中超声与钼靶X线摄片是常用手段。在超声图像中乳腺癌的表现(恶性征象)有不规则形态,纵横比>1,导管不规则扩张,肿块向周边生长、成锯齿状或成角,有毛刺,或有厚薄不均的强回声晕,周边呈小分叶状,以低回声为主,可见后方回声衰减,内部可见不规则分布的簇状强回声钙化;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血流丰富,走行不规则;频谱多普勒显示高速高阻的血流。乳腺癌的超声表现各异,各病变的形态差异可以很大,有一部分导管内癌或浸润性小叶癌,病变弥漫,无边界明确的肿块形成,与经典的乳腺癌超声表现不同[1],对于乳腺癌肿块较小未向周围浸润或者癌肿以膨胀性生长为主,内部结构较均匀一致无纤维钙化或液化坏死时,未见乳腺导管扩张,声像图显示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后方无明显回声衰减,易与乳腺良性肿块混淆;因此必须进行多角度观察,多指标分析和诊断。侵犯性小叶癌在乳房的侵犯性癌中占7%-10%。因为侵犯性小叶癌在X线乳房摄影上的表现常常不明显或甚至不表现,所以用X线乳房摄影来诊断侵犯性小叶癌时常有困难。X线乳房摄影对侵犯性小叶癌的诊断灵敏度为65%-92%[2]。

全自动乳腺容积成像(automatedbreastvolumescanner,ABVS)是近年来为乳腺检查而研发的三维立体超声成像技术,可观察乳腺的矢状切面和横切面,还可进行乳腺冠状切面成像,立体展现病变的内部结构及与周围组织的空间关系,更直观、更形象地观察病变的特征[3]。乳腺恶性病灶在ABVS冠状面上的最大发现是类似于二维图像上病灶边缘出现“结构断裂”现象,常为形态不规则星芒状边缘的高密度肿块、段样和线样分布的细小线样和分支状钙化、不规则星芒状肿块伴多形性钙化。表现类似于星星或者太阳及周边的光芒,国内外不同学者称为汇聚征或者太阳征。凡是ABVS成像中表现出ABVS“汇聚征”或者“太阳征”这样的恶性特征的病灶应高度怀疑恶性(几乎肯定的恶性),检出可能性>95%[4]。

然而ABVS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一个主要的缺陷在于ABVS图像往往由于乳头声影干扰,难以清晰显示乳头深处的组织[5]。另外,ABVS的图像是二维的灰阶图像,无法同时显示血流信号等,故不适合单独应用,必须联合常规彩超检查,手持探头检测血流、弹性成像等,以增加信息量,增强诊断信心。

因此,笔者认为自动乳腺容积扫描(ABVS)作为一种基于全新成像原理的新技术,如很好地结合常规灰阶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进行综合分析,能提高超声在乳腺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准确性,减少误诊和漏诊,提高诊断正确率。

参考文献

[1]张缙熙,简文豪.临床实用超声问答.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赵子杰.实用乳腺超声波.人民军医出版社.

[3]陈林,陈悦,庞芸,等.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技术在乳腺占位性病变中的初步应用.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27(7):1738-1741.

[4]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1版).中国癌症杂志,2011,21(5):367-417.

[5]SachikoIsobe,MitsuhiroTozaki,MikiYamaguchi.etal.SachikoIsobe,MitsuhiroTozaki,MikiYamaguchi,JapanRadiologicalSociety(2011)29:361–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