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碘与甲状腺疾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浅谈碘与甲状腺疾病

颜贵武

颜贵武(江西省泰和县沙村中心卫生院343719)

碘为人体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需原料,碘在人体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生理作用。我国是缺碘大国,针对缺碘情况,我国于1994年采取食盐加碘的方法进行了干预。

1.碘在人体的分布

人体主要从食物和饮水中摄入碘,其中80%~90%来自食物,10%~20%来自饮水,只有5%来自空气。食物中的碘包括无机碘、元素碘和有机碘三种。在消化过程中,在肠道绝大部分被还原为无机碘,几乎全部被吸收,胃肠道内过多的钙、镁和氟离子会妨碍碘在肠道的吸收。从肠道吸收的碘约有20%~50%被甲状腺摄取。甲状腺是碘代谢的主要场所,也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惟一腺体。甲状腺对碘有摄取、浓集,合成、储备和分泌的功能。甲状腺腺体内有机碘库很大,约8~10mg,足够机体用3~4个月。尿碘占排出碘的85%,粪便碘占排出碘的10%,很少部分(5%)从汗液排出。所以测定尿碘就可以了解碘的摄入量。尿碘<45μg/L为严重碘缺乏,尿碘45~100μg/L为碘缺乏,尿碘>300μg/L为碘过多。

2.碘在人体的运转

甲状腺滤泡上皮将碘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浓集,是依赖Na+-K+-ATP酶作用的。胃黏膜的壁细胞、乳腺的腺上皮、唾液腺和脉络丛也能浓集碘。它们含碘化物的浓集大于血浆的5~40倍。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碘除从食物与饮水得到外,还可吸收利用重新进入血液循环的甲状腺激素代谢脱碘后的碘化物。

3.碘的作用

碘是组成甲状腺素的元素,它通过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发挥生化作用。甲状腺内的碘不但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还可以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当甲状腺内碘浓度达到较高水平时,甲状腺内大量的碘和过氧化物酶竞争,并抑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减少了酪氨酸的有机化,抑制甲状腺内激素的合成;甲状腺内超生理剂量的碘能抑制甲状腺滤泡内溶酶体的释放,抑制了甲状腺从甲状腺球蛋白上的水解,抑制了滤泡中甲状腺激素的释放,从而迅速减低血循环中甲状腺激素的水平。

4.碘缺乏所导致的甲状腺疾病

因缺碘而导致机体一系列障碍被统称为碘缺乏病(IodineDeficiencyDisoders,IDD)。碘缺乏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缺碘的程度(轻、中、重)、缺碘时机体所处的生长发育的时期(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青春期或成人期)以及机体对缺碘的代偿能力及反应。在碘不足地区的儿童即使没有甲状腺肿和克汀病,但青少年的智商、身高、体重等指标低于非碘不足区。碘缺乏病包括因碘摄入不足而引起机体智力发育受损、甲状腺肿、生长发育障碍或先天性聋哑或先天性痴呆等疾病。

4.1碘缺乏与甲状腺肿

碘缺乏使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减少。由于垂体-甲状腺轴的反馈调节作用,垂体分泌促甲状腺增多,升高的促甲状腺素刺激甲状腺滤泡增生和肥大,刺激甲状腺在碘不足的情况下摄取更多的碘,使甲状腺激素代偿到正常水平,这样就发生了甲状腺肿大[1]。

4.2碘缺乏与甲状腺功能低减

碘轻度缺乏可以引起甲状腺肿大,如果碘缺乏严重,或者肿大的甲状腺功能不能代偿到正常,就会出现甲状腺功能低减(甲减)。胎儿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有两个易损期,一个在10~18周,主要影响听觉与锥体系统发育;另一个为出生前3个月至出生后2年,主要影响智力[2]。在妊娠前补碘,才可有效地防止碘缺乏对胎儿的影响。碘缺乏病对新生儿的影响为体格和智力的发育迟缓,早期治疗可以纠正碘缺乏的影响。碘缺乏病对儿童的影响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对智商也有影响,碘缺乏病对成人影响主要为甲状腺肿。

5.高碘所导致甲状腺疾病

5.1高碘与甲状腺肿

50~200mg,当停止摄碘1~2周后,少数病人甲状腺肿明显消退。甲状腺肿大与尿碘成正相关,呈U型曲线。高碘致甲碘致甲状腺肿占人群的6%~12%。最常见于渔民和他们的家属中,他们平均每天摄碘状腺肿几乎都是弥漫性甲状腺肿,呈轻度至中度肿大,质地较坚硬。碘致甲状腺肿的发生时间不等,从摄碘后几个月至几年。实验室检查发现尿碘增高,常常>800μg/L,24h摄碘率低,常小于10%,过氯酸钾排泌试验阳性,甲状腺功能正常。碘致甲状腺肿的原因不清楚,可能因为后期不能发生逸脱作用;或者过多的碘破坏了甲状腺球蛋白;或者过多的碘持续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活性。血清中常常可以测出甲状腺自身抗体,提示存在潜在的甲状腺自身免疫现象。

5.2高碘致甲减

高碘致甲减的发生机制与高碘致甲状腺肿的机制相似,只是程度更严重,或同时合并其他甲状腺功能紊乱,如合并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肿大的甲状腺功能不能代偿至正常,以致发生了功能减低。正常人群补充500μg/d碘剂即可引起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2]。

5.3高碘与甲状腺功能亢进

自从补充碘剂来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以来,不断有碘致甲亢的报告[3]。高碘致甲减的临床特征是多种多样的,甲状腺肿最常见,多数为中度至重度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常有既往慢甲炎、弥漫性甲状腺肿病的病史。最有力的诊断依据为摄取过多的碘后即引起甲状腺肿或甲减,停止摄碘后甲状腺大小和功能恢复正常。多数病人的甲状腺抗体阳性,这说明这些病人有潜在的慢甲炎,有潜在的甲状腺功能紊乱,对过量碘是敏感的。高碘致甲减的发生率不清楚,女性比男性高。出现甲状腺功能低减的时间也不同,从数月至数年。

6.结论

碘是一种人体必需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和过量均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张维森.广州年长者碘营养、甲状腺病及与某些因素的相关性调查研究.南方医科大学,2007.

[2]桑仲娜,沈钧.关于成人碘安全摄入量的探讨.营养学报,2009,31(1):15-20.

[3]葛旭光,张华云,王洁,等.吉林省碘盐质量状况及采取的保障措施.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5,20(4):23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