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助推项目管理高端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30
/ 2

科技创新助推项目管理高端化

吴宝健刘勤勤乔元亮魏书圣张汝超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济南高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济南汉峪金融商务中心A5-3#楼及附属设施工程位于济南核心商务区,是济南市在建第一高楼,总高度339米。作为济南市首个300米以上级别的超高层,受政府及社会关注度较高,这就对项目整体管理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本课题围绕科技创新助推项目部管理高度化开展,主要通过国家、行业先进技术及项目自主创新技术的应用,不断提升管理人员整体管理水平,通过科技创新成果不断实施,项目部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经济、科技及社会效益。

关键词:超高层;科技创新;管理高端化

一、成果背景

行业背景

随着国内超高层即将迈入千米阶段,超高层项目日渐庞大与复杂,对项目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超高层关键技术呈现出日渐复杂且少数掌握的特点,对项目管理起着核心作用。并且目前公司集团化发展对项目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基础管理要扎实,创新特点要有成效

二、选题理由

1、顺应发展趋势。

根据技术和管理背景,该课题的研究顺应超高层施工和企业集团化发展的趋势

2、公司拥有条件。

国内创新氛围浓厚,公司在BIM和信息化方面拥有大量资源,项目技术人员素质整体具备条件。

3、有较大推广意义

国内超高层日趋增多,超高层施工经验的互通有利于施工成本的降低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对同类项目有较大的推广意义。

4、有较强的创新驱动

塔吊与爬模的空中同面共段转换,需要研发和应用包含超高层塔吊与爬模系统同面共段安装技术等一系列的新技术、新工艺,有较强的创新驱动力。

三、管理重点与难点

做为山东省第一个结构高度超过300米的超高层,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均是首次接触,无疑增加了管理难度。且关键施工技术在行业内相对封闭,需要自主研发的空间较大。现场施工条件、工期和设计等因素均存在较大的压力。

(一)狭小空间

本项目是汉峪金融商务中心压轴之作,进场后周边所有建筑已基本建设完成,无临时施工场地。交通条件较差,给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等后续一系列工作带来较大压力。

(二)设计复杂

结构呈八角渐变造型,高墙混凝土设计泵送高度创省内之最,钢结构设计复杂程度较高。

四、管理策划及创新

4.1策划思路

关键技术高端化

1、模架装备技术

300米级超高层的模架通常选用爬模,该技术相对成熟,但创新空间也较大。

2、起重设备综合技术

作为超高层施工的生命线,塔吊的选型、安装、爬升和管理至关重要。

3、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高强度混凝土超高泵送、超薄钢筋桁架楼承板混凝土等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趋于普遍

4、垂直运输综合技术

给水、排水、人员、物料的上下是超高层竖向工序穿插组织的关键。

4.2技术创新

(一)模架装备技术

在模架施工方面,项目部结合独立动力单元技术、模块化装偶尔技术、多工程集成技术、智能化管控技术自主研发超高层独立单元智能模块化爬模体系,在现场应用过程中,极大提高了现场施工效率,同时也产生的显著的经济效益

(二)起重设备与垂直运输综合施工技术

塔吊与爬模空中转换技术。将传统的基础阶段开始使用动臂塔吊转变为“基础固定臂+主体动臂”,组织固定臂、动臂转换工作、爬模安装和结构施工进行有序穿插,通过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使塔吊转换不影响爬模安装,让两项工作在共同的工作面、同一施工期间互不影响,具有桶面工段、协调穿插、合理用地等特点。

固液一体自消能超高层封闭式垃圾输送技术。该技术是改变原有超高层排固体垃圾、排液体垃圾均需单独设置管道、单独处理的状态,通过姑爷分离、自消势能、资源循环使用等方法,为固体垃圾和液体垃圾设置了同一条输送路径,并通过截止装置将固体和液体垃圾在不同的楼层进行单独处理。

项目部自主研发的动臂塔吊承力机构自提升技术。根据动臂式塔吊的爬升原理,爬升前由于塔吊不能移动,所以传统做法需要用另一台塔吊吊它的C型梁和爬带等爬升构件,本项目自主研发的超高层动臂塔吊承力机构自提升技术可以实现爬升构件的自提升,解放另一台塔吊,提升吊装效率,降低爬升能耗。

(三)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

自主创新研发免泵送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首次以联合指挥中心形式利用“互联网+”“GPS”和云技术实现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现代化组织,瞬时速度5分钟320立方米,经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结合主楼核心筒钢管柱混凝土浇筑,研发超高层本松与钢管顶升混凝土施工技术,一次顶升C60高强混凝土21.5米,最大顶升高度将达到181米。这是高强钢管混凝土顶升工艺在山东省200米以上级超高层的首次应用。

五、管理措施及检查监督

5.1管理措施

(一)组织保障

针对项目部整体高端化管理实施,项目部进行了济南汉峪A5-3超高层项目组织架构设计,采用矩阵组织架构进行总承包管理,通过系统联动,为整体管理高端化提供组织保障。

(二)制度保障

集合公司标准化文件,项目编制了科技管理制度和创新创效团队活动手册,做到了实施有制度,活动右手侧,为整体管理高端化提供制度保障。

(三)创新团队建设

项目部定期组织青年员工学习BIM、VR、3D打印、3维扫描等建筑施工领域最前沿的先进技术,并展开讨论和研究,致力于提高团队成员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5.2检查监督

结合现场实施,做到持续关注、持续改进、持续发展,定期发布课题,召开例会,检查和督促课题完成情况。目前已完成QC成果13项,较好的提高了现场施工品质。

六、项目管理效果评价

科技成果

结合现场施工完成技术总结取得了显著科技成果,其中免泵送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经鉴定达到了国际先进,同时还获得国家级奖项9项,省部局及奖项11项、专利和论文等成果达到了6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