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1
/ 2

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杜梅

杜梅(哈尔滨市妇幼保健院150001)

【中图分类号】R71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1-0236-02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发生时间、病因及治疗措施。方法收治的92例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36%(同期≥32孕周分娩患者6774例)。发病原因依次为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结论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合理选择剖宫产切口等措施是防止产后出血的关键。对于无法控制的产后出血,子宫全切或次全切除是挽救孕妇生命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产后出血出血时间出血量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1]。产后出血包括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至产后2h,产后2-24h三个时期,多发生在前两期。产妇一旦发生产后出血,预后严重。本文对收治的92例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治≥32孕周分娩者6774例,产后出血患者92例,占1.36%。92例孕周32+1-41+2周,平均39+2周;年龄22-41岁,平均34岁;经产妇31例,初产妇61例;阴道分娩49例,剖宫产43例。

1.2方法

测量出血量有称重法(积血垫或纱布称重后再根据血液换算成出血的毫升数1g=0.95mL)、容积法、面积法、休克指数(SI=脉率/收缩压,正常值为0.58。如SI=0.5-1,估计出血500-750mL;SI=1,估计出血1000-1500mL;SI=1.5,估计出血1500-2000mL;SI=2,估计出血2500-3500mL)、血色素(每下降1g约失血500mL)、红细胞(每下降100万,血色素下降>3g,约失血1500mL)、血球压积(下降3%约失血500mL)等[2]。

2结果

2.1治疗方法

针对92例产后出血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失血性休克,防止感染,92例均治愈出院。其中2例因胎盘植入,术中出现大出血、失血性休克,经积极对症止血治疗无效,为挽救患者生命,行次全子宫切除术。

2.2产后出血原因

胎盘因素47例,占51.1%,其中胎盘粘连32例、胎盘植入2例、前置胎盘13例;宫缩乏力38例,占41.3%;软产道裂伤5例,占5.4%;凝血功能障碍2例,占2.2%。

2.3产后出血时间

出血时间发生在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至产后2h内者87例,产后2-24h者5例。

2.4产后出血量

本组病例中产后出血量500-3500mL,平均950mL。失血性休克患者19例。

3讨论

产后出血大多发生在胎盘娩出时及产后24h内,部分发生在2-24h内,极少数发生在24h后甚至晚至产后1个月左右。由于分娩时或术中估计失血量偏少,实际产后出血发生率更高。对产后出血的估计,我院认为以容积法、称重法、面积法、休克指数,根据血色素、红细胞、血球压积准确计算产后出血量十分重要。通过本组资料引起产后出血的病因分析,可积极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具体如下:①孕期纠正贫血,积极治疗肝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小板减少症等。②胎儿娩出后认真检查会阴、阴道、宫颈有无裂伤,严重者裂伤可达阴道穹窿、子宫下段,甚至盆壁,根据病情及时准确地修补,缝合裂伤可有效地止血,必要时开腹修补。③胎盘娩出后认真检查胎盘及胎膜,如胎盘剥离不全、胎盘剥离后滞留、胎盘嵌顿、胎盘粘连、胎盘植入、胎盘或胎膜残留,行人工剥离术或刮宫术,疑为胎盘植入,忌强行剥离,如出血多,切除子宫,动脉栓塞;如出血不多,保守期待,动脉栓塞及MTX治疗。④对于宫缩乏力者:a持续按摩子宫;b催产素20U宫底注射或静脉滴注及宫颈注射;c米索前列醇或卡前列甲酯栓阴道给药或肛门置入;d宫腔水囊填塞,水囊容量200mL,内注入生理盐水100-150mL,放置水囊后,如出血较多,可再注入生理盐水30-50mL,留置12h后如出血很少,则每30min至水囊抽水30mL,观察30min,如出血量少于10mL,可逐渐抽水直至取出水囊;如出血10-20mL,观察1h,如无出血可继续抽水;如出血大于20mL,立即注入生理盐水30mL直至出血停止,观察3h如无出血继续抽水最晚24h取出水囊[4];e子宫动脉结扎法:应用可吸收线结扎两侧子宫动脉上行支及其伴行静脉;f髂内动脉结扎法;g子宫B-Lynch缝合术,该方法可作为宫缩乏力性PPH切除子宫前的一线手术治疗方法;h必要时次全子宫切除术,上述方法仍无法满意止血、出血不止且危及生命时为及时阻断大出血,应及时行子宫切除术[3]。⑤术后或产后严密观察宫缩及恶露量;⑥失血性休克补液原则为先晶体后胶体,晶体为失血量的3-4倍,先输入1000mL,20min内输入,1h内应输入2000mL液体,以后根据患者基本情况、血压、心率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综合情况酌情调整输血及胶体液,当失血量超过血容量的30%,在补充晶体液的基础上加用胶体液,晶体液与胶体液的比例为(3-4):1,失血量超过2000mL时应补充1400mL血,失血量超过3000mL时应补充2400mL血,并根据血化验结果调整输血量及其他液体量,当液体补足时皮肤颜色变红润,尿量>30mL/h,脉压差>2kPa(>20mmHg)[4]。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临床上如能积极预防,早期诊断,正确处理,对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5.

[2]张云平.产后出血-产后出血的评估,治疗和外科手术综合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8.

[3]严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现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26(2):149.

[4]王红霞,罗克妹.水囊压迫与纱布填塞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