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德育教学贴近学生实际的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技校德育教学贴近学生实际的初探

曾昕博

曾昕博

黑龙江机械制造技工学校黑龙江省鸡西市

摘要:本文主要就技校德育教学开展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从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技校德育教学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尽可能的将技校德育教学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使得技校德育教学能够实现长远的发展目标。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究,可以为相关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技校德育教学;学生实际;现状;措施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技校德育教学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进程中,技校德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也开始暴露了出来,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到技校德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就要求技校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在充分结合学生实际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提升德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从而更好的推动技校德育教学的发展。下面本文就技校德育教学贴近学生实际进行深入的探究。

一、技校德育教学发展的现状

在目前的技校德育教学中,存在较多的问题,这就导致了技校德育教学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技校德育教学也很难进一步的发展,而造成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影响因素就包括以下几点:

1、学生家庭因素的影响

现阶段,很多的技校学生都来自农村,而农村家庭本身文化水平就不高,很多的家长甚至都没有上过小学,文化水平低,加上经济水平差,所以很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另外,农村的家庭父母通常常年在外地打工,使得孩子变为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因为从小没有接受过父母的关爱,所以很容易导致心理负面情绪的爆发,最终走向歪路。而且由于没有父母的约束,很多的孩子都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学习习惯,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有些学生对学习有着一定的抵触情绪,严重的就产生了厌学的情况。同时,由于家庭教育不得当,放任自流,导致学生对于学习没有一定的认识,而一些绩效学生的父母由于太希望孩子成才,所以严加督促孩子学习,导致孩子产生了逆反的心理,反而不利于学生进行学习。可以说,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如果家庭无法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榜样,那么就会使得学生无法集中的进行课堂学习,技校德育教学的开展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2、学生学习习惯因素的影响

很多的技校学生都是中学毕业的学生,这些学生本身的毕业成绩并不好,在校学习期间,整体成绩偏差,甚至一些技校的学生连中学都没有毕业。这样就使得技校学生的整体基础文化知识较为薄弱,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有效的理解一些基本常识,对于一些文字的识别程度也较低,这样就使得技校德育教学的开展难度提升。另外,这些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本身的自律性就较差,加上学生积极性不高,因此,很容易出现上课走神的情况,上课期间也不认真做笔记,在课后也没有认真的进行课后作业的完成,以抄写的方式来完成作业,甚至有些学生并不会写作业。

3、学生心理因素的影响

不少学生认为上技校没出息,学习上得过且过;少数职业目标不明,读技校只想混个文凭或技术;个别学生根本无心学习,迫于家长压力和学校规章制度约束,经常寻机发泄,破罐子破摔。表现为在校谈恋爱、搞破坏,无事生非、抽烟酗酒、打架斗殴等等。

二、针对技校学生的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

1、符合学生实际、反映职校特色、具有时代特征的教学大纲

积极组织德育教研组教师,在原统编教材基础上,从本校学生实际出发,结合专业要求,制定新的教学大纲。新大纲主要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1.1贴近学生实际,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德育教学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德育教学的内容必须与技校学生的文化基础与思想水平相联系。针对技校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普遍偏向于形象思维的思维倾向,他们对新鲜的、多变的、活跃的、直观的、形象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对过于抽象、理性的知识和定义、定理往往容易产生厌烦、畏惧乃至逃避心理的特点,我们删除了理论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增加了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社会生活的热点问题。

1.2反映职校特色,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因而要求德育教学大纲的编制不仅考虑学生的实际,而且考虑未来社会特别是企业对劳动者的要求。

1.3具有时代特征,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感

当今社会,技校学生往往易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新事物,而讨厌一成不变的教条和死板僵化的说教。根据技校学生的这些特点,突出教学内容的时代感。

2、创设灵活多样、符合技校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方法

2.1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内容,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出发,通过教与学的互动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诱导学生按科学的方法去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

2.2案例式教学

德育课的原理是抽象、枯燥的,但与此相关的大量事实却是具体、生动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尽可能通过案例的列举与论证,寓抽象于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将教师教学中的灌输改为启发,变学生学习中的被动为主动。

2.3开放式教学

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各种信息如潮水般涌来。传统的“一枝笔、一本书、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技校学生求新求变、乐于亲身体验的心理需求。为此,课堂教学必须延伸至课外,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变封闭型教学为开放型教学。让学生面向社会,感受生活,面向市场,了解要求。

3、完善考核机制,贴近技校学生的实情

职校德育教学考核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用法律、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言行;用经济、政治、哲学的基础知识来认识社会、指导自己的言行。而传统的德育教学考核方式只注重对学生“知”的考核,忽视了对“情”、“意”、尤其是“行”的评价。这种考核必然脱离了当代中职生个性张扬、擅长行为表现和普遍对理论知识学习兴趣欠缺的实情,导致一方面学生对考核方式的厌烦、抵触心理,另一方面学生书面成绩与实际表现的严重不协调。为充分发挥德育教学的育人功能,必须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以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引导、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因此,改革后的考核方式,将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表现、生活中的道德行为结合起来。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就目前的技校德育教学发展的现状来看,其中存在很多的问题,而主要的问题均来自三个方面,其一是家庭因此的影响,其二是学生学习习惯因素的影响,其三就是学生心理因素的影响,而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有效的结合技校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对技校德育教学进行合理的改革,这样才能够进一步的提升德育教学的教学效果,使得技校德育教学实现长远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大伟,张雪梅.建立职业素质评价体系,搭建中职德育新舞台[A].中国职教学会德育教育工作委员会德育教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

[2]齐少宏.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改革方式初探[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11

[3]杨丽美.谈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学[A].农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