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农村地区开展醋酸和复方碘液染色肉眼观察法筛查子宫颈癌的经济可行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3-13
/ 2

探讨农村地区开展醋酸和复方碘液染色肉眼观察法筛查子宫颈癌的经济可行性

耿亚飞

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青龙中心卫生院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652803

摘要:目的探究农村地区进行醋酸或复方碘液染色肉眼观察法筛查的经济可行性。方法借助Markow模型的建立,对各个筛查方案进行20年后的人均次筛查诊断成本进行预测,与有关调查数据相结合,对费用分担机制与经济可行性予以分析。结果筛查20年后不同方案人均次筛查诊断成本在12.1~14.06左右;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消费性支出及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的比例较小。结论农村地区进行醋酸或复方碘液染色肉眼观察法筛查具有一定经济可行性,认为可以对子宫颈癌筛查费用由个人与政府一同承担,还可以将其纳到新农合保障体系中。

关键词:农村地区;醋酸与复方碘液染色肉眼观察法;子宫颈癌;经济可行性

子宫颈癌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最近几年的发病率较高,因此,临床上需要加强对子宫颈癌的筛查[1]。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按照全国第5次农村妇女人口普查年龄构成比,模拟100000万名30至59岁的农村妇女初始人群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1.2筛查流程与评定方案

采用醋酸肉眼观察法对隐性者予以检查,接受复方碘液染色肉眼观察法予以检查,醋酸或复方碘液染色肉眼观察法阳性者进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检查成阳性患者予以病理活检,根据活检检查结果作为依据,子宫颈上皮瘤样病变2级以上者根据临床指标进行手术、放疗等治疗。针对醋酸或复方碘液染色肉眼观察法每1、3、5、10年筛查一次四种方案的人均次筛查诊断成本予以评价。

1.3Markow模型以及参数

按照子宫颈癌的自然发展流程,分为健康、人乳头瘤病毒以及自宫颈上皮瘤样病变1级、2级、3级、浸润性子宫癌、因子宫颈癌死亡与因其他疾病死亡几个方面。

对Markow模型所需要的农村妇女子宫颈癌年龄别初始概率等参数进行建立,参数均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中心进行的大量样本多中心子宫颈癌筛查研究分析。借助查阅文献获得参数。在根据项目的实施医院,利用微量成本法,对耗材、人才以及设备方面的成本予收集筛查。按照临床路径对患者的治疗费用予以收集,利用3%贴现率对成本与费用情况予以贴现。

按照以上筛查流程、健康情况与模型参数的设置,对Markow模型有效建立,对100000名30至59岁的农村妇女子宫颈癌自然发展与筛查等情况进行模拟,把治疗费用归零,按照1为一个周围,59岁作为筛查的最高年龄,对筛查进行20年后的人均次筛查诊断成本予以预测。

1.4调查支付意愿与文献分析

根据项目中筛查妇女的意愿与支付意愿情况进行调查;借助查阅文献的方式,对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等相关数据进行获得。

把每一个方案的人均次筛查诊断成本,和以上意愿调查与文献研究结果予以对比,对农村地区进行醋酸或复方碘液染色肉眼观察法筛查的筹资渠道与经济性进行探究。

2结果

2.1人均次筛查的诊断成本情况

筛查20年后不同方案人均次筛查诊断成本在12.1~14.06左右。筛查总成本的降低,筛查技术灵敏度的提高与贴现率的提高,都会降低人均次筛查成本。如下表1。

表1各频率下两种帅差按方案人均次筛查的诊断成本情况

2.3农村居民收支情况与新农合筹资水平分析

国家卫生统计年鉴2012年统计数据表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112.5元,人均消费性支出为5456.4元;全国新农合参合率98%,人均筹资术水平为254.6元,筹资总额可达到2048.5亿元。

3讨论

在支付意愿方面来看,几乎全部的调查对象均愿意支付筛查费用,由3/4的调查对象愿意支付超过10元的的费用,居民的支付意愿较高。在支付能力方面来看,各个方案人均次筛查诊断成本占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与消费性支出的比例较小,即使每年进行一次筛查,筛查对象也不会由于支付筛查费用,对家庭经济造成较大影响,所以,农村地区进行醋酸或复方碘液染色肉眼观察法筛查在个人支付方面具有可行性[2]。

在进行新农合试点以来,新农合的参与率与筹资水平越来越高。醋酸或复方碘液染色肉眼观察法人均次筛查成本占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的比例较小。伴随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与政府对农村居民医疗保障的关注,新农合筹资水平还会持续提高,所以,把筛查项目归纳到新农合体系中,由它支付一些筛查费用由一定的经济可行性[3]。

醋酸或复方碘液染色肉眼观察法完全是根据检查人员的经验进行检查的方法,阴道镜检查的准确性受到医务人员技术水平的制约,需要对检查人员加强培训,使筛查准确率显著提高,筛查成本有效降低。筛查成本的下降对于子宫颈癌筛查经济可行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4]。

总之,我国农村妇女的子宫颈癌筛查医院较强,有一定的支付能力。不仅需要依靠政府的投入,按照本地区经济情况,考虑政府与个人对筛查费用一同承担,还可以把筛查费用归纳到新农合系统中,确保筛查进行的经济可行性。

参考文献:

[1]乔友林.适宜发展中国家与地区的宫颈癌快速筛查技术的研究及意义[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5,49(2):110-111.

[2]郑凤仙,孙小伟,李彩红,等.河南省新密市2010~2013年农村女性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J].中国肿瘤,2015,24(12):1007-1011.

[3]王敏,吴颖岚.VIA/VIVL肉眼观察法和巴氏涂片法在湖南省农村宫颈癌筛查效果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4):539-542.

[4]李雨聪,张莉,胡尚英,等.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初筛宫颈癌后几种分流方法的效果评价[J].肿瘤,2015,35(5):536-543.

作者简介:耿亚飞,出生:1976年06月06日,籍贯:玉溪华宁,民族:汉族,职称:妇产科主治医师,学历:大专,主要从事妇产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