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手术室护理隐患与预防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探讨手术室护理隐患与预防措施

郑婕

安徽省泾县医院安徽省泾县242500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隐患以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0月我院手术室女护理人员70名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手术室护理隐患管理实施前(2016年3月-2016年12月)、实施后(2017年1月-2017年10月)护理差错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前护理差错发生率为12.86%,高于实施后的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手术室护理隐患,有预见性、全面性、科学化制定预防措施利于减少护理差错,提高护理质量,避免出现医疗纠纷。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隐患;预防措施

手术无论在当下还是将来均是临床上救治患者的重要医疗手段。手术室作为医院重要技术科室,承担着开放性集中实施外科手术的重要功能[1]。近年来,随着手术流程、手术模式、外科技术的快速发展,患者的法律意识与健康意识也在逐渐增长,对手术室安全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2]。手术室护理安全属于手术室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隐患多、技术含量要求高、工作强度大等特点。及时消除护理隐患,对于增强手术室安全性,维护患者生命安全,提升治疗效果,避免出现医疗纠纷至关重要[3]。鉴于此,本研究通过探讨手术室护理隐患,并针对性提出预防措施,以期为临床护理管理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0月我院手术室女护理人员70名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0-34岁,平均(26.89±3.71)岁;学历:专科41名,本科29名。

1.2方法本院于2016年3月-2016年12月采取术前访视、感染防控、查对制度、术后回访等常规手术室管理。于2017年1月-2017年10月开展手术室护理隐患管理,主要内容如下:(1)明确护理隐患:职业疲劳、护理操作行为规范依从性差、器械操作不熟练、专业护理知识缺乏、护理服务态度不端正等。(2)制定针对性预防管理措施:①合理配置护理资源:合理排班,促进护理人力资源使用合理化,适当扩大护理人员队伍,缓解护理人员工作压力与职业疲劳。②开展护理知识培训:加强护理人员护理技能、业务知识培训,安排进修,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专业素质与业务能力,让经验丰富的高级护理人员指导器械操作。③增强护理人员安全意识:进行护理安全知识教育,强化责任意识,采用举办护理隐患相关讲座、制定护理安全宣传手册、开设无菌操作宣传栏等方式帮助护理人员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规避护理隐患的主动性。④完善手术室管理规范:严格执行“十二对”、“五查”制度,建立健全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控制手术室内人员数量,预防院内感染,规范术中物品,避免术中更换器械护士,术后做好器械清点工作,规范、准确、客观填写手术护理记录,以免发生医疗纠纷。

1.3评价指标比较手术室护理隐患管理实施前、实施后护理差错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前护理差错发生率为12.86%(9/70),其中1名由职业疲劳引发,3名由未遵循护理操作行为规范引发,2名由器械操作不熟练引发,2名由缺乏专业护理知识引发,1名由护理服务态度不端正引发;实施后护理差错发生率为2.86%(2/70),其中1名由职业疲劳引发,1名由缺乏专业护理知识引发;实施前护理差错发生率高于实施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4,P=0.028)。

3讨论

手术室护理一旦出现隐患,就可能带来护理差错,影响手术顺利实施,甚至危害患者生命安全。尽早发现手术室临床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并采取针对、有效地预防措施,对于保证手术顺利实施,维护患者健康意义重大。临床实践证明,掌握护理安全隐患、完善手术室制度、制定防范措施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室护理水平、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4]。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后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提示相较于常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开展手术室护理隐患管理可进一步减少手术室护理差错发生。这主要是因为手术室护理隐患管理能够通过分析我院手术室现存护理安全隐患,有针对性的提出合理配置护理资源、开展护理知识培训、增强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完善手术室管理规范4方面预防措施。现阶段,医疗保险全覆盖的现状,促使医院患者人数在不断增多,手术室工作量也在随着加大,合理配置护理资源,并加强监督对于消除因护理人员职业疲劳带来的隐患极其必要[5]。完善手术室管理规范,严格制度落实能够有效避免手术室出现护理安全隐患,保证手术顺利进行,防止出现医疗纠纷。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开展护理新技能、新知识培训,并加强实践,可有效提高培训效率,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与质量。手术室护理交接工作应严格依照交接班制度进行,详细记录患者生命体征、术中情况、皮肤情况、输液输血量、器械使用等基本情况,以免出现护理意外[6]。值得一提的是,帮助护理人员树立安全意识是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护理意外、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前提条件,只有增强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方可有效维护患者安全。

综上所述,针对手术室护理隐患,有预见性、全面性、科学化制定预防措施利于减少护理差错,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避免出现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温曲英,徐月娥,叶新兰.安全隐患自查模式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11):145-148,152.

[2]张岚,张苏娟,高萍,等.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4):154-157.

[3]陆宏伟.前馈控制在产科连台手术护理安全管理中的效果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6,16(11):823-825.

[4]何纪.出入手术室标准化流程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20):188-189,196.

[5]黄红霞.基层医院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及监控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2):161-162.

[6]叶菊花,黄俊武,张梓童.探讨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与干预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1):3215-3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