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信息化改革,做好社会保险业务档案信息化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深化信息化改革,做好社会保险业务档案信息化管理

葛吉灵

北京市朝阳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北京市100025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社会保险业务的范围及参保的人数在不断扩大、增多,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适应这要求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需求,本文对提高社保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认识,存在问题及对策做了论述。

关键词:改革;社会保险档案管理

随着信息化在社会全面应用和社会保险范围的扩大,如何做好社会保险档案管理适应信息时代发展和深化改革工作,已成为档案管理的重要任务。

一、深化社会保险档案管理改革是信息时代的需求

(一)社会保险业务范围不断扩大,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必须适应其发展。随着人们保险意识的增强,社会保险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信息化应用于档案管理,互联网+深入人们的生活,参保人、参保单位被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部门,不但承担起了档案的查询功能。通时成为了整个社会保险业务信息系统改革的领头羊,其法律凭证作用也将通过电子信息来解决。

(二)社会保险的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会带来社会保险管理的极大的便利。参保单位,参保人自开始参保到退休直至死亡经过诸多环节的社会保险管理,也就是说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都需要保险来完成。出生有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及死亡的丧葬费等,从填写一张保险基本信息等,作为最原始的资料存入个人档案直到死亡都需要档案管理。随着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对社会保险的管理也越来越方便。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关系保险管理部门的质量。

(三)提高社会保险档案信息化管理,会提高社保部门办事效率。随着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资料的收集、整理对业务工作进行有序的梳理和有效的归纳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目前,社会保险业务档案历史卷正在进行全面数字化处理,新生卷实行同步数字化处理,社会保险业务部门可以随时在不同的电脑上查询到自己当天的业务档案,随时查询到参保单位及参保人的历史档案,极大促进了保险业务的提升,为提供准确的各项统计数据,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方便服务。

二、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现前存在的模糊认识

(一)对社会保险档案管理重视程度有待提高。由于社会保险档案数量巨大,加之相关领导存在模糊认识,无论政策或者资金的改善和投入都受到影响。特别是档案管理数字化不够重视,造成了和社会信息化不相适应的局面。部分业务人员也存在信息化素质不高的情况,档案信息化意识淡漠等,特别是当管理人才没有摆脱低学历的束缚,综合素质达不到目前信息时代的要求。严重制约着档案信息化的开发与发展。这些都需要领导转变观念和政策跟上去。

(二)社会保险档案管理标准不够完全统一。社会保险档案管理起步比较晚,不同类别社会保险档案分别归属不一样的部门管理,形成了多头管理问题,造成不一样的档案分属不一样的部门,各部门之间资讯沟通困难。最初每一个部门的方案各自放在一起,谁用谁自己找,档案管理没有统一。最近几年各省市自治区,国家档案管理部门联合出台了一些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标准,但在应用上还是不够统一,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三)社会保险档案的管理标准和规范需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虽然在2016年制订了统一的国家标准,在社会保障档案的不一样专业类别中,管理的规范和水平也不一致。哪些资料需要整理归档,如何进行整理归档;哪些资料不需要归档,如何销毁;哪些资料需要分类、分级管理;哪些资料需要集中统一管理,如何管理;客观上没有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需要进一步统一。2016年在征求意见的中各社会保险业务单位提出了各自意见,需要进一步整合。核心原因社会保险种类多样,环节复杂,各省市自治区有不同情况和要求,全国性统一标准难于解决很多细节上的问题,因此,社会保险档案管理标准需要进一步完善。

(四)不能和社会保险业务发展的快节奏合拍。近几年随着人们保险意识的觉醒,人们投保的欲望也随之加大,社会保险业务量加大也是必然的,虽然有的社会保险机构全面实施了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但由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因而未能发挥出应有的效能。部分社会保险机构改革缓慢,出现了滞后。需要通过改革来完成。

三、深化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的对策

(一)引起重视。一是要广泛宣传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争取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和宣传渠道,宣传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二是积极争取政府机关对社会保险档案工作的政策支持。三是加大资金及人力投入,切实解决社会保险档案工作中存在的人员资金库房紧张等现实问题。

(二)统一标准。依据《档案法》及社保档案管理标准等法规政策,建立起国家统一标准。2016年出台了国家社保档案管理的统一标准,对社保档案管理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对各门类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移交、存档等要有一个明确的程序和界定。

(三)尽快全面实现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社会保险档案不仅是时代的需求,更是当前工作的需要。目前,离开信息化管理整个社保业务工作就会陷入瘫痪。社保档案管理只有全面信息化才会有位有为。通过社保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可以解决社保业务,参保单位及参保人员的查询等诸多问题。

(四)尽快开发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系统,建立信息系统一体化。目前,各省市自治区社会保险业务不能互联互通,完成了社保业务的极大不便,参保人,参保单位疲于奔命。应尽快开发有效的档案信息系统,全国各省互联互通,对省级社会保险部门统一组织实施。档案可以在不同的地域空间进行查询,档案收集整理开发利用,可以进行互联共享,整个档案的管理会上一个新台阶。

(五)提高社保档案管理队伍的素质。一是年轻化,专业化,高学历,高职称等,特别是信息化水平意识要强。二是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法规知识,档案本身属性所决定,特别信息时代更需要法制保障。三是具备信息化的安全能力。个人信息受到法律保护,同时信息时代很容易泄露信息,为此要有安全意识。四是积极组织社保档案员培训,持证上岗。以保证档案工作的连续性。

结语,随着信息时代冲击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对社保档案管理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要深化改革工作,做好社保档案信息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姜之茂.《档案人员培训教程》主编.中国档案出版社.2016,0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