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及有效解决

/ 2

海绵城市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及有效解决

李晓凤

新地中联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关键词:海绵城市;改造措施;存在问题;创新建设

我国在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则是每年在夏季雨季的时候,城市内部则会出现严重的洪涝现象,导致“城中看海”的现象频频出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关注。这一问题平均每年发生在我国的大中型城市中,而城市管理者和设计者为了能够缓解这一问题,提出了海绵城市的解决方法,旨在为解决城市存在的洪涝问题提供全新的思路。而海绵城市在具体应用中,最为主要的特点则是城市能够具备海绵的特点,在雨水较多的时候,城市能够有效存储,降低污染范围,在城市用水较为短缺的时候,这部分水源可以实现再利用和循环利用。这一新思路在国外的应用较早,我国建设海绵城市尚未形成完整的保障体系和改造体系,导致了实际改造效率低下。就现实而言,许多城市开始建立生命科技园、群力雨洪公园等对雨水进行吸收和储存。更高层面上将,海绵城市是一种生态雨洪管理思想和技术,是在充分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基础上,对雨水进行储存和利用,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化。但是,海绵城市在我国的应用中整体上处于探索应用的阶段,整体上缺乏成熟的应用体系和参考标准,为了加强海绵城市高水平建设,必须不断强化海绵城市改造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海绵城市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1、海绵城市改造认识不足

海绵城市改造实际落实过程中,必须在一系列的指导理念下进行,以此保证各项改造措施适用性、可行性较高。总体上而言,现实状况中,大部分城市在应用海绵城市进行实际改造工作中,无论是改造实施方案的制定还是实施计划的形成,都无法从根本上向海绵城市的核心理念落实,尤其体现在雨水储存利用系统开发和排水防涝系统的应用中缺乏深刻认识,认识上的偏差无疑反馈到实际中,给海绵城市改造带来一系列的不利影响。具体而言,首先错误的认识,大部分海绵城市建设改造者认为雨水储存管理理念落实单纯的依靠灰色基础设施或绿色基础设施实现,并无法从客观实际出发,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城市错综复杂的条件,尤其对城市排水地下管网铺设状况熟悉基础上进行有选择的改造。如,某城市选择建设灰色基础设施进行雨水的储存和应用,这就需要改变原来城市排水系统。而如果选择绿色基础设施,如果同样改变城市排水系统,反而会导致实际工作落实困难。此外,当前海绵城市改造中,部分人员仍然停留在雨水收集,防洪排涝的层面上,未能充分认识到海绵城市建设污染控制、雨水资源再利用功能的建设,未能上升到生态理念层面上,进行有效的建设。

2、实际规划设计技术水平较低

我国海绵城市理念应用到现代化城市改造中的起步较晚,所以在规划设计技术水平应用层面上,存在很大的不足。具体而言,当前许多城市在贯彻海绵城市改造过程中,在用地规划与各种专项规划上存在严重脱节的现象,无法在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各类相关专项规划中充分展现。而上升到技术研究应用层面,我国当前大多数设计单位、企业对于技术的应用,还是停留在技术含量较低的层面上,缺乏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心得,完全是遵循“摸着石头过河”的原则,导致技术应用水平提升速度过慢,无法满足实际高标准操作。此外,海绵城市改造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同城市技术应用存在着不同,而许多城市技术一味效仿,忽视了技术的实际落实客观条件,导致实际规划效果低下。

3、新旧城区改造难度大

我国在大力促进海绵城市改造过程中,强调海绵城市建设与棚户区、危房改造和老旧小区相结合的整体改造方法。通过集中加强排水设施,有效的解决城市出现洪涝问题,同时实现雨水的收集再利用,控制雨水污染问题。但是,在实际改造的过程中,新城区和旧城区在地质、土壤、水文等自然条件和建设现状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区别,而如果针对老城区进行改造,需要进行大量的拆迁工作。再加上新城区需要结合城区功能实现地下官网的铺设,而如果与灰色基础设施或者绿色基础设施结合在一起进行使用,增加了规划设计的复杂性,给工作落实形成了很大的困难。如果,在老城区改造中,在拆迁工作完成后,进行排水管道的再建设,无疑将会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将生态理念贯彻到老城区改造中,老城区建设面积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如果进行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建设,显然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且实际建设效率也是低下的。整体上而言,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有效的与海绵城市改造理念贯彻结合,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存在很大的困难。

二、海绵城市改造中问题改进对策分析

1.全面宣传海绵城市改造建设的理念,强化理念贯彻重点

海绵城市理念在我国的应用,重点解决城市水危机、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尤其是城市洪涝的问题。海绵城市改造建设中,改进工作人员首先应明确海绵城市建造理念生态理念与现代城市规划理念结合在一起进行贯彻应用的指导思想。在实际应用中,此理念贯彻应用的核心是在源头上采用分散式、小尺度的技术手段对径流进行管理,降低城市出现雨水洪涝的问题,控制污染问题。而运用的绿色基础设施,主要是通过建设公园、草地的方式进行雨水的蓄积,并且对雨水进行过滤,减少城市地表径流,同时降低水资源污染的问题。而我国大中型城市在海绵城市改造工作进行中,无论是采用灰色基础设施还是绿色基础设施理念,都应结合城市自身发展状况,积极借鉴国外优秀的应用经验,在生态文明理念和现代化城市建设思想基础上,全方位的建设科学的海绵系统。

2.规范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和建设指标

海绵城市建设成为当前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广泛的应用措施之一。我国党中央和政府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的标准,而在实际落实过程中,从水生态方面(重点以地表净流量控制率为衡量指标)、水资源方面(以污水再生利用率为衡量指标)、水安全方面(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防治等为衡量指标),在以上指标应用基础上,通过设置建设管控制度,而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是海绵城市规范建设和建设成果评价衡量的重点指标。简言之,海绵城市改造建设中,规划的制定及各项措施的应用都必须在指标指导下进行,通过精确的计算,进行具体的改造,以此充分的保证海绵城市改造技术合理、新老城区改造规划方案切实可行。如上图,通过精确计算,计算海绵城市改造建设后径流率,切实检验了海绵城市建设的作用。

小结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改造作为现代化城市改造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进行的过程中,针对存在的问题,能够从明确海绵城市改造建设理念以及规范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指标等方面为海绵城市一系列改造措施的应用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为城市的安全、稳定建设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贡献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旦玉.海绵城市发展与建设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1):00306-00306.

[2]郑昭佩,苏萍.中国海绵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C]//水资源生态保护与水污染控制研讨会.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