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住院病人中的实施及其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3-13
/ 2

人性化护理在住院病人中的实施及其效果分析

徐蕾

徐蕾

(新疆兵团第五师85团医院833414)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住院病人中的实施及其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内科住院的患者200例,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治疗组进行人性化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提高患者临床护理疗效,提高患者得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住院病人实施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3-0241-01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精神等生活质量不断地提高,医疗模式不断地转变[1],人们对医疗的服务要求不断的增高,现行的常规的护理模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性化护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在治疗与护理中给予更多的关心患者的健康,具有创造性、个性化、整体性,是患者在生理、心理、精神等方面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降低痛苦程度。由于住院患者病情较重、病程较长、心理压力大,因此人性化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压力,提高临床疗效与患者的满意度。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内科住院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满意度程度,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内科住院的患者200例,其中男患者100例,女患者100例,年龄波动在16岁-80岁,平均年龄(45.31±0.35)岁,其中呼吸系统疾病66例,心血管系统疾病69例,消化系统疾病32例,神经系统疾病29例,其他4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人性化护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种、病情、文化程度等方面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人性化护理实施

1.2.1树立人性化的护理观念

首先护理人员改变传统的护理观念,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的护理模式,在护理的过程中关心关注患者的健康、人格、试剂需求等,提供更全面、更高效的护理,从而满足患者的精神、心理的需求。

1.2.2实施人性化的医患沟通

人性化护理的核心与关键是与患者良好、有效的沟通。由于住院患者年龄偏大,病情较复杂,病程较长等,患者悲观消极的情绪占优势,尤其焦虑恐惧。如果护理人员能够了解患者的心情与需求,具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护理,患者会有被重视、被尊重的感觉。护士积极乐观的情绪、温和关切的语言可以拉近与患者的关系,使患者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与观点,进而更有针对性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的满意度,从而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

1.2.3创造人性化的就医环境

人性化的医疗环境会让患者有家的感觉,某种意义上降低患者的焦虑与恐惧。医院内设置各种显示牌以及健康教育宣传栏,介绍疾病的各方面知识,让患者心中对相关疾病有所了解,并且主动采取措施进行预防或者治疗,从而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降低各种不良情绪。

1.2.4规范护士行为、提高护理水平

护士要有高的人文素养,与患者沟通时要有热情、真诚与耐心,体现出对患者多方面的关心与关注(比如:健康、权利、人格与尊严等),积极主动地将积极因素灌注到与患者的沟通与交往之中,从而增进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与配合。

1.2.5优化的护理流程

在患者住院的整个流程中要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导诊护士承担接待患者与相关的解释工作,让患者有个初步了解,保证就医的顺利与方便,减少患者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尊重患者的生命与健康,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从而提高患者的信任度,快捷的就医,减轻不良情绪。

1.3评定标准

在患者出院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护士的礼仪、护理的态度、护理技术、宣传教育、病房设置的风格等多方面内容,然后根据各项结果分析总结患者的满意程度。

1.4护理疗效

显效:症状完全消失,疗效明显;有效部分症状缓解,整体疗效较好;无效:症状无缓解甚至加重。

1.5统计学方法

全部资料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疗效分别为84%与9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问卷显示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总的满意程度分别为83.0%与96.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论

由于当今社会的压力,患者对健康的追求等因素的影响,常规的护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人性化护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在治疗与护理中给予更多的关心患者的健康,具有创造性、个性化、整体性,是患者在生理、心理、精神等方面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降低痛苦程度。由于住院患者病情较重、病程较长、心理压力大[2],因此人性化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压力,提高临床疗效与患者的满意度。

人性化护理主张在护理的全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让患者体会到被关注、被关心,被尊重,及时向医护人员提供自身的病情状况与需求,达到与医护人员的配合与默契,进而增进彼此的信任,降低恐惧感与忧虑等消极情绪。在治疗的过程中有安全感,使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的状态。护理人员专业的护理技术,亲切的态度与舒适温馨的病房环境,让患者有家的感觉,从而从心理上战胜疾病。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无论是临床疗效还是总体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患者对护理的要求逐渐增高,人性化护理切实为患者提供了更好层次的护理,实现了人文关怀与以人为本的原则,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从而提高了护理的效率与综合素质,因此提倡人性化护理。

参考文献

[1]曹芹,陈兵.人性化护理在临床住院科室中的实施及其效果研究[J].当代医学,2012,18(1):121-122.

[2]唐红梅,刘瑞玲,孙志霞,等.人性化护理在内科中的实施及其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2(7):1433-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