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及不安全因素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6-16
/ 2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及不安全因素的分析

林雪琴黄桂华陈小雪

林雪琴黄桂华陈小雪

(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广东阳江529500)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常见的安全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方法:针对手术室的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预防的措施。结果:经过有效的加强与改进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有效提高了护理者的素质、大大减少了医疗护理案件的纠纷,提高了医院护理的临床效率。结论:针对有效减少影响手术室护理的因素,确保了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了医患纠纷事件,提高了我国临床护理的质量。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方法

患者通过在医院的手术室接受外科手术的途径来解除病痛,同时,医院手术室存在高风险性。医院手术室护理工作较复杂,综合性强,也有连续性的特点,在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患者不断增强法律意识,越来越重视自身合法权利的趋势下,如果发生患者受损的情况,就可能引发患者投诉和医患纠纷。因此,为了减少事故和差错的发生,要致力于强化医院手术室护理的安全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1.医院手术室护理各方面存在的问题

1.1护士方面

1.1.1医疗设备更新换代快,医疗技术发展迅速,日新月异,一些护士不能迅速开展新业务、上手新技术,在护理技术上存在安全隐患。

1.1.2对于大多数刚毕业的护士,法律意识淡薄,对举证倒置认识不足。

1.2患者方面

1.2.1由于同一病区存在多个手术患者,换床患者等,在术前紧急或使用镇静剂不能正确回答的情况下,可能发生接错患者的情况。

1.2.2手术前没有认真执行核对,导致手术部位错误。

1.2.3护士违背了患者手术体位摆放的要求,缺乏和手术患者的沟通,导致手术体位错误。

1.3手术操作方面

1.3.1用药、输液和输血执行错误,药物摆放错误,标示不清造成患者误用。

1.3.2护士没有迅速及时记录清点手术器械和敷料,忽略了器械的完好性,或因为手术操作不当造成错误。

1.3.3电刀、电极固定不牢的情况下,患者皮肤与金属物品直接接触会造起电灼伤,患者体位摆放不正会造成压伤或神经关节牵拉伤,患者护送不当时,容易造成导管滑脱出扭曲。

1.3.4在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时,没有迅速松开止血带,或患者进行骨科手术时,使用驱血带不按规范操作,按压时间错误,会造成患者肢体缺血,严重时会出现坏死。

2.防范的策略

2.1医院和各科室内通过组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医务工作者的法制教育,强化其法律意识。

2.2医院和各科室内鼓励护士参加手术室专业护士培训,注重更新和补充自身知识。进行思想素质教育,强化服务观念,提高自身责任性和自律性。

2.3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强化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规定,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2.3.1护士在对接患者的时候要严格负责,认真查对患者病历和手术通知单,要求患者自己报姓名。

2.3.2查对手术部位,合理安置体位为了确保手术部位无误,我院手术病区主刀医生在手术部位进行标识,以便进行查对,巡回护士询问患者、阅读病历、查看标识,再通过手术安全核查,确认手术部位。摆放体位时要符合手术的要求,注意保证患者的安全,舒适和功能位。

2.3.3手术医师、器械护士、巡回护士在手术开始前,要对患者进行体腔前、后,缝合皮肤处的清点,必须当面进行并进行现场记录,反复核查台上增添物品,并迅速清楚地进行记录。

2.3.4医护工作者要熟悉并掌握各类药物的作用、用法、用量、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等方面,在进行口头医嘱时,应该对患者复诵一遍,确保患者理解无误后才可执行。

患者进行输血时,必须经过2人查对并在在配血单上签字,输血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输血后反应。给患者进行输血时必须使用输血器,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输血前严格执行查对血液有效期、血液质量、血液装置是否完善、是否填写输血协议等情况,同时核对清楚患者的姓名、床号、住院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血液种类和剂量、血袋号等信息,若需两袋血同时输入时,要查对给血者姓名(必须是同一个人的血)和采血日期(同一天的血),在输血过程中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输血反应进行严密观察。

2.3.5医护工作者要严格执行标本送检制度,在手术后,器械护士要亲自将标本和主刀医生进行核对,并立即放入标本袋,贴上标签,同时注明患者姓名、床号、标本名称、部位等信息,由专人连同患者的病理检查单送病理科。

2.3.6医护工作者要安全正确地操作使用高频电刀,为防止对患者造成电灼伤,在使用前必须先检查仪器功能是否良好。操作时,将负极板置于患者机体肌肉丰富处,并靠近患者切口部位,检查确认是否贴牢,禁止患者肢体和金属直接接触,手术过程中电刀笔置于专用布袋中,以免患者误按开关而引起灼伤,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者,一般不用高频电刀。

2.3.7在移动患者时,要注意防止各种管道滑脱、扭曲,注意检查各种管道是否固定牢靠,是否从挂钩上取下,必须有专人负责。在搬运患者时,全体医护人员要齐心协力、统一行动,防止出现管道牵拉等状况。

2.4医护工作者在排班上应该实行弹性排班制,合理地调配人力资源,按照手术量合理地进行安排增减护士,以避免护士在超负荷工作状态下引发差错。要充分重视到手术室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及时迅速地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方法,同时,强化医护工作者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以提高其法律意识和业务综合素质。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实现确保患者安全,杜绝医疗错误的出现。

3.结论

经常性、反复、及时地对医务工作者进行安全教育,学习和掌握相关医疗安全规定和工作制度,使护理人员充分了解安全管理制度,增强作为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心和自律性,确保做好安全工作。同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医护工作者的工作习惯,消除医护工作各个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杜绝发生差错事故,实现确保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曹朋华.手术室护理小安全因素的分析和管理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35(9).

[2]丁秀娟.护理安全隐患和质觉缺陷信息共享制度对护上工作态度的影响调查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28(12):1613.

[3]丁燕妮.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和防范方法[J].吉林医学,2014,30(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