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胰肠吻合术式在胰十二指肠切除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不同胰肠吻合术式在胰十二指肠切除的应用价值

胡本顺

(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江苏无锡214000)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不同胰肠吻合术式在胰十二指肠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7年8月之间收治的90例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临床术式分为端端吻合组(端端胰肠套入式吻合)30例,端侧吻合组(胰管空肠黏膜吻合)30例,降落伞吻合组(胰肠一层连续降落伞吻合)30例。对三组患者胰肠吻合时间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不同术式的应用发现,降落伞吻合组胰肠吻合时间显著比其他两组要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肠一层连续降落伞吻合术式在临床应用中能够显著缩短胰肠吻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胰肠吻合术式;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6-0095-02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临床上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手术类型,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范围,手术过程比较复杂、时间也比较长,手术创伤大、吻合口多,对患者的体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且并发症也比较多[1]。为了对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见,本文选取2012年8月—2017年8月之间收治的90例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3种吻合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7年8月之间收治的90例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41例,年龄在50~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3±3.8)岁,原发病有十二指肠腺癌32例,壶腹周围癌18例,胰头癌15例,胆总管下段癌16例,慢性胰腺炎9例,患者均临床表现为黄疸、腹痛腹胀等,且均经影像学及肿瘤取样病理检验确诊。

1.2方法

1.2.1端端胰肠套入式吻合切断患者胰腺之后在胰管内进行插管,将硅胶管插入主胰管进行固定,胰腺断端游离止血,将胰腺断端与空肠进行缝合[2]。

1.2.2端侧胰管空肠黏膜吻合在进行胰颈离断时将部分胰管保留,对胰断面游离止血,将硅胶管放入胰管之中,远端则放置在术中后期胆肠吻合品的肠腔中,缝合空肠浆肌层与胰腺后缘包膜,空肠黏膜切开尺寸与胰管直径相似,与胰管进行缝合,再进行胰腺断面前缘与空肠浆肌层的缝合,然后缝合包膜[3]。

1.2.3胰肠一层连续降落伞吻合使用电刀对胰颈进行离断,使用0号丝线对胰腺断面出血点进行缝扎止血,远端胰管内插入脑室引流管,外露2厘米左右,缝合固定脑室引流管和周围胰腺组织,将胰腺导管放入肠内。使用电刀纵向切开空肠对系膜缘,使用4-Oprolene线先进针行胰腺断端与空肠切口后,降落伞法一层缝合,从胰腺一侧开始缝合,确保胰肠缝合的准确性,先对后壁进行缝合,然后连续缝合前壁,两缝线汇合之后收紧缝线打结即可完成。

1.3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胰肠吻合时间比较

端端吻合组及端侧吻合组、降落伞吻合组胰肠吻合平均时间分别为(30.5±5.4)分钟、(35.2±5.1)分钟、(10.3±3.5)分钟,降落伞吻合组胰肠吻合平均时间显著短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端端吻合组出现胰漏1例,胆漏1例,消化系出血0例,并发症发生率6.7%,端侧吻合组胰漏1例,胆漏1例,消化系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10%,降落伞吻合组没有出现胰漏、胆漏、消化系出血等并发症。降落伞吻合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主要是用于治疗慢性胰腺炎伴随严重疼痛或其他并发症的情况,而在实施切除手术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胰肠吻合术式,以确保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但是,由于胰腺疾病对于患者的危害较大,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容易对患者的生命体征造成威胁,甚至导致患者出现死亡。当前,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的致死率已经有了很大的降低,但是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还是非常高的,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同样有着严重的威胁,这也成为了临床术式重要的指导因素之一。端端胰肠套入式吻合、端侧胰管空肠黏膜吻合、胰肠一层连续降落伞吻合是常用的3种胰肠吻合方式,均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对于治疗胰十二指肠疾病具有显著作用。而对于这三种治疗方式,哪一种更符合患者的治疗需求,则要根据具体的临床研究来得出结果。

通过本文研究,降落伞吻合组胰肠吻合平均时间显著短于其他两组,降落伞吻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端端吻合组的6.7%及端侧吻合组的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不同胰肠吻合术式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价值不同,胰肠一层连续降落伞吻合术式具有更短的胰肠吻合时间以及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项楠.胰头和壶腹周围肿瘤三维可视化诊治平合构建及临床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

[2]李学春,何文聪,鲁成军,何静波,彭小伟,田育森.胰肠吻合方法改进与应用的临床研究(附38例报告)[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03):293-295.

[3]俞凯华,王上忠,程明.不同胰肠吻合术式对胰腺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术期并发症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6,22(12):36-37.

[4]张文宇.改良胰管空肠端侧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3,19(04):84.

[5]李学春,何文聪,鲁成军,何静波,彭小伟,田育森.胰肠吻合方法改进与应用的临床研究(附38例报告)[J].分子影像学杂志,2014,37(02):94-96.

作者简介:胡本顺(1986.06.28-),男,汉,籍贯江苏连云港,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肝胆胰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