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临床药学服务促进合理用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1-11
/ 2

开展临床药学服务促进合理用药

孙东赟

孙东赟(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卫生科山东济南250103)

【摘要】医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实现患者个体全程化用药服务,提高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依从性,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疗目的,保证患者合理用药,提高医学质量,促进患者健康。

【关键词】药学服务药物咨询合理用药临床药师

【中图分类号】R96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1-0385-02

药学服务是指药师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包括医务人员、病人及其家属)提供直接一致、负责任的、与药物应用有关的技术服务,以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依从性、有效性与经济性,实现合理用药。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医院药学的发展,医院药师的职能已由以药物为中心逐步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模式,已由单纯的药物供给服务转向以合理用药为主的技术型服务,药物咨询有利于提高患者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依从性[1]。只有有效地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实现患者个体全程化用药服务,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目的,保证患者的合理用药,提高医学质量,促进患者健康。

1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

合理用药是根据疾病种类、患者状况和药理学理论选择最佳的药物及其制剂,制定或调整给药方案,以期有效、安全的防治疾病的措施[2].合理用药包括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适当性四大要素:安全性是合理用药的首要条件,强调用药者承受最小治疗风险获得最大治疗效果。有效性是通过药物作用达到预定目的。经济性是单位用药效果投入的成本低,疗效满意。适当性包括适当药品,适当剂量、适当时间、适当途径、适当患者和适当疗程。

2影响合理用药的因素

合理用药是一个涉及面广,难度高的复杂性工作。药物品种在随着医药科学的发展而迅速增加,现在国内常用的处方药物已达7000种之多。有人预言21世纪药物仍然是医疗中的重要手段,但临床药物治疗水平许多方面并未伴随着药品的增加而提高,如浪费药品,延误治疗,药疗事故,药源性疾病等,不合理用药现象在国内极为严重,药害危及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滥用药物增加了有限的社会资金和人类生存空间日益匮乏的资源负担。药物本身的特性是造成不合理用药的潜在因素,外部因素则涉及到国家卫生保健体制、药品政策、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社会风气等。

2.1医师因素临床医师不合理用药的因素主要有:①医学水平不高,诊断或疾病判断错误,用药不对症,单凭经验盲目用药,轻症用重药,忽视特殊患者用药禁忌;②缺乏药物治疗学知识,有的医师对药物知识掌握得不全面,合并用药使用含有相同活性成分的药品;③知识信息更新不及时;④责任心不强或医德医风不正;⑤临床用药监控不力。

2.2药师因素主要有:①审查处方不严,调剂配发错误;②用药指导不力;③药师人员数量少,专业知识面窄尚不能对更多病人充分地进行药物咨询;④药学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导致差错事故等;⑤没有积极主动地深入临床开展临床药学服务;

2.3以药养医对滥用药物起到激励作用。

2.4有关医患关系的法规不健全导致一部分临床医师自我保护性用药。

2.5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医药代表过度活动使某些价高而疗效一般的药物畅销,疗效高而价低的药物应用呈现出逐渐下降趋势。

2.6合理用药知识缺乏系统培训的医务人员忙于日常工作,忽视合理用药知识的学习与专业培训。

2.7不合理的自我药疗可能导致错误诊断、延误治疗,引起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等后果

3药师开展药学服务主要内容

3.1严格审查处方服务,指导发药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上处方用药适宜性[3]的要求,并依照“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中心”的原则,以病人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为最终目标来审查处方服务,及时对不规范处方或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防止各类不安全用药现象的发生。药师不仅掌握好药品的剂量、用法、用途和不良反应,而且还要掌握药物的药理作用、体内动态过程、药动学相互作用和药效学相互作用以及种类药物的合理应用等等。

3.2加强用药交待服务,提高用药的依从性在发药过程中,根据临床治疗目的和药物剂型特点,向病人做口头或书面说明,详细交待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药品特殊用量用法要与病人做最后确认和指导。通过用药交待重点提醒,进行个体化的药学服务,保证用药的正确性、合理性和病人的依从性。

3.3开展药学咨询服务,加强合理用药宣传工作药师充分发挥药学专业优势,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药学咨询,宣传合理用药,开设门诊药品咨询服务台,设立药品使用咨询电话,为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用药咨询服务,提高药品使用安全性、依从性、有效性知识的认知度,纠正一些不良用药行为与习惯,促进合理用药。

4建立临床药师制,开展临床药学

临床药学是现代医院药学的核心,是以临床医学、药学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科学为基础,以患者利益为中心,以保障患者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为主要工作内容的应用科学[4]。临床药学是以合理用药为中心的临床药学服务,是药学服务的基础.临床药师在帮助医生合理用药上起关键作用,能协助医生在正确的时机为患者制定处方正确的药物和正确的剂量,避免药物间不良的相互作用,解决影响药物治疗的相关因素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在临床合理用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卫生部十分重视临床药师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提出必须建立临床药师制,培养临床药师,要求药师进入临床,运用药学专业知识,建立临床药学思维和临床治疗思维,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协助并指导护士正确使用药物,促进药物合理应用。

4.1临床药师应具备药学专业水平临床药师应系统掌握药学专业理论知识,了解药物的结构、性质与剂型、功能特点、适用证、禁忌症、用法用量、常见不良反应.掌握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能书写和分析所参加的临床用药病历,具有一定的临床医学知识。

4.2临床药师逐渐建立临床药学思维和临床治疗思维[5]临床药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需要临床药师不断学习,深入理解药物不良反应不良相互作用特点及其发生机制,逐渐建立临床药学思维。临床药师通过学习临床药物治疗学,了解疾病常用治疗方案,在选用药物时按照循证药学的原则或有关指导选药,同时了解所选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临床治疗思维。

4.3临床药师应深入临床,参入药物治疗过程临床药师应与医生、护士结成医疗团队,参与临床科室查房和会诊,参加危重患者的救治和病案讨论,通过参加查房、会诊、体内药物浓度监测等,依据病情、病理生理学、药理药效学、病原学以及生化检验资料数据等,参与对典型病例个体化给药方案的制订,并协助方案的执行、修改与评价。阅读病历、书写典型病例药历,查阅服药与治疗用药医嘱记录;审核医师为病人开具的药物治疗医嘱或处方合理性,及时发现纠正用药不合理用药情况;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新药临床观察;深入临床,对医师、护师、病人等提供正确药学信息和药学咨询服务[6]。

新世纪中医生的职责不仅是治病,更主要的是治病人;药师的职责也不仅是给病人发药,更主要的是给病人用药。临床药学的核心是研究药物的合理应用,要求药师从以药物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上来.只有深入开展全程化药学服务,保证合理用药才是药学工作者追求的最高目标.

参考文献

[1]周群,张娟.药房质量管理与优质窗口服务[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17(1):170.

[2]中国药学大辞典编委会.中国药学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6(1):332.

[3]王羽.《处方管理办法》答疑[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66-67.

[4]中国药学大辞典编委会.中国药学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6(1):501.

[5]李忠东,刘敏,赵志刚.临床药师建立三种思维的体会[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0,10(5):335-337.

[6]李德爱,郭荣珍.医院药事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1):3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