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健康教育路径表在NICU患者家属中应用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新健康教育路径表在NICU患者家属中应用效果评价

王自玲刘阳高新梅

王自玲刘阳高新梅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河北秦皇岛066000)

【摘要】目的:分析新健康教育路径表在NICU患者家属中应用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入住我科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探视期间对患者家属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表从入院到出院对患者家属进行连续、动态、有针对性、规范的健康教育。观察比较患者家属满意度及焦虑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入科后及出科前患者家属焦虑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满意度为92.5%,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家属实施系统、动态、连续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家属紧张焦虑情绪,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诊疗计划,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新健康教育路径表;NICU患者家属;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2-0249-02

神经外科患者病情处于危重或疾病的急性期时家属会处于一种危机状态,常出现焦虑、紧张、恐惧等异常心理,对病情缺乏了解,使其感到烦躁和无助。特别是患者新入或即将转出监护室时家属的焦虑最为严重。健康教育路径是借鉴临床护理路径的理论和实施方法进行健康教育[1]。为减少患者家属的紧张焦虑情绪更好配合医护人员诊疗计划,我科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家属实施系统、动态、连续的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直接由急诊入住我科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中重型颅脑损伤18例,脑出血10例,脑血管疾病8例,多发伤4例。选每例患者的2名家属参加研究,共80人,年龄22~61岁,其中父母关系12人,子女关系32人,配偶关系30人,其他6人;文化程度:大学5人,中学30人,小学45人。对照组中重型颅脑损伤16例,脑出血12例,脑血管疾病10例,多发伤2例;家属80名与患者关系:父母13人,子女30人,配偶32人,其他5人。

1.2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在探视期间对患者家属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包括入院介绍、科室环境、物品准备及转出指导等。观察组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家属严格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表的时间和内容进行从入院到出院进行连续、动态、有针对性、规范的健康教育,质量控制小组组长随时督导检查路径内容的教育情况,出院前对每位住院的监护室家属进行满意度及相关知识调查,了解患者家属的健康促进效果。我科通过查阅健康教育相关资料,评估患者的具体病情变化,并结合临床护理经验、征求专家意见统一制定探索期间对家属的健康教育路径表格。

1.3评价指标

1.3.1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2]评定神经症状的严重程度:总分<7分评定为无焦虑,7~13分评定为轻度焦虑,14-20分评定为中度焦虑,>20分为严重焦虑。

1.3.2采用护理部统一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患者家属满意度调查,包括住院环境、医疗水平、护理技术、收费标准,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两组各发放40份,收回率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家属HAMA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入科后对患者家属焦虑评分为(13.21±1.23)分,对照组入科后对患者家属焦虑评分为(26.14±2.46),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科时观察组患者家属焦虑评分为(2.06±0.21)分,对照组为(8.70±0.53)分,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健康教育路径使健康教育制度化、具体化,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3],探视期间应用健康路径表,可促进责任护士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增加家属的信任感,有效的避免因护患沟通问题而引发的护患纠纷,维持探视秩序,预防感染,提高病房管理。责任护士根据疾病发展的不同时期,抓住患者家属最急切想了解的重要内容,耐心、亲切的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回答患者家属提出的疑问。责任护士按照健康教育路径表,在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关注家属的特殊需求,本研究表明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监护室患者在即使转科或出院,也就是说患者由护士全方位的护理转为部分支持时,但患者病情并未痊愈,仍存在着生命危险,尤其是呼吸系统及各种管道护理,家属存在着强烈的焦虑心理。通过转出前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家属掌握病情观察的方法,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如呼吸节律变化、各种管路的通畅度等,稳定家属焦虑情绪,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

传统健康教育没有统一的理论指导,随意性比较大,年资比较低的护士因工作经验不足,会导致信息不足。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则解决了这一困扰,这使得护士在进行健康宣教时有章可循,护士可以在恰当的时间给予病人正确而又系统的指导。对监护室患者的家属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不仅能使其了解并参与整个治疗护理过程,充分发挥家属的积极性,而且对于亚健康的患者家属心理调适也起到很好的帮助,能使家属更快适应转出监护室的平稳过渡阶段,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章飞雪,张素娟,刘家洪等.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实施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11,27(4):299-301.

[2]沈仲夏.血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胶质细胞源性生长因子与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相关性[D].浙江大学,2014.

[3]郭健英,张红.健康教育路径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3,28(1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