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心理学专业自学考试实践环节的教学反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应用心理学专业自学考试实践环节的教学反思

陈鹏

陈鹏

南开大学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的也是越来越壮大。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通过一些考试来完成自己的学业梦想。应用心理学是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演变出来的一个分支,因为现代社会的压力很大,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在心理上产生了一定的问题,同时也有更多的人因为这一情况想通过自学考试来进入到学校进行应用心理学专业方面的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满足自己学业愿望的同时,又可以为社会上的有心理疾病的人群解决问题。但是在实际的自学考试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实践环节中缺少对实践教学的重视,这就会直接导致学生缺少在实践中的经验。根据这样的情况,应该在学校中加强对实践教学的内容的学习,将学校的实践教育体系进行完善进而提升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应用心理学专业;自学考试;实践环节

引言:在我国越来越多的人采取自学考试的方式来进入高等学校进行学习。我国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时建立的,为了方便更多的自学者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入到高校学习。在自学考试的过程中,更多的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非常专业的知识,同时,还有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根据这样的情况,在自学考试中需要对实践环节进行特殊的要求。在应用心理学专业的考试过程中,需要考试的学生将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合理的运用到实践考试的过程中。因为,应用心理学本身的应用性是很强的,就更加的需要考生增强实践的能力。只有这样做才能最大化的将考生的能力展现出来,同时,也为日后的工作埋下伏笔。但是长时间以来,各个高等学校在进行实践环节时,都是采用敷衍了事的态度,在笔试通过的情况下也就代表顺利通过了考试,长时间这样的状态就导致了考生的实践能力低下。

一、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

(一)高等学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度不够

从我国高等学校建立了自学考试以来,越来越多的考生在考试机构的帮助下通过自学考试,因此,他们将更多的关注度放在了考试的通过率上面[1]。但是这样的做法直接影响了考生在实践能力上的进步。因为,考生为了通过考试会将大量的准备时间和精力用在专业知识上,以为通过了笔试的考试就能够证明自己的实力。但是考试机构和考生都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实践的能力。因为应用心理学专业是一个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本身就是和各个行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又需要了解各个行业的知识,同时,还需要具有相关的实践技能,这样才能在毕业之后帮助更多人从负面的心理情绪中走出来。在一些高校当中,也将实践考试环节进行缩短,并且,在考试的过程中也没有认真的观看学生的操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没有将实践教学纳入到必修的课程,老师在进行实践教学时通常会压缩上课的时间,同时,也不会专门为学生答疑解惑,这一系列的做法都导致了实践教学被严重的忽视。因为,教师上课的状态就是如此,这样的消极情绪也会带给学生,导致学生也不会对实践教育进行过多的关注。

(二)缺少一定的实践教学的内容

在正常的考试流程中,应用心理学专业的自学考试中应该是考生在通过了应用心理学笔试的考试之后,才能进行实践考试的环节。这样的考试流程就使考生在经历笔试考试之后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进行实践环节的考试。这中间空余的时间就会使考生出现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向脱节的现象。在考生笔试通过之后,在进行实践操作考试的时,就会出现遗忘的现象。这样不利于考生将知识进行串联。在日后进行实践教学时,也会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2]。这样的状况下,教师就很难利用教师的威严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同时,也会影响实践课程的上课效果。高校中的应用心理学专业的自学考试要求了需要进行实践课程的考试,但是在集体的考试过程中还没有做出明确得的要求和规范。并且,在具体的考试过程中也没有对考试的细节做出详细的要求。

(三)高校内的实践教学条件不足

在高校中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很多老师没有将实践课程的重要性提高上来,这就会直接让校外的一些考试教育机构产生实践课程不重要的错误概念。与此同时,因为考试教育机构的环境和设施设备都没有那么先进,同时,也不想浪费时间对考生进行实践方面的练习。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高校本身对其也没有产生很重要的认识,也就导致了考生只注重理论知识上的研究,从而忽略了对实践课程的重视。在高校内一些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是以传统的思想来看待应用心理学专业,认为将理论知识学好就是第一重要的,没有将实践的重要性认识上来。再加上因为考生个人的原因会导致不能有大量的时间参加实践教学的培训。这也导致了实践教学不容易组织。深入分析了上述的原因,造成了很多的考试教育机构没有进行实践教学。

(四)实践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化

在进行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时,更多采用的是带领学生去参观机构的方式,试图通过这样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很少会有学校认真的将实践课程贯彻下去。即使是可以进行实践课程,也是采用一些简单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的教育方式没有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学习效果,更没有带来实践锻炼的机会,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应用心理学专业自学考试实践环节的对策

(一)对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性教学提高重视

在进行应用心理学专业自学考试的学校需要将现有的教学方式和理念进行转变,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全面的培养人才[3]。学习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人才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有一定实践能力,这也是教育部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意识到,社会发展需要的是全面的人才,不是只有理论知识的学生。根据这样的情况,学校在进行心理专业知识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添加一些实践课程的教育。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应用心理学。高校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应该将两者的比例划分好不能使两者失衡。与此同时,老师应该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将实践的内容实施到正常的教学中。

(二)将实践教学的内容进行完善

因为应用心理学专业的自学考试的题目以及教材,都是由录取的高等学校制定的,想要将自学考试中的实践环节进行提升,这时就需要高等学校将本校的教材进行一定的改进,将教材中的实践内容进行添加,删除一些不必要的理论知识。因为,理论知识可以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辅助的进行教学。所以,高校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间接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为学生的背景不同,他们可能来自于不同的职业和城市,在制定实践教学的内容时也应该将这个因素考虑进去,保证制定好的教材能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保证学生能共同的进行发展。因此在制定内容时,应该由简到难,呈现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样慢慢地让学生适应应用心理学专业的知识。

(三)满足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条件

在对学生进行实践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利用学校的资源对学生进行实践教育。要充分将学生的实践意识提高上来,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毕业之后能从事专业的心理辅导。与此同时,教师在进行实践教育课程的过程中,要利用好学校的资源,并且通过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出来,要让学生意识到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将实践的意识提升上来,这才是教育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的应有目标。

(四)将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方式和手段进行改进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时,应该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不能只通过多媒体幻灯片的形式让学生观看,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完成实践的内容,这样才能直接实践教育的目的。在进行实践教学之前,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同时给出一个实际的案例,让学生通过这个案例来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与同组成员进行交流。这样的做法才能从本质上将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出来,同时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因此社会上一些没有经历过高等教育的人们,开始利用自学考试的机会来使自己进入到学校中进行学习。应用心理学专业主要看中的是接受高等教育培养后的人才在应用实践上的能力,根据这样的情况,高等学校在进行自主考试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实践的环节中,一定要加强对考生的要求。应用心理学的本身就是一个综合的学科,它需要学生掌握大量的知识同时还有一定的实践经历,这样才能在面对一些心理上的疾病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在进行自学考试的过程中,应该适当的增加实践环节考试的难度,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且也为以后的经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仲飞成.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现状及路径选择[J].内蒙古教育,2018(14):40-41.

[2]董泽松,黎琼锋,韦祖庆,兰兴妞,李静.高素质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协同育人模式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8,5(21):14-15.

[3]张禹,罗禹,曾练平.基于社会需求的应用心理学课程体系改革的初步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04):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