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提高环境监测数据可靠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论如何提高环境监测数据可靠性

廖勋1李花莲2

(广西荣辉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100)

摘要:全球气温变暖、地球生态环境破坏情况比较严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为了缓解这一现象,对环境进行监测成为有效途径之一,而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成为影响环境监测工作开展质量的关键因素,所以在环境监测过程中,利用科学技术手段不断提高监测数据的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环境监测;监测数据;数据可靠性

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稳定性、可靠性,是正确认识环境、评价环境质量的关键,也是制定现行环境政策以及执行环境保护法规的重要保障,因此,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在整个监测和数据获取过程中,要科学利用各项人力、物力和财力,充分发挥三大力的最大价值和作用,共同为我国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量。

1、提高环境监测数据可靠性的方法

1.1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数据

环境监测的数据必须具有代表性,这样才能反映一个区域的真实环境状况,因为污染物的分布并不是均匀存在的,所以监测人员可以通过污染物的分布特点总结出分布情况,然后确定多个采集点进行样品采集,如此一来才能得到较为准确的实验数据。在采集样品的过程中,采集工作应该由相关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来签字证明,并且数据选择应该突出代表性、有参考价值的数据。

1.2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环境监测得到的数据最终将用于环境治理工作,所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就显得特别重要,因此监测人员在监测工作中要保持科学性的监测手段,如果得到的数据不够准确就不能使用,运用其他方法重新获得准确的数据再上报给数据运用部门。当然确保数据准确性与监测设备也有密切的关系,而当前我国很多监测设备已经出现老化、陈旧等问题,所以需要加强技术投入,建设一些更为专业和高水平的实验室。

1.3确保数据的精密性

确保数据的精密性实际就是要保证收集到的相关样品重复性是否良好以及样品是否能够在实验室中再现实际情况,也就是说如果收集到的样品转移到实验室之后,由于人为等因素影响,造成样品性质发生变化,无法真实有效的反映出样品本身所具备的作用,那么所得到的数据精密性就会受到不良影响。因此监测人员可以选择多种重复性的样品,通过实验数据对比重复性高的样品数据之间的差异,随着监测数据的次数增加,数据的精密性程度也会随之增加,反之则降低。当然提高数据精密性的方法还有很多,这就需要监测人员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为合适的方法措施,确保最终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1.4增强数据的可比性

环境状况监测人员在执行监测任务时,可以考虑运用多种监测方法获取数据,然后将两者的数据进行对比,以确定哪种方法更为适合当地环境监测工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监测人员可以通过多点布局、进行采集、保存和运送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实验人员需要对每个采集点中的样品进行同等程度的对比实验,通过对比实验的结果分析数据的可靠性,然后还要将实验数据与往年检测到的数据进行对比,观察实验数据是否符合当地环境状况的发展规律。通过量化的数据分析,确定环境污染的形成原因,再采取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才是发挥环境监测数据可靠性和价值性的有效途径。

1.5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环境监测数据的完整性对数据可靠性的影响也非常深刻,因此监测人员也需要通过多种不同方法提高数据的完整性,首先在样品采集过程中,要确保每种不同的样品都采集完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后续实验的数据获取,然后是充分保证实验过程中对每个样品进行实验,每个样品分开实验,避免各个样品数据的混淆和模糊,最后在数据处理方面建议采用专业的数据软件处理,将完整的数据输入电脑存档,如此一来才能最大程度保证监测数据的完整性。

2、提高环境监测数据可靠性的具体措施

2.1构建有效的数据监测机制

大气中各种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再加上社会生产过程中产生污染物的源头有很多,所以需要构建有效的环境监测机制,确保将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到环境监测实践活动中,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构建长效监测机制,提高环境监测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将这些数据作为环境保护的基本依据,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施,确保社会环境得到有效控制,遏制生态环境破坏范围和速度。

2.2加大专项资金投入

环境监测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强,并且在此过程中需要运用到很多高新技术,那么对专项资金的需求就会更加迫切,没有大量资金的支撑,是无法完成相应的环境监测数据获取,因此必须加大环境监测专项资金投入,为此项工程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资金基础,吸引并培养更多专业环境监测和治理人才参与其中,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环境保护,为地球环境修复和保护贡献力量。

2.3采取科学的管理办法

在环境监测工作的管理过程中,需要运用垂直管理方法,避免外部诸多因素对环境监测数据可靠性造成不良影响,确保数据的真实有效可利用。为此,环境监管部门要与各个地区的政府建立良好互动关系,引导地方政府参与到环境监测工作中,督促他们辅助提供更为有效、真实的环境数据,以确保环境监测数据整体面上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首先针对提高环境监测数据可靠性的方法进行分析,提出包括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确保数据的精密性、增强数据的可比性以及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在内的五种基本方法,然后对提高环境监测数据可靠性的具体措施进行研究,提出包括构建有效的数据监测机制、加大专项资金投入以及采取科学的管理办法在内的三大措施,希望对我国环境监测数据可靠性提升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陈爽燕.提高环境监测数据可靠性的方案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04):55.

[2]赵春辉.如何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J].环境与发展,2017,29(07):185+187.

[3]傅聪.环境监测工作的意义和提高数据可靠性的方法探究[J].科技与创新,2016(23):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