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原发性肠脂垂炎的CT诊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急性原发性肠脂垂炎的CT诊断

商利飞高翔豆永升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湖北武汉430033)

【摘要】资料:急性原发性肠脂垂炎患者13例,男性9例,女性4例,男性多余女;年龄17~70岁,平均年龄43.7岁,结果:9例发生于乙状结肠旁,4例发生与降结肠旁。特征性表现为乙状结肠或降结肠旁类圆形含脂肪密度肿块,周围可见条状高密度环征,环边缘毛糙。讨论:PEA大多数患者具有自限性,常不需要手术干预,经过抗炎、对症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可缓解或消失,及早做出明确诊断,可以避免患者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关键词】肠脂垂炎;肥胖;多排CT;自限性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1-0243-02

原发性肠脂垂炎(primaryepiploicappendagitis,PEA)是一种少见良性自限性疾病,是由于肠脂垂内的血管扭转、闭塞,进而引起脂肪坏死所致。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3名原发性肠脂垂炎患者多排CT的影像表现进行分析讨论,以提高对该病对诊断水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急性原发性肠脂垂炎患者13例,男性9例,女性4例,男性多余女性;年龄17~70岁,平均年龄43.7岁。其中11例体型偏胖。10例患者表现为左下腹疼痛,1例表现为右下腹疼痛,2例表现为中下腹疼痛,均经保守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

1.2检查方法

采用PhilipsBrilllianceCT64SliceCT扫描。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110ms,层距层厚3mm,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耻骨联合。13位患者均为平扫,4位患者为住院病人,有充分肠道准备,9位患者为急症病人,未进行肠道准备。

2.结果

腹部CT表现:9例发生于乙状结肠旁,4例发生与降结肠旁。特征性表现为乙状结肠或降结肠旁类圆形含脂肪密度肿块,周围可见条状高密度环征,环边缘毛糙,10例可见中心点状或条状高密度影(图B、图D),2例中心仅表现为高密度环征(图C),1例仅表现为中心钙化伴周围条状模糊高密度影环绕(图A),邻近肠管未见增厚及积液等征象。

3.讨论

肠脂垂为沿着结肠带两侧分布的多个大小不等、形状不定的脂肪突起,由浆膜及其所包含的脂肪组织形成,蒂部带有血管,由肠系膜动脉的结肠支的末端小动脉供血,引流静脉为狭小弯曲的静脉构成[3]。一般成人由100~150个肠脂垂,数量、大小等与个人胖瘦有关。典型的肠脂垂长0.5~5cm,肠脂垂一侧游离,肥胖是其常见发病因素[2]。因肠脂垂较重,末端游离,活动度较大及引流静脉独特等解剖特点,易发生肠脂垂扭转使血管阻塞或静脉闭塞导致局部缺血,引起肠脂垂炎。由于乙状结肠、盲肠肠脂垂较多,而且乙状结肠较长、弯曲度及活动度较大,因此发生于乙状结肠周围的脂垂炎较多见。在少许情况下,临近结肠也可能并发炎症反应,肠壁水肿增厚。

正常肠脂垂由于其密度与脂肪一致,CT平扫检查难以分辩,只有在有发生炎性反应或腹水环绕时才能在CT图像上清晰显示[1]。PEA典型CT图像表现为:结肠旁类卵圆形或戒指样或火焰样低密度团块影,边界模糊,密度较高,呈“环”征;环内密度较低,呈脂肪密度。本组病例有10例中心可见点状及条状高密度影,该影像表现提示坏死、中央动静脉充盈或血栓形成[1],此CT影像表现对PEA诊断有特征性诊断价值。周围脂肪间隙模糊,密度增高,与脂肪组织充血,随之发生炎症改变有关[1]。本组有1例PEA中心可见点状钙化密度影,可能与长期慢性炎症反复,中央动静脉血栓形成并机化所致。

图A乙状结肠旁呈“火焰”样低密度团块影,中心可见点状钙化密度影,周围脂肪可见条状高密度影。图B、图D乙状结肠旁呈卵圆形低密度团块影,中心见条状高密度影,多为坏死、中央动静脉充盈或血栓形成,周围呈“环”征,此为PEA典型CT表现。图C呈“戒指”样低密度团块影。

PEA需与急性结肠憩室炎、急性阑尾炎、网膜梗死及妇科急症鉴别[4]。(1)急性阑尾炎引起的继发性脂膜炎:开始有中上腹或脐周疼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呈转移性右下腹疼痛表现。多数病人白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典型体征为麦氏点压痛。CT图像可见阑尾增粗、周围脂肪间隙模糊或可见阑尾结石。PEA疼痛点多固定且局限,多无全身症状,绝大多数患者白细胞计数和体温正常。(2)急行网膜梗死:是一种罕见的引起急性腹疼的疾病,多数局限在右上或右下腹,大部分见于儿童。典型的CT表现为单个较大不同密度的网膜肿块,边缘无高密度环,中心无坏死、中央动静脉栓塞或血栓形成高密度影。(3)急行憩室炎:好发于老年患者,常有恶心、呕吐、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和反跳痛等症状,且多有弥漫性的下腹疼痛。CT图像可见突出结肠壁的囊袋影,与肠腔相通,壁较厚,平扫部分憩室呈高密度影,并发炎症时周围周围可见条带状高密度渗出,临近结肠壁可见增厚。

PEA与肥胖、疝气及不正常运动有关,大多数患者具有自限性,常不需要手术干预,经过抗炎、对症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可缓解或消失,及早做出明确诊断,可以避免患者不必要的手术治疗。通过对以上病例的讨论分析,结合肠脂垂炎相对局限固定腹痛、无白细胞增高等特点以及典型的CT征象,笔者认为高分辨率CT对于明确急行肠脂垂炎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NgKS,TanAG,ChenKK,etal.CTfeaturesofprimaryepiploicappendagitis[J].EurJRadiol,2006,59(2):284-288.

[2]杨建军,何剑.原发性肠脂垂炎的超声特点[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2006,3(6):380.

[3]彭裕文.局部解剖[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0.

[4]ChenJH,Wucc,WUPH.epiploicappendagitis:anuncommonandeasilymisdiagn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