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骨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4-14
/ 2

解析骨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兰昱

兰昱

饶河县西丰镇中心卫生院黑龙江省双鸭山市155722

摘要:目的:总结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采取的有效防范对策。方法:对2012年2月-2013年3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00例患者护理中存在的诸项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效的护理安全防范措施不仅维护了护理安全,而且极大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做好骨科护理安全工作,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关键词:骨科护理安全隐患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及法律意识也逐渐增强,护患纠纷亦逐渐增多,新形势下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骨科护理工作。骨科患者一般需较长的时间才能康复,病情各异,治疗方法也不相同,且年龄跨度比较大。因而护理对象越来越复杂,工作难度越来越大,工作压力也越来越重。加上医院人事聘用制度的改革,多数医院护理人员缺编,各种因素给护理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为此,加强对骨科护理工作的重视,消除骨科护理安全隐患,最大可能减少医患纠纷,显得极为重要。本文就骨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及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入选的100例患者,均为2012年2月-2013年3月我院骨科门诊收治的住院患者,其中女41例,男59例,年龄23~69岁,平均41.2岁。腰椎骨折17例,双胫腓骨骨折21例,上肢骨折29例,骨盆骨折8例,下肢骨折25例。69例患者实施手术治疗,31例实施保守治疗。

2目前骨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问题

2.1患者对自身疾病了解较少

绝大多数骨科患者下床活动不方便,卧床休息期间,且多为高龄患者,因而极易发生意外伤、肺部感染及泌尿道感染等并发症。为此在并发症增加、功能恢复慢、活动长期受限及医疗费用不断增加等因素影响下,加上患者对病情了解较少,极易对护理工作人员产生抵触或不信任情绪,导致医患纠纷等不良后果。

2.2病历管理中出现的护理问题

患者的护理病历是医生制定抢救方案的前提。然而在骨科护理工作中,部分护理人员对病历的填写往往忽略,导致出现对病历记录不及时,治疗与护理实际不符,记录了但是并没妥善保管等现象。

2.3对患者的病情评估不到位

由于部分年轻护理人员经验不足,极易出现判断失误。如在对切口负压引流管的操作中,因手术剥离较深,渗血也较多,术后必须放置引流管,实施负压吸引。这时如果护理人员忽视负压的大小,对引流液性质及量未作出正确评估,势必加重创腔内引流不畅或出血。

2.4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欠缺

出现此现象一是由于护理人员人数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在医院聘用护理人员时,很多年轻而专业知识有所欠缺的护士被招进来,录用后又不太重视对新员工的培训,往往是护理人员还没有掌握全面的护理知识就上岗,出现医患纠纷。

2.5部分护理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

因经济等各方面原因,多数医院对护理工作都不愿投入过多人员,导致骨科护理工作人员的长期超负荷工作,所得报酬却没有提高。久而久之护理人员不但身心过度劳累,更易出现抵触情绪,此是实际工作中出现护理差错的重要内在因素之一。

2.6医院护理工作制度不完善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没有制定相关完善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对护理方案是否落实到位也没有针对性的监督。此外,加上部分骨科护士根本就没有受到正规的职业教育,因而对患者的不良情绪及心理变化等缺乏一定的预见性。

3防范策略

3.1加强并发症及患者心理的护理绝大多数骨科患者需长时间卧床休息,日常活动或多或少均有所受限。因此其出现意外损伤、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及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高,患者情绪也随之不稳,除了给予一定的心理护理,还需制定强化措施加以防范。如术前可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并让其学会有效咳嗽及深呼吸等。术后如患者自身条件允许,应鼓励其尽早进行床上活动。护理人员或家属应悉心协助患者翻身,并帮助其叩背,科学指导功能锻炼等。对于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者,护理时除了协助其叩背、翻身外,还应做好皮肤护理工作。对下肢骨折患者,可利用吊环做引体向上活动,但运动强度不宜剧烈。对于上肢骨折患者,指导其慢慢进行抬臀运动。在患者痰液粘稠、咳出困难时,应遵医嘱咐进行雾化吸入。此外对性格内向、极不愿说话的患者,可安排其住单间病房,想法引导其多和人交谈的同时,与家属商量尽可能安排其平时喜欢的人来陪护,禁止在其面前说比较敏感的话题。为了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护理人员要尽可能在工作间隙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对其病情进行分析,对有焦虑不安、情绪抑郁的患者可正确引导其宣泄,使其情绪尽快稳定下来。

3.2重视和加强护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

骨科护理工作人员在上岗前应进行专业护理知识的学习及技术操作等,定期组织系统的护理知识考试,并将其与年终护理知识考核有机结合,奖惩分明。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护士长应尽可能地满足大家的合理需求,并引导她们从个人目标向组织目标靠拢,从而最大可能地激发其工作热情、进取精神。对有上进心的护士,渴望自己的工作能力及成绩得到大家认可,即给予其充分的肯定和表扬。通过各种研讨及传帮带形式,加强护理人员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不断提高护理队伍素质。

4小结

骨科疾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疾病,虽然有时候治疗及时,手术也很顺利,但是身体或多或少还是遗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所以对骨科患者的护理工作并不亚于抢救治疗工作,做好这一工作有利于减少患者致残率和提高机体功能的恢复。为此,加强对骨科护理工作的重视,消除骨科护理安全隐患,最大可能减少医患纠纷,更显得极为重要。综上所述,在新的医疗体制改革下,随着社会及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骨科护理工作的专业性及综合性也逐渐增强,这对骨科护士的专业水平及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而,骨科护理人员要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不断进取,于开拓,增加知识储备,才能适应新形势下骨科技术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明霞.血源性传播疾病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J].护士进修杂志,2012,4(4):51-52.

[2]尹爱华.护士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当代护士,2013,2(9):29-30.

[3]王晓,张世清,王维.手术人员对职业性感染人类HIV的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10(4):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