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要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6-16
/ 2

小学教学要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

孙玉秀

(开封市厂尚小学,河南开封475000)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6-126-0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科学和信息传播手段的日益发展,人类拥有的知识量在短时间内猛增,知识更新的速度更快,人类必将进入学习化的社会。为使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小学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

一、提升人格教育

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学生中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相当一部分人,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日趋膨胀,对集体、社会、国家的责任感渐渐淡薄。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负面影响不可低估。一些学生因一些小事给父母、朋友造成严重的伤害或跳楼自杀。这说明一个人的人格比知识和能力都重要。所以,在培养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必须把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放在教育的首位。

要让学生心灵无尘埃、无污秽,成为高尚的人,唯一的方法就是在学生心灵里播种高尚的种子、进取的种子。教学中要根据学科特点,结合时代要求,培养学生具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具有赤诚的爱心。

在人格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十分重要的。虽然它是无形的,但它却又无处不在。它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作用,对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建设起着直接的示范和向导作用。所以,在提高学生人格的同时,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格。在教学实践中用自己的高尚品德熏陶感染学生的品德,用自己的智慧去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人格去提升学生的人格,用自己的灵魂去唤醒学生的的灵魂。家庭是培养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每个家长的职责和义务。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要讲究科学合理的方法,让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整个社会也要营造人格教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为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做有力的保障。学校、家庭、社会要形成教育的合力,共同促进学生高尚人格的形成。

二、开发心智,让学生学会学习

面对知识成指数激增的时代,面对信息浩如烟海的网络时代,不会学习的人无异于茫茫人海中的一叶小舟,迷失方向,或被大海吞没,无数个呼唤汇成时代的强音——学会学习。

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到提高自身素质必须学习,求知探索、进行思维创造必须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创造的快乐。

让学生学会学习,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中把学生放到学习的中心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先让学生去学,去探索、去实践,同时,教师要全面的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解决学生自学、思考、讨论中的疑问。通过生动的实践、丰富的体验、大胆的怀疑、无拘无束的展示和创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唤醒了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潜能。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会了学习。

让学生学会学习,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体验中去感悟,在感悟中创新,在创新中成长。

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丰富的基础知识,自主的学习能力,和灵敏的问题意识,学生才可能持续的发展,教学中要真正做到开发学生心智,让学生学会学习。

三、促进心理健康,让学生体验乐观向上的人生

心理素质决定人一生的幸福,决定事业的成功。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他的人生将是快乐、幸福的,事业会有所成就;一个心里不健康的人,将来也很难成为出众的人才,很难挑起重大的责任。所以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让学生幸福、快乐。

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生活中的许多事不是难以做到,人们才失去信心;而是人们失去信心,许多事难以做到。作为教育者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就显得尤为重要。教育中对学生做的每一件工作都要给予殷切的期望,相信学生有能力做到。如:“老师相信你一定行,才把这件事交给你。”当学生完成任务后,要用赞赏的语气告诉学生:“你真行,老师没看错人。”由于某种原因未完成任务,要心平气和地说:“你已经尽力了,下次你一定行。”教师要善于从丰富多彩的活动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会竞争、学会赏识自己、评价自己,树立自信心。

2.要帮助学生树立战胜挫折和困难的勇气。人生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挫折和困难的存在是必然的。每个人随时会遇到种种困难,遭受种种挫折。其实,有挫折情境才使生活跌宕起伏,丰富多彩,而不再是平平淡淡,没有新意。再说挫折也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挫折使我们焦虑痛苦,情绪不安,行为失措;但另一方面挫折也能给人以磨炼,人们可以从挫折中总结经验教训,增长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得更聪明、坚强、成熟,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俗话说“自古英雄多磨难”,只有多经沧桑的人,才能磨炼出坚强的意志,成就大业。

3.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态度决定人的一生,对待学习上,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孩子们以不同态度对待学习,学习效果截然不同。孩子的人生态度是孩子一生生活状态的基础。有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孩子一生的生活就会充实快乐。否则,生活的诸多问题会使他们的一生充满烦恼,甚至出现心理障碍。所以教育学生要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只有乐观,才能热爱生活,才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一切。要始终保持上进心,才能努力进取,在学习上、事业上不断取得进步,不断实现人生的辉煌。如果凡事都能从积极方面去考虑,那么生活就到处充满欢乐。

四、培养良好习惯,让学生走向成功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知识的掌握、生活的常识、为人处事、个人的习惯都极不完善,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所以要从小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学生走向成功奠定基础。

1.帮助学生养成文明守信的习惯。文明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从日常生活中点滴的小事中让学生懂得哪些是礼貌用语,怎样使用礼貌用语,怎么做是守信用等。让学生从小养成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做事要诚实守信的好习惯。

2.帮助学生养成爱护环境、讲究卫生的好习惯。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人们对它过度的索取、任意的污染,已使地球伤痕累累。现在已出现能源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生态退化、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保护环境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我们要让学生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养成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不随地吐痰、爱护花草树木、不乱扔果皮纸屑等良好习惯,只要人人努力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人类将拥有美好的人间。

3.帮助学生养成勤学好思的习惯。今后的社会将是学习化的社会,不会学习、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赶不上社会前进的步伐,最终会被社会抛弃。因此,我们要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激发孩子的求知和探索欲望,训练孩子遇事多动脑筋,多问几个为什么,从不同角度考虑解答方案等习惯。学生一旦养成勤学好思的习惯,就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由“学海无涯苦作舟”变成“学海无涯趣作舟”。

有人说,儿童的心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思想,便会收获行为,播种行为,便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便会收获品德,播种品德,便会收获命运。从小养成好习惯,将会受益终身。

总之,小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自主的学习能力,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一生的幸福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