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卵巢实性肿物患者的超声诊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浅谈卵巢实性肿物患者的超声诊断

郑彦磊袁野杨玉霞刘晓丹刘崇文谭盼

郑彦磊袁野杨玉霞刘晓丹刘崇文谭盼(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158100)

【中图分类号】R711.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7-0130-02

【摘要】目的讨论卵巢实性肿物超声诊断。方法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并依据图像表现进行诊断。结论卵巢内或附件区实质性肿物,边界清晰,形态多规则,内部可表现为均质高回声、均质低回声及不均质回声。

【关键词】卵巢实性肿物超声诊断

卵巢实性肿物是妇科常见疾病,收集本院2009年以来经超生诊断的31例患者的声像图资料,分析汇报如下。

1良性实性肿物

卵巢良性实性肿物较常见的为纤维瘤、卵泡膜细胞瘤、卵泡膜纤维瘤。

1.1临床表现

肿物小时无明显临床表现,常因常规查体而被发现。肿物大时可有压迫症状或腹痛、腹胀。较大的卵泡膜细胞瘤可有阴道异常出血。

1.2超声表现

卵巢内或附件区实质性肿物,边界清晰,形态多规则,内部可表现为均质高回声、均质低回声及不均质回声。肿瘤内发生出血、坏死时可出现混合性回声,根据肿瘤的病理类型不同回声也有差别。

1.2.1纤维瘤:肿瘤常为单侧性,多呈圆形、椭圆形或多个结节状,边缘常较规则,内部呈低回声,后方伴有声衰减为其特征。

1.2.2卵泡膜细胞瘤:肿瘤圆形或类圆形,轮廓清晰,表面光滑,但被膜不明显。内多呈均匀或非均匀的低回声,也可见多发小囊。肿物后方回声可有轻度补偿。当肿瘤内同时有泡膜瘤和纤维瘤成分时,称之为卵泡膜纤维瘤。此时,肿物后方回声常有衰减。可伴有腹水和胸水。

1.2.3卵巢变移细胞瘤:回声类似于卵巢纤维瘤或子宫肌瘤,常呈低回声实性肿物,外壁常有钙化,当合并有囊腺瘤时实性部分内可出现囊性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于肿物内常见不到血流信号。

1.3超声诊断要点

卵巢内或附件区实质性肿物,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内部回声高或低或不均质,彩色血流显像肿物内多探不到或仅探及少量血流信号。应注意,有些卵泡膜细胞瘤彩色血流信号丰富,但血管走行规则。

1.4超声鉴别诊断

1.4.1与印巢恶性肿瘤鉴别:恶性肿物血供丰富,血管空间走行不规则,且血管径粗细不等。

1.4.2阔韧带肌瘤:肿物回声与肌壁间肌瘤相似,在育龄期妇女可探及肿物同侧卵巢。

1.5报告描述

子宫前位,大小、形态如常。子宫内膜厚1.2cm,回声未见异常。子宫肌层回声未见异常。右侧卵巢2.5cm×2.8cm×3.2cm,回声及结构未见异常。左卵巢内见一4.5cm×3.2cm×4.8cm中等回声肿物,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均匀。CDFI于肿物内可探及少量点状血流信号(或不能探及血流信号),RI=0.66。盆腔内探及最大深度4cm无回声游离液体。

1.6超声诊断提示

左卵巢实性肿物,考虑良性。

1.7超声检查临床意义

可确定肿物的囊实性。显示肿物的形态、边界,测量大小。可显示肿物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无腹水。根据肿物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部无或少血流供应等提示良性肿物的诊断。

2恶性实性肿物

卵巢恶性实性肿瘤中常见的有卵巢转移癌、卵巢腺癌、透明细胞癌等,少见的有颗粒细胞瘤、不成熟畸胎瘤及无性细胞瘤等。

2.1临床表现

肿瘤好发年龄为35~45岁。患者常有腹痛、腹胀等胃肠道症状或体重下降等现象。

2.2超声表现

常为双侧,呈肾形或卵圆形,包膜完整、光滑,但较薄,与周围组织多无粘连,表面常见结节状突起,内部以实性为主,间有无回声区,CDFI于实性部分常可探及丰富的血流信号,血流常呈树枝状由卵巢门处向卵巢内分布。

2.3超声扫查方法及切面

盆腔纵切及横切扫查,观察肿物的部位,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在肿物最大长轴切面上测量其长径和宽径。在与长径相互垂直的切面上测量高。应注意扫查腹部,观察有无腹水及网膜是否增厚。

2.4超声诊断要点

双侧卵巢内实性肿物,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被膜光滑,印巢门处有丰富血流信号。

2.5超声鉴别诊断

2.5.1阔韧带肌瘤:见卵巢良性肿瘤超声鉴别诊断部分

2.5.2卵巢结核:对原发灶不明的卵巢富血管肿物,需注意与卵巢结核相鉴别。因卵巢转移瘤和卵巢结核均可发生在育龄期妇女,也均多双侧卵巢受累、肿物血供均可较丰富;均可有腹水,故有时超声鉴别诊断困难,需抽取腹水查肿瘤细胞及抗酸杆菌相鉴别。

2.5.3卵巢原发恶性肿瘤:卵巢原发恶性实性肿瘤多为单侧发生,肿物内血流信号呈无规律分布。

2.6报告描述

子宫前位,大小、形态如常。子宫内膜厚1.0cm,回声未见异常,宫腔内未见异常回声。子宫肌层回声未见异常。双侧卵巢增大,右侧卵巢4.5cm×5.8cm×4.3cm,左卵巢4.5cm×3.2cm×4.8cm,边界清晰,内部以实性为主,间有小无回声区,CDFI于实性部分探及丰富的血流信号,血流信号呈树枝状分布。盆腔可见游离液体回声,最大深度5cm。

2.7超声诊断提示

双卵巢实性肿物,结合病史考虑卵巢转移癌。

2.8超声检查临床意义

超声可发现卵巢肿物,评价是单侧还是双侧卵巢受累,肿物内部回声是否为实性还是囊实性,肿物的血液供应状态及血管的空间走向,并根据肿物声像图特点提示有卵巢转移癌的可能,建议临床进一步检查。

参考文献

[1]贾译清.临床超声鉴别诊断学.1996.

[2]焦明德,田家玮,任卫东.临床多普勒超声学.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