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浅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浅谈

王艳芳

江门市新会区会城城南小学

小学生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小学生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现在比过去的教育教学,更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更关注人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更关注人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更关注学生的尊严。这就意味着现在的老师不仅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而且还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因此在教育教学中科学、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谈谈我在教育教学中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一点体会。

一、气氛和谐,关系民主,方法灵活。

小学生年龄小,感知、思维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知识经验都非常有限。我作为一位担任班主任的语文老师,在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热爱、尊重、理解、相信每一个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以表扬鼓励为主,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选择一个容易让学生接受的实事求是的表达方式,打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共鸣,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想说就说,敢于表达不同的意见。师生间的“心距”缩短了,学生在这样一个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为得到鼓励,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围中,就能尽情释放自己潜在的创造能量,毫无顾虑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心理压力自然就消除了,学生的思维、情趣、爱好都有了张扬的空间。

二、树立榜样,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小学语文教材,选入的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优秀篇章。许多文章,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有热爱学习,人小志大的红领巾;有勤奋学习,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的科学家;有为保家卫国,忠贞不屈的民族英雄;有充满爱心,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也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爱国教育等等。古今中外,无所不包。教学时,老师不但要让学生认识这些人物高尚的灵魂,还要把这些人物的形象作为榜样,树立在心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生中树立榜样,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形成健全的人格。例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先让学生欣赏完整的圆明园的美丽画面,让他们感受到圆明园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再观看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的录像,烧毁后的圆明园没有了往日那盖世无双的风采,没有了往日的繁华与富庶。学生自然就产生了对英法联军的憎恨,见证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而让学习铭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三、渲泄情绪,摆脱消极,保持心境。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消极的时候,总有情绪不稳定的时候,总需要采用某种方式渲泄自己的各种情绪“一吐为快”。特别是小学生的情感容易外露,自制力差,情绪不够稳定,容易激动和爆发。遇到高兴的事就喜形于色,连蹦带跳;遇到困难和挫折就垂头丧气,甚至哭泣。为了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老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我让每个学生设定一个“小秘密”心事本,让他们把自己的心事及时地倾吐出来,鼓励他们把想要说的话,想要表的情都真实地表露出来。每天,我都会花一个小时翻阅他们的心事本,针对潜伏心理问题的严重性,采用不同的方法及时解决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

比如这个学期刚转过来的李炽昌同学。在校表现让所有的老师都头疼,学习成绩差,情绪偏激,经常顶撞老师,与同学吵架,甚至想约人去校外打架。询问或了解情况时总表现出一种不配合的态度,甚至表露出敌视的神情。从与他的“小秘密”心事本中得知,李炽昌同学在家只与母亲有极少的语言交流,与父亲根本无话可说,对父亲的态度“就像对待仇敌一样”。父母越是管的严,他越是对着干。从李炽昌母亲几次谈话中得知,他对父亲反感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父亲不理解,不尊重。

2、父亲在生活上要求太严,较为刻板,什么都得按照他的意愿去做。

3、父亲的期望值太高,望子成龙心切,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这就是典型的家长的专横,不尊重,期望值过高等,引起孩子的极大不满,进而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不断积蓄沉淀,孩子又找不到渠道排解时,就会在感情上对父母的教育产生抵触情绪。抵触情绪一旦产生,就不论父母的要求、管教是否正确,他们都会只有一种态度---就是与之对着干。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了这样的辅导方法:情感沟通、就事论事、众志成城、激励机制。帮肋李炽昌分析自己不良行为的现状及可能引发的不良后果,帮助家长改变教育观念和教育习惯,自我检讨,并提出各自的期望,为李炽昌创造良好民主的家庭教育环境,为李炽昌提供学习帮助。经过几次的接触长谈,我已经取得了他的信任,基本上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他坦然承认自己对父母,尤其是父亲极为不满,以及自己的所作所为,目的就是为了激怒父母,有时甚至把成绩差作为一种报复的手段。面对他的坦言,我又以一个母亲的身份向他说明父母的良苦用心,引导他正确地看待父母的教育,传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他真正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和态度的错误之处。双管齐下,多次与他的父母取得联系,商讨最佳的教育方法。我建议开一次家庭会议,各自畅所欲言,自我检讨。

家庭矛盾解决了,接下来就是如何提高他的学习成绩。我为他安排辅导小老师,监督小组长,严抓基础,严抓书写。心理健康了,态度端正了,学习成绩自然就上去了。他也变快乐起来了。看到他质的变化,我欣慰地笑了。

让我们每一个人用真诚的爱去关心、呵护每一个孩子的心理健康,让孩子们的心灵得以寄托,让孩子们的情感得到倾诉,精神得到依靠,让孩子们的身心得到充分、健康的发展,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