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干预

李彩桂李忠超叶惠

李彩桂李忠超叶惠(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血液科665000)

【中图分类号】R593.2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1)23-0307-01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即加强心理护理、生活护理、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等。结果影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有:疾病的活动性,疾病对躯体功能的损害、治疗效果。家庭经济状况、社会支持。对疾病的认识及态度等。结论正确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系统性红搬狼疮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干预

系统性红搬狼疮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参与的,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临床表现为典型的蝶形红斑或盘状红斑的皮肤损害,并可累及各种器官,以肾脏损伤最为多见。病情迁延,不易缓解,反复发作可加重病情。肾功能衰竭,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是死亡的主要原因[1]。

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我科共收治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66例,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男15例,女51例,年龄16-45岁28.2岁)病程5个月-21a,平均7.6a。患者均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危重者用甲基强的松龙、环磷酰胺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64例救治成功,1例患者合并重症感染,放弃治疗,自动出院。1例心衰死亡。

2护理干预措施

2.1一般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安静,温湿度适宜。灯光柔和,避免强光直射床位,病室用红外线消毒。外出时穿长袖衣服,用伞遮阳,避免长时间接触日光。急性活动期卧床休息,保护脏器功能,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减少机体消耗和预防并发症。注意皮肤和床单清洁,防止压疮发生。缓解期注意巩固疗效,指导患者动静结合,逐步恢复锻炼。面部忌用碱性肥皂、化妆品及油膏,防止对局部皮肤刺激或过敏。

2.2饮食的护理一般给予高蛋白,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忌食含有补骨脂素的食物,如无花果、香菜。疾病早期宜清营解毒护阴食品,如莲子粥、蔬菜、果汁等,忌热性食物,禁烟酒。后期宜食养阴益气,健脾益肾之品如西洋参、山药粥、黄芪炖鸡汤等。肾功能不全时给予低盐、低蛋白饮食。心力衰竭时给予低盐、低热量饮食。有胃肠道症状者给予低脂、无渣饮食。

2.3心理干预

据报道人格、应激等因素可能是系统性红斑狼疮主要原病因学因素之一[2]。故做好心理护理对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提高生命质量有重要意义。一方面,由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可引起多脏器功能损害,如皮肤损害蝶形红斑或光过敏、狼疮肾病、狼疮脑病、肺纤维化等。患者感到生命受到威胁,可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另一方面,在接受大量糖皮质激素资料过程中,多数患者出现向心性肥胖、满月脸、脱发及不同程度的感染等,加重了患者的痛苦,产生悲观失望情绪。此时,护士应主动关心体贴患者,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耐心倾听并给予解答说明病情演变的复杂性及正确的治疗措施,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加强交流,沟通,使其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并不是不治之症。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2.4用药护理

用药前向患者或家属做详细的解释,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治疗时。需坚持长期服药,严格按医嘱执行,不可自行停药或增减药量。服药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及有无真菌感染,溃疡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应用环磷酰胺(CTX)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脱发、出血性膀胱炎、白细胞减少,大剂量冲击前需查血常规、肝功能。CTX冲击时输液速度一定要慢,防止液体外漏引起局部组织坏死。白细胞减少时,要做好保护性隔离,避免院内感染。用药期间让患者多饮水,保持足够的尿量,以减少肾脏的损害。

2.5密切观察病情

观察患者皮损及溃疡的部位、范围、末梢循环情况,有无伴随症状,如咳嗽、关节痛。久病累及肾脏,注意监测血压,记录24小时出入量、观察有无水肿,累及神经系统时,需密切观察意识状态、面色、瞳孔变化。累及肠胃道者,观察有无恶心、呕吐、便血及食欲改变。累及肺者。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率的变化等情况。

2.6对症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可表现为高热,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体温、热型及伴随症状,及时采取降温措施,鼓励多饮水等等。疼痛时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保持正常的姿势及功能位,避免关节畸形。采用放松疗法,可让患者听音乐、看书、看电视等。以转移其注意力,缓解疼痛。

2.7健康教育

告之患者控制疾病的基本知识,让患者清楚本病虽不易根治,但若能避免诱因认真配合治疗,可达到长期控制。过度劳累、感染、生育常是复发的诱因,应注意,做好生育指导,育龄妇女最好避孕,以免妊娠和分娩时病情恶化。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可自行减量或停药。保持乐观情绪,指导病人提高生活质量,缓解期应适当锻炼,增强体质,减少上呼吸道感染,定期复查,门诊随访。

3讨论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和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综合治疗技术的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功能的完善,从单纯的疾病护理到对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整体护理技术的加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预后已大为改善大多数病人预后良好。常言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因此,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如能得到早期诊断,合理治疗,精心护理,特别是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出院后的随访,对改善预后和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周静芳.系统性红斑狼疮52例的护理[J].慢性病学杂志2010.11(12):1527.

[2]张亚丽等.SLE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9):1137.

[3]陈宏,许志秋,魏秀梅.红斑狼疮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需求的调查与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8(1).

[4]张珂.系统性红斑狼疮20例的护理干预[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14).

[5]许美仙,吴道仙.健康教育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