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对肛肠术后排尿排便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早期护理干预对肛肠术后排尿排便的影响

许亚鹏颜素卿吴粉凉

厦门市中医院肛肠科361006

摘要:目的:探讨对肛肠术后患者排尿排便病程实行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并总结经验与其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3年6月—2015年6月入住我院肛肠外科的100例进行肛肠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早期护理干预组50例与常规护理对照组50例,早期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从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疼痛护理和排尿排便护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性护理,将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处理,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早期护理干预组因术后因素导致尿潴留5例,发生率占10%,护理满意度为96%;因术后因素导致排便困难患者6例,发生率占12%,护理满意度为96%。常规对照组因术后因素导致尿潴留患者28例,发生率占56%,护理满意度为70%;因术后因素导致排便困难患者30例,发生率占60%,护理满意度为70%。两组数据均进行统计学比较处理,均存在差异性,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进行肛肠手术后会因多种因素出现尿潴留、排便困难现象,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早期护理干预,以便降低患者术后排尿排便困难的发生率,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并提升护理满意度,进而促进患者康复度,早日出院,在临床上值得广泛使用。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肛肠手术;尿潴留;排便困难

很多肛肠术后患者容易出现尿潴留、排便时间延长、以及排便费力等情况,尿潴留和排便困难是常见的肛肠疾病术后的并发症,严重影响着肛肠疾病患者的术后效果和生活质量,使患者饱受痛苦,要想使肛肠疾病患者得到更好的生活质量,减少泌尿系及肛门、结直肠并发症,尽早康复,就需要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以降低尿潴留和排便困难的发生率,减少给患者带来的痛苦。经大量临床实践及研究证实,对患者肛肠术后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积极的意义。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2013年6月以来本院肛肠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年龄在62—76岁之间,均排除泌尿系统疾病,各脏器功能良好,患者多为混合痔、肛周脓肿、肛裂等常见肛肠疾病术后。按照随机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早期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62~76岁,平均67.4岁。早期护理干预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62~76岁,平均65.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一般仅负责为患者讲解应注意的事项,使患者对自己的状况有所了解,护理患者用药、换药,以及负责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等。

早期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术后患者往往出现紧张、烦躁、焦虑等情绪,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应主动给予心理上的安慰,解除其心理负担,消除恐惧心理,解决他们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和要求,为患者讲解可能发生的术后并发症,其中包括尿潴留和排便困难,并指导患者该如何用正确的心态面对。使他们感到安全舒适,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及时纠正患者认为排便会增加伤口感染机会的错误观念,以保证患者克服进行排尿和排便服的种种不良情绪、心理的影响。防止心理负担引发生理负担。②排尿排便护理:指导患者术后2小时可适当饮温开水。嘱有尿意时,取舒适体位,鼓励尽量自行排尿。若是此时患者还不能顺利排尿,则可以通过听流水声、热敷、按摩小腹、以及吹口哨刺激排尿等方法诱发患者排尿。患者若是因疼痛而引起的排尿困难,则可以适当的给予镇痛剂加以缓解尿道括约肌痉挛、肛门以及膀胱疼痛,便于患者排尿;患者若是因为肛门敷料填塞过紧,则可以根据患者的创口情况,若术后8小时创口无出血的情况下,可适当松解过紧纱布或适当的取出填塞敷料,减轻患者尿道的压迫;对于某些患者而言,担心术后排尿会对伤口造成污染,从而不敢喝水,或是在填塞敷料时有便意但无尿液排出。这种情况下应当多鼓励患者多喝水以及食用流质食物,对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各种顾虑,等患者的膀胱充裕之后,让患者自行排尿。若是在使用上述各种方法之后,患者依然不能得到有效排尿,则需要在无菌条件下对患者实行导尿术,但首次导出的尿液必须在1000mL之内,若是导出尿液过多,则很有可能让患者的膀胱充血造成血尿。指导患者术后尽量48小时后再排便,避免引起伤口出血,当患者有便意感强时,要选择安静舒适的环境,及时如厕排便,尽可能使用最小的力气排空粪便。患者若是肛门有坠胀感或排便困难时,可以给予少量缓泻剂,帮助排便。患者若是严重便秘,在3-5d之内均未出现排便情况,则可以使用麻仁丸以及乳果糖等药物帮助排便,便后使用1:5000高锰酸钾液坐浴3~5min或中药坐浴20min左右,再做换药处理。③疼痛护理:疼痛护理时除了适当的心理护理,还应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通过心理暗示、分散注意力、改善饮食结构、温水坐浴、指导按压长强穴、耳穴压豆、取舒适体位卧床休息、起身势缓、适当抬高臀部等来缓解疼痛。观察组患者术后每次排便结束后清洗肛周,进行药物坐浴,通过这样的方法减轻患者肛门周围局部的疼痛以及水肿情况。坐浴时嘱患者勿牵拉留在肛门外结扎线残端,防止引起大出血或者疼痛。对于疼痛较明显的患者而言,在排便之前可以使用温水坐浴5min,有效缓解排便疼痛。疼痛不明显者则提醒患者做好提肛锻炼。④饮食护理:饮食护理在该病中占据重要地位,针对肛肠术后患者,严格对患者的饮食进行管理干预,纠正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帮助其调整饮食结构,饮食上需要坚持清淡、营养丰富又容易消化的原则,鼓励患者增加蜂蜜水(血糖正常)、凉开水的饮用量,并解释术后按照护理人员指导的及时饮水、进食的重要性,忌食辛辣、油腻、烟酒、浓茶等易引发便秘的食物,增加纤维素含量高的果蔬摄入量,以扩充粪便体积,促进肠蠕动。注意饮食卫生。

1.3统计学分析

对本组研究中获得的数据资料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使用频数表示,计量资料采用()表示,分别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以а=0.05为检验标准,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尿潴留及排便困难发生率比较,早期护理干预组患者尿潴留及排便困难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早期护理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6%,常规护理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0%(P<0.05),组间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见表2

3结论

经历过肛肠手术的患者,可能因术后伤口疼痛,给排尿排便造成了心理恐惧,同时长时间卧床、进食量减少等共同引发患者尿潴留、排便困难等,严重的甚至能影响到患者的术后身心康复情况。早期的护理干预从心理护理、排尿排便护理、疼痛护理及饮食护理等方面为病人提供科学的指导及帮助,减轻术后并发症给病人造成的痛苦,有效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汪黔筑.中医护理干预对肛肠科术后便秘的影响[J].按摩与健康医学,2012,26:160-161.

[2]张花坪,薛澄琳,徐千元.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痔疮术后排尿排便困难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2,05:120-121.

[3]余桂玲,蒋娟.痔疮术后致排尿排便困难的原因分析与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17:2429.118-119

[4]陈雪玉,陈宝珠,王苏玲,魏红.痔疮术后致排尿排便困难的原因分析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05:474.22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