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建筑设计的地域特色探讨纪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地铁建筑设计的地域特色探讨纪楠

纪楠1谷守经2

1.天津市赛英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2.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摘要:由于人口众多,加之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城市轨道交通以其快速、便捷、准时等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地铁已经成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地铁建设技术的不断成熟,如何让地铁建筑与城市更和谐,与人们精神需求相匹配是建筑师不得不面对的新问题。在地铁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基础之上,注重地域特色的融入,充分结合人文因素以及自然因素,使得地铁建筑有不一样的设计底蕴,这对于我国城市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地铁建筑;地域特色;设计

新形势下,随着地铁工程建设数量的不断增多,工程设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众所周知,地铁建筑施工前,首先就要做好设计工作,综合当地的气候、地形地貌、文化特征等,实现地铁建筑设计水平的提高,为旅客出行创造良好条件,带给人们以美的享受。文章将结合地铁建筑设计的实际情况,就地域特色展示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为实际工作有效开展提供启示,能对提高地铁建筑设计水平发挥参考。

1、地铁建筑设计领域关键的民族文化元素

建筑的风格特征、布局构造、基本功能等设计元素较为多样化,呈现出丰富的外在形态,但受到建筑工业化、标准化,装配式建筑等影响,虽然使得建设速度大幅提升,但也造成建筑设计逐步趋同化,差别仅仅流于形式,建筑设计本身缺乏精神方面的突显。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建筑领域的传统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逐渐被消磨殆尽,个性化建筑走向瓶颈,整体城市建筑千篇一律,毫无亮点可寻。

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被无限放大的当下,城市建设的地域性特征受到制约和摒弃,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的建设逐步侧重于追求个性化与特色化,基于此,将地域文化融合到地铁建筑设计领域势在必行。

2、地铁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联

2.1地铁建筑设计是地域文化特点的缩影

城市地铁建筑属于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师将地域文化特色融入到地铁建筑设计当中去,通过地铁向乘客展示城市的地域文化,同时也可以使地铁公共空间更加人文化,提高乘客的乘坐体验。地铁站设计时更加注重与地域特色的互相结合与融入,使乘客通过当地地铁站的建筑风格就可简单了解该地区的地域特色。

2.2地铁建筑设计突出地域文化主题

在地铁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突出地域文化主题,在许多国家的地铁建筑设计过程中,不仅限于地铁建筑的使用功能,更是将地铁建筑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将其设计的极具特色,例有如享有“地下宫殿”美誉的莫斯科地铁,充分融入了俄罗斯民族文化;浪漫的巴黎地铁,尽显尊贵与皇室气息;现代又不失中国风的北京地铁,展现出中华上下五千年悠久的历史。由此可以看出,现代化地铁除了是人们出行乘坐的交通工具以外,还代表了一座城市,一个国家,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明确主题,使得作为城市标志性的地铁建筑更加的具有标志性。

2.3地域文化是地铁设计的重要内容

目前在我国一些地铁建筑设计过程中,已逐渐融入了地域文化特色,并受到人们的欢迎,有些有特色的车站已经成为旅游景点,所以地域文化是地铁设计的重要内容,一定要得到相关工作者的重视。在地铁建筑设计中突出视觉语言以及原创设计,这样能够有效推进地铁建筑的创新以及发展。

3、地铁建筑设计地域特色的方法

实际工作中,为有效表达地域特色,展现地铁建筑的特色,具体设计中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综合采取有效的地铁建筑设计对策,促进设计水平提高。

3.1要尊重地铁建筑周围的地形地貌特征。地铁建筑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为体现当地特色和地域特征,设计中要尊重周围地形地貌,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展现周围环境的特质。地铁建筑是旅客活动的公共场所,设计中要尊重当地的地形地貌特征,反映自然环境属性,要在充分调查和综合了解周围环境的基础上,提高地铁建筑设计水平。考虑地形地貌潜在的影响,结合地铁建筑的实际情况,促进设计水平提高。要在既有地形地貌的基础上,顺应山势、河流、峡谷等,尽量避免大挖大填,将地铁建筑与自然周围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确保地铁建筑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从而更好展现地铁建筑的魅力。

3.2设计中能有效适应当地的气候特征。考虑所在地的气候特征,合理布局地铁建筑结构形式和功能,并采用恰当的建筑颜色,南方多用浅色,北方多用暖色。高纬度地区注意保暖,太阳辐射强的地方注意防辐射,多雨地区注意排水。同时还要注重地铁建筑的保温性和维护性结构设计,常用砖石、混凝土结构,严格控制玻璃幕墙比例,少用轻型建筑材料,促进设计水平提高。加强地铁建筑照明、取暖、制冷、通风设计,考虑与当地气候的适应性,促进地铁建筑更好运营和发挥作用,为人们出现创造良好条件。

3.3设计中注重展现当地的人文环境。地铁建筑设计应该与人文环境协调,设计具有城市特色的建筑。重视吸收和融入优秀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结合地铁建筑功能要求,促进设计水平提升。地铁建筑是城市对外交流和联系的重要节点,要注重传播当地文化,设计中有效展现当地人文环境,恰当体现当地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地域不同,人们的风俗习惯具有不同的文化含义,地铁建筑设计要合理应用符号、材料、色彩、景观等,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增强其吸引力和影响力。

3.4合理有效提炼当地的元素符号。设计中应该避免过分追求形式,拘泥建筑符号,注重有效彰显地域特色。要搜集当地的元素符号,或建筑景观和人文景观,并在地铁建筑设计时进行加工,使这些元素符号有效融入建筑中。例如,盛产竹子的地方,地铁建筑设计合理融入竹;盛产玉的地方,设计时合理融入玉。采用这样的设计方式,本身就是对地铁建筑功能、地域文化的深层次挖掘。另外还要注意的是,不能简单的对当地符合元素进行堆砌,而应该挖掘和提炼,辨别和筛选当地元素符号,结合地铁建筑结构功能提炼和升华,构筑建筑精品,彰显地铁建筑特色。

3.5设计中注重特有材料的恰当选择。为彰显地铁建筑地域特色,考虑建筑材料的地域性也是不容忽视的内容。地铁建筑的用材较多,运输困难,材料费用高。为节约成本,更好开展工程建设,必须就地取材,从附近选取建筑材料,并重视加工设计,尽量发挥材料的力学和美学特征。例如,石头较多的地区,地铁建筑设计采用石质结构;木材较多的地方,设计采用木质结构;盛产楠竹的地方,设计采用楠竹结构。这样既节约成本,还能体现地铁建筑材料的地域特色,增强对旅客的吸引力。

4、结束语

总之,我国地铁在文化建设上存在不足之处,需要摒弃重颜值轻内涵、重功用轻历史、重商用轻人文的现象。地域文化是城市的魂,是人民的根,也是地铁建筑设计的灵感源泉。在地铁建筑设计中融入地域特色,才能凸显中国地铁独一无二的风格,走好我们自己的路。

参考文献

[1]谢晨昱.苏州地铁站空间设计中地域文化体现的思考[J].绿色科技,2018(12):144-146.

[2]熊晨卉,陈建.地铁公共艺术设计的地域文化特色研究——以武汉地铁2号线为例[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8,33(3):71-74.

[3]李逦菁.地铁公共艺术与城市美学建构——以武汉地铁公共艺术设计为例[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7(4):9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