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握拳方法对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不同握拳方法对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

仇淑真宋丽

仇淑真宋丽(山东省乳山市人民医院山东乳山264500)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2-0259-02

【摘要】目的探讨2种握拳方法对静脉充盈度及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100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对照组,常规组采取传统的握拳方法即穿刺前嘱病人握拳,消毒后行静脉穿刺;对照组采取先反复握拳数次,静脉穿刺前嘱病人松拳,护士握拢病人五指成背隆掌空悬垂状,消毒后行静脉穿刺。结果常规组静脉穿刺成功率89.2%,对照组静脉穿刺成功率97.2%。结论对照组采取改进后的握拳方法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

【关键词】握拳方法静脉充盈度穿刺成功率

在门诊输液室中,每天都面临着大量来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静脉穿刺成为护士必须掌握的一项最基础的护理操作,一次穿刺成功直接关系到危重患者的抢救效果及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程度[1]。由于到门诊输液的病人病情较轻,大都采取坐位输液,所以手背浅静脉是静脉输液的首选部位。传统的输液方法是选好静脉,消毒,扎止血带,嘱病人握拳,消毒局部皮肤,然后行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嘱病人松拳固定。我们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比较发现,传统的握拳方法不仅容易导致静脉穿刺失败,且因明显疼痛感而使病人对静脉穿刺的抵触感增加。正确的握拳方法可以使静脉冲盈度增加,护士易于固定,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且疼痛感减轻,病人的满意度增加,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3-9月到门诊输液室输液的患者1000例。其中男584例,女416例。入选标准:(1)意识清晰,能准确配合;(2)年龄18-59岁;(3)排除因重度肥胖、长期行化疗药物治疗等因素导致血管条件特别不好的病人。采用山东省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输液器(自带7号头皮针),止血带均扎于距穿刺点约10-15cm处。

1.2方法随机将病人分为常规组和对照组各500例。(1)常规组。输液方法是选好静脉,消毒,扎止血带,嘱病人握拳,消毒局部皮肤,行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嘱病人松拳,然后固定。(2)对照组。输液方法是选好静脉,消毒,扎止血带,告知并示范病人反复握拳数次(即一握一松,反复数次),使静脉迅速充盈,然后嘱病人手自然放松,消毒局部皮肤,护士用掌心握拢病人五指使之成背隆掌空悬垂状,然后行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固定。

1.3判定标准一次穿刺成功即视为穿刺成功,否则视为失败。

1.4数据处理数据分析采用统计软件SPSS10.0。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组静脉穿刺成功率见表1。结果显示,对照组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2种方法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2组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的比较

注:χ2=23.99,P<0.01。

3讨论

静脉输液作为一种迅速有效的补液、给药方法,在疾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位置,而在门诊输液室中,每天承载着大量病人的静脉输液工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社会的进步,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维权意识逐渐增强,这就要求护士静脉穿刺技术必须过硬、过强,尽量一针见血,这也是病人评定一个输液室护士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而静脉穿刺成功与否受病人血管显露程度的影响,良好的静脉血管充盈度是保证一针见血的关键。在常规组中,传统的握拳方法首先由于握拳太紧,手背皮肤高度紧张,肌肉收缩压迫血管,使血管管腔变扁,进针后易穿透血管壁而不易一针见血;其次由于握拳太紧,护士不易抓握固定,也容易导致穿刺失败;第三,穿刺成功后由于病人骤然松拳,易造成血管移动,使针头斜面部分脱出[2];第四,由于握拳使皮肤紧张度增加,导致疼痛加剧,加重病人对穿刺的恐惧心理。而在对照组中,扎上止血带后反复握拳数次,可使皮肤和肌肉随之收缩,血液向心回流,血管内血液在不断增加,血管充盈明显,从而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静脉穿刺前手自然放松可使患者肌肉呈放松状态,肌肉不僵硬,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穿刺带来的疼痛。另外,护士在操作时用掌心握拢病人的五指成背隆掌空悬垂状,不仅有利于抓握固定,而且是一种无声的交流和沟通,使病人有一种亲切感,能稳定病人的情绪,减轻病人对穿刺的恐惧心理,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谢贤敏.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护理学研究,2002,(2):73-74.

[2]郝美秀.手背浅静脉穿刺成功的必备因素[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4,36,(3):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