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变电运维误操作事故预控措施吴娟高振峰肉克娅•排祖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浅谈变电运维误操作事故预控措施吴娟高振峰肉克娅•排祖拉

吴娟高振峰肉克娅排祖拉

(国网哈密供电公司新疆哈密市839000)

摘要:随着智能电网建设在我国的逐步推进,现代社会对掌握变电设备的运行操作和维护工作特别重视。在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电气误操作作为一项非常重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危及电气设备的使用安全、寿命及人身安全,严重时还会导致重大伤亡事故发生。文中从变电站电气事故现状入手,对变电站电气误操作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防止变电站电气误操作事故发生的对策进行了具体阐述。

关键词:变电运维;误操作;事故控制

引言

变电运维作为我国电力系统运行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将直接影响我国电网的运行效率。而电网的运行将直接关系到用户的自身利益,在市场环境下电力企业只有不断提升用户体验才能在市场中生存。因此变电运维工作至关重要,变电运维人员应当对变电运维有正确的认知,提升变电运维的质量。

1电气误操作发生原因

1.1运行管理方面原因

缺乏健全、严谨的规章制度,引发误操作事故。变电运行人员在进行倒闸操作时应严格按照各项规程进行,若这些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必然会增大实际操作人员的操作随意性,给电气误操作埋下隐患。如缺乏健全、严谨的操作监护制度、巡视检查制度以及交接班制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造成操作人员无章可循、无法可依,极易引发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因此,应重视建立健全变电运行各项操作规章制度。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在制定了完善的操作规章制度后,若相关操作人员不能严格执行,也起不到有效防范各类电气误操作事故的目的。电气操作人员不按具体操作规程作业,主要表现为对操作监护制度执行的不坚决、不严格,如漏操作项、随意无票操作、监护人监护的不认真,操作人走错间隔,为省事操作中强行解锁等。缺乏完善的防误闭锁装置,也易引发误操作事故。当前,防误闭锁装置已在很多变电站装设。各变电装设的防误闭锁装置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且型式各异,部分防误闭锁装置仅有三防功能或四防功能。加上没有完善的维护管理制度来维护管理防误闭锁装置,很多解锁操作使用的是万能钥匙,这样极易引发误操作事故。

1.2设备原因

变电站运维误操事故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设备是非常主要的一方面。从整体性的角度来讲,质量和技术问题是设备故障的存在根源。从质量上来讲,设备在运进时就不能够保障完整性,并且具有一定的缺陷。这种缺陷体现在安装和管理两个阶段。设计人员在安装时没有将相应的零件对应上,导致运行状态无法得到保障。另外,由于设备在运进时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在运输途中遭到了磕碰,进而出现了相关问题。而从技术性的角度上来讲,主要是因为开关或者是闭锁的具体位置没有得到有效性规划。闭锁是整个设备的关键处,如果它出现失灵很可能导致误操作现象的发生。

1.3运行人员方面

变电站运行人员由于工作缺乏严谨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严格执行操作程序,从而导致误操作行为发生。另外,还存在操作过程中不唱票也不对设备编号进行核对的情况,这为操作埋下了较大的隐患,一旦失误,则会发生误操作事故。变电站监护人员和操作人员自身安全意识淡薄,工作中存在麻痹大意的心理,往往依据自身的经验来进行操作,有时为了图省事还存在强行执行操作的行为,甚至存在单人操作及无票操作的行为,这都是导致误操作的重要因素。另外,部分操作人员对于变电站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不了解,特别是现代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因此在操作时容易发生误操作行为。

2防止变电站电气误操作事故发生的对策

2.1制度的完善

电力企业需要加强日常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对相关规程制度进行完善,有效的提高操作的准确性,为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特别对于当前新设备和新技术的应用,需要做好操作人员培训工作,并进一步对制度进行完善,从而达到设备、技术和制度之间良好的匹配度。同时还要合理制定倒班制度,使操作人员有足够的休息时间,这样才能在工作时保持充沛的精力。做好交接班时的各项工作,要关心运行人员的思想变化,帮助其排忧解难,使其在工作时没有后顾之忧。进一步完善操作监护制度,操作时严格按照操作票进行,并提前对电气设备危险点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预控措施。建立健全事故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充分的调动操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有效的避免违章操作事故的发生。

2.2加强变电运维工作的管理

在正常的供电企业日常工作时间内,一定要把企业的效率放在首要地位,要整理和完善一套符合企业真正发展的管理工作制度,保证其具有有效性,合理性,科学性,确保变电运维的工作有效地开展。与此同时,在平常的工作中要关注到安全管理和作业这两个风险的存在,要学会在工作时对这二者的识别和区分。制定好相关的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并且保证其能够顺利的实施,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让员工明白自己的职责,达到提升个人技能素养的作用,使变电运维能够做到有法必依,有法可依,严格遵循法律。

2.3贯彻执行规章制度

近年来,我国电力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正在逐步建立健全,相比于部分发达国家,各项规章制度也越来越完善。但就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来看,每年发生的电气误操作事故却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之所以造成这种现状主要是由于我国的很多电力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说的多,做的少,说的硬,执行软,法制经常混淆人制,规范经常与随意同伴,制度并存于有章不循,经常化与松松夸夸同行,若能把以上弊端有效克服,必然能大大降低我国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率。

2.4重视防误闭锁装置的完善与使用

变电站防误闭锁装置是一种强制技术手段,它主要是用来防止发生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在遇到变电站值班人员,人为操作失误时,可借助可靠、完善的防误闭锁装置来防止发生误操作事故。当前,机械锁与机械程序锁为我们主要使用的两种防误闭锁装置。但这两种防误装置,通常都易生锈,易失灵并且维护管理不变,很容易形成操作不方便或操作不动的局面,以致把最佳倒闸操作时间延误。为有效防止出现上述现象,近年来人们研发使用了微机防误闭锁装置,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取得了很好效果。

2.5提高技术水平

在增强员工的责任感与安全意识,约束和规范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中,制度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局限性。所以要合理的规定制度。在同一岗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技术水平,有的高有的低。同样是按制度执行,但结果不同。通常技术水平高的员工可以提早解决问题,而技术水平低的员工只能通过检查,隔离,汇报的方式来获取下一步该怎样做,永远不用自己的头脑去想一味地去依靠他人。显而言之,技术水平高的人更胜一筹。因此,培养员工的技术水平是重点。积极参加变电所举行的技术培训等活动除外,还要员工自己不断学习,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深入的学习、研究与探讨,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此外,企业要对员工的各项培训,让员工之间互相学习;还要进行演习,能让员工深临其境,不断的在培训中开拓思维,增长知识,培养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总之,有很多原因都有可能引发电气误操作事故,但造成电气误操作事故的这些原因并不是彼此孤立的,它们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性,会相互影响。为有效预防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重视总结各种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并进行深入分析,找出相应防范措施。只有长期坚持,才能有效减少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才能促进我国电力生产的安全、高效。

参考文献

[1]罗广军.变电运行倒闸作业误操作的防范和预控措施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4(23).

[2]李显平.浅谈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设备维护工作[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4,07: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