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股骨骨折术后如何康复训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老年人股骨骨折术后如何康复训练

彭彬

四川友谊医院,610066

一、股骨骨折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股骨骨折多发生在老年群体中,其发病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在老龄化趋势下,其发病率更是明显上升,严重威胁到老年人群的健康。高处坠落与交通事故等均可能会直接或间接的造成股骨骨折。引发股骨颈骨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随着年龄的增长比较容易出现骨质酥松情况,骨强度会逐渐下降,另外,股骨颈上区滋养血管孔密布,都可能会导致股骨颈生物力学结构减弱,促使股骨颈更为脆弱。其二,老年人群的髋周肌群会出现退行性改变,反应也会逐渐迟钝,不能够有效的抵消髋部有害外力,同时髋部受到的外力较大,且局部应力较为复杂,为此,即便是在不大的暴力作用下,包括滑到、跌倒等,均可能会引发骨折。在股骨骨折发生后,患者的下肢将无法活动,且骨折部位会出现明显的肿胀及疼痛,同时有部分患者会出现扭曲或是成角等畸形,或是下肢长度缩短。若患者为开放性伤口,则病情会更为严重,部分患者甚至会直接发生休克。股骨为人体内最大的骨头,在骨折之后若救治不及时,可能会引发大出血或是神经损伤等问题,为此,在骨折发生后需要及时正确固定包扎后做进一步处理。关于股骨骨折的临床表现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常规情况下,有外伤史患者在伤后会伴随剧烈的肢体疼痛,活动受到限制,局部肿胀压痛,患肢有所缩短。其次,在骨折发生后,骨折部位会出现剧烈疼痛与肿胀以及畸形,局部可出现大血肿,经X线检查可观察到骨折部位与类型。最后,在检查中需要关注到股骨粗隆与膝部体征,避免出现漏诊情况,可同时存在其他损伤,包括髋关节脱位与膝关节骨折等。

二、股骨骨折的治疗方法

传统医疗中针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所采用的内固定方法与保守治疗具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且在治疗后比较容易发生并发症,而在长期卧床修养的过程中以容易致使患者的健康状况持续恶化。随着临床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各种髋关节置换术得以出现,极大的提升了股骨颈骨折治疗效果,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可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或是半髋关节置换术。例如,半髋关节治疗方法为,患者体位、麻醉方法、股骨头选择、植入方法等与实验组一致。其差异之处在于,手术过程中,不对髋臼进行打磨等处理,仅仅行髋臼软组织处理,在植入假体之后复位关节,手术过程中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关节腔,逐层关闭,引流与抗感染治疗。全髋关节治疗为,所有患者均给予全麻或是持续硬膜外麻醉,取侧卧位,实施常规后外侧切口,切口阔筋膜张肌,分离臀大肌后切断外旋肌群,显露关节囊后切口并取出股骨头、截骨、切口后测与外侧关节囊,打磨与清理髋臼关节面,置入合适的髋臼杯,安装防后脱位内衬。后实施股骨端扩髓,安装股骨端假体,后实施关节复位与止血,在关节深处置入负压引流管,修补关节囊与外旋肌群,逐层缝合伤口。

三、老年人股骨骨折术后康复锻炼

(一)术后康复锻炼方法

在术后愈合期间,对术后整体情况进行评估,参考评估结果设计护理方案;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维持肌肉活性,将患肢抬高16cm左右,维持外展中立体位;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抗凝药物,避免术后血栓形成;对患者的四肢温度与切口敷料一般情况进行观察,控制切口感染与压疮等情况的发生。巩固阶段中,指导患者尝试进行髋关节功能恢复锻炼,讲解术后髋关节锻炼注意事项及必要性等,促使其能够积极配合锻炼活动;针对空心钉固定术治疗患者,需对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术后三个月内患肢不能够负重或侧卧等,避免股骨头缺血坏死情况的发生,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需增强髋关节屈伸锻炼,避免功能受限。恢复阶段中,强化肢体训练,促使患者逐渐恢复工作能力;结合CT与X片检查结果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将此作为基础调节患者饮食结构及锻炼方案;针对年龄较大患者实施抗骨质疏松治疗

(二)术后康复锻炼的应用价值

老年股骨骨折术后,基于年龄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本身身体素质较差,同时在疾病以及手术操作下进一步增加了对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术后肢体功能恢复较为关键,而康复锻炼的实施,可辅助患者尽快恢复肢体功能。在不同康复阶段后中实施差异化的康复锻炼方式,前期阶段的干预可控制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促使患者肢体活动受限情况得到改善。中期阶段的干预可促使患者实现轻微活动,增强肌力,恢复局部正常供血。后期恢复阶段的康复锻炼则能够促使患者逐步恢复到正常肢体活动状态。

(三)老年患者术后康复锻炼的注意事项

老年人除身体素质较差之外,还可能存在着高血压等基础疾病,且骨质较差,多存在着骨质疏松问题,为此,在实施康复锻炼干预过程中需要对老年患者特殊性的关注。康复锻炼的运动量需要有所控制,以老年患者的可承受程度作为基准,避免过度运动而出现负面作用。

四、老年人股骨骨折术后其他护理内容

外科手术的创伤性较大,患者在术后会承受剧烈的疼痛感,这种疼痛会影响到患者的咳嗽、食欲、睡眠等,为此,在术后给予患者疼痛护理具有其必要性。首先,非药物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用深呼吸,或采用音乐疗法等转移注意力,以减轻疼痛感。同时,年龄较大的患者对于各种病菌的抵抗能力较差,为此术后也面临着较高的感染风险。为此,需要加强病房环境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需要利用适当的消毒液对病房进行全面消毒,且注意维持病房内空气质量,可在病房内防治空气净化设备。为避免外部因素增加感染风险,护理人员需要关注一切医院感染途径,包括病房外细菌是否会进入到病房内、探访人员所带细菌是否会借由空气转移至患者身上等,针对此,应该严格控制探访人员数量以及频率,而护理人员也应该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标准执行各种护理干预措施。另外,健康教育是护理干预过程中的一种方式,经由与患者建立沟通,对进行各项健康指导。

五、结论

发生股骨颈骨折后患者会出现屈髋屈膝畸形、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病症表现。现代临床中诊断股骨颈骨折病症可选择手术治疗、复位内固定、人工假体置换术等多种治疗手段,而其中手术治疗是比较常用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后老年患者需要一个较长的恢复周期,为此,康复锻炼较为关键。结合手术以及患者年龄的特征,建议采用分阶段康复锻炼方式,具体在不同的恢复阶段中选择不同程度的康复锻炼方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持续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