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2

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蔡睿袁碧云简学琴

蔡睿袁碧云简学琴

(重庆川外南方翻译学院管理学院,重庆川外400031)

摘要: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建设飞速发展,市场对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极大地增加了,更多的独立学院开设工程管理专业。本文分析了独立学院自身的条件限制,指出了在培养工程管理人才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5-0000-01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一种新型、特殊的办学模式,如何培养质量高,受市场欢迎的人才,是摆在独立学院面前巨大的挑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城乡建设的飞速发展,市场对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极大地增加了,我国众多高校纷纷设立工程管理专业,独立学院便是这众多开设工程管理专业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为社会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工程管理人才,并使他们毕业后尽快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缩短和用人单位需求的差距,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是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建设的主要任务和目的。

一、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开办工程管理专业近十年,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和矛盾。

1.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定位模糊。

独立学院开设工程管理专业基础差异较大,有的以工科类专业为主,有的以文科类专业为主,有的独立学院根据市场需求,不依托母体学校,根据自身具备的条件,独立申报工程管理专业。很多设有工程管理专业的独立学院并不清楚该专业是应侧重工程技能教育还是工程管理知识教育,在专业定位上较为模糊,培养目标不明确,涉及范围过广,专业定位不明确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本校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难以认清自身专业今后的发展方向,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2.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由于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定位模糊,课程设置类别较多,涉及面宽泛,理沦性较强,实践课程少的问题。这些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及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工程建设行业的用人单位希望毕业生在毕业入职后能尽快胜任工程管理工作,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较大的矛盾,并且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不利于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

3.师资队伍薄弱。

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教师队伍薄弱的原因较多,一方面,独立学院为了增强学校的竞争力,构建自身的专业师资队伍,在招聘教师方面对学历要求较高,但是,工程管理专业高学历人才相对较少,所以,独立学院对工程管理专业高学历教师的需求与高学历人才的缺乏形成了较大的矛盾。另一方面,工程管理专业教师大多数理论水平高,而实践能力不够,社会对工程管理人才需求高,高学历人才在高校之外的单位发展较好,因此符合独立学院任教的人选越发稀少。

4.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手段单一,缺乏实训。

独立学院的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以教师授课为主,教学实践环节少,上课所采用的教学手段较单一,考核方式单一,不能反映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制定培养目标,明确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直接关系到专业的建设。独立学院要立足于社会的需求,根据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需要,结合自身的师资队伍,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办学条件,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既是独立学院提高自身竞争力的生存之道,也是学院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得到综合培养的途径。

2.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决定了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针对现今独立学院课程设置不合理的情况,独立学院应从目前存在的问题着手,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和用人单位的需要,合理优化现有课程结构,重视并加大实践类课程的设置。

3.加强工程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独立学院应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人才聘用体系,引进具有丰富的工程管理工作经验的工程师,采用聘用制或者邀请其来校进行专业讲座,以便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增加青年教师各种培训机会,开展校企合作,充分利用工程企业资源,让青年教师参与企业的各项具体工程管理工作,增强其实践经验,以便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结合。

4.丰富教学手段,增加学生实训机会。

其一,增加案例教学,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案例进行结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二,增加学生学习基地的建设,在工程现场,联系课本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现场讲解。其三,增加软件类实践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多动手。其四,建设自己的专业实验室,提高校内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以及高等学校间竞争的日益激烈,,独立学院必须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特征,确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出更多具有社会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张潞,高等建筑教育,2011。

[2]李善波,姚玉蓉.工程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方向探讨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3]周敏.独立学院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蒋时节,黄志玉,祝亚辉,周俐.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存在的矛盾分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5]郝利花,张静.工程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及课程体系设置,高等教育研究,2010。

[6]汪文雄,杨钢桥.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高教论坛,2006。

作者简介:蔡睿,(1978-)重庆大学建设管理学院博士,川外南方翻译学院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