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直刺穿刺法的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静脉直刺穿刺法的观察

张娜

张娜(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县三合镇卫生院563103)

【摘要】静脉穿刺减少疼痛,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采用静脉直刺穿刺法,成功率高,病人疼痛少。报告如下:

【关键词】直刺法斜刺法静脉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8-0354-01

1.资料与方法

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内科收治的2000例病人,男960例。女1040例,年龄0-82岁。每例病人分别采用直刺及斜刺法行手背或腕部浅静脉和头皮静脉穿刺,进行自身对比观察。直刺法按常规在穿刺部位的上方约6cm处扎止血带,消毒皮肤,操作者以左手拇指固定静脉,右手持针,针尖斜面向上,针头与皮肤呈20°角,由静脉正上方刺入皮下,沿静脉方向直接进入血管;斜刺法由静脉旁0.5-0.8cm处刺入皮下,潜行0.5-0.8cm,从静脉侧进入血管。

2.结果

一次穿刺成功:直刺法1760例次,斜刺法1100例次。病人感明显疼痛:直刺法660例次;斜刺法1740例次。

3.讨论

3.1直刺法穿刺成功率高于斜刺法。本文结果表明,直刺法一次性成功率是斜刺法的1.6倍,这是因为直刺与斜刺进针角度相同时,针梗与静脉间的实际角度不同,以20°进针为例,直刺时针头与皮肤呈20°,在静脉正上方直接进入静脉;斜刺时则针尖与静脉间实际角度为15°,几乎与静脉壁呈平行状态,进针时静脉易向一侧滑动,从而降低了一次穿刺成功率。如果增大角度进针,则易穿透血管。假设静脉穿刺壁与对侧的静脉壁为两条平行线,当针梗以一定的角度刺入时,把静脉腔内可容纳针梗的长度作斜边,构成直角三角形。根据三角函数sina=对边/斜边,静脉的管径不变时,针梗与静脉之间的夹角越大,静脉腔内可容的针梗越短,越易出现针尖穿透对侧静脉壁的现象。尤其是静脉较细的病人则更为明显。

3.2直刺法对组织产生的疼痛明显小于斜刺法。直刺时针尖与皮肤呈20°进入静脉,而斜刺时针尖在皮下潜行一段距离,相应的增加对皮下组织及神经末梢的刺激,增加对肌纤维的牵拉及损伤,所以.疼痛较直刺法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