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矿地质重点成矿类型与找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金矿地质重点成矿类型与找矿

李维刚1,2白少辉1,2龚泽强1

李维刚1,2白少辉1,2龚泽强1

1.两当县招金矿业有限公司742400;2.甘肃省地矿局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741020

摘要:甘肃西秦岭地区的地质构成是非常复杂的,也是因为其复杂性,褶皱、断裂的地质形态也是非常多的,这部分区域的岩浆活动也是非常剧烈的,这就给金矿的形成营造非常好的先决条件。在本文中,主要根据甘肃西秦岭的矿体特征、地质特点、成矿类型以及地质特点等等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促进甘肃西秦岭金矿开采的发展。

关键词:金矿地质;成矿类型;找矿方法

前言:西秦岭的地理位置处于扬子和华北的交接地带,岩浆使得地质变质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也就使得甘肃西秦岭地区的金矿是比较丰富的。在这部分区域的碳酸岩以及碎屑岩为主要矿物,在这部分岩系之中,破碎岩和岩浆岩的构造存在比较明显的联系,黑色岩系是甘肃西秦岭的主体构造,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金三角地区。

1甘肃西秦岭矿区的地质背景

在甘肃西秦岭地区,是南北交汇和重点梯级分布都比较名爱心啊的地带,并且这部分在历史上进行演化和发展的过程也是非常复杂的,在漏出地表的部分常常呈现的是带状形态。由于甘肃西秦岭地区的岩浆性质,教场坝、柏家庄、碌坝等等花岗岩提示比较出名的岩体群,这部分岩体在金矿的形成过程总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甘肃西秦岭地区金矿成矿的特点

类型复杂。甘肃西秦岭地区金矿有中低温热液矿床的主要特点。此地区矿床的成因类型主要有混合热液型、岩浆热液型、变质热液型,其中自然类型有蚀变岩型、破碎蚀变岩型、石英脉型。并且金矿岩性分类有石英岩型、斑点状细碎屑岩型、火山岩型、斑岩型等等。通常情况下金矿形成均需要受到断裂构造控制,也可能受酸性侵入岩浆岩和特定地层岩型控制,由此可见其甘肃西秦岭地区金矿控矿条件的复杂。并且此地区的金矿矿床规模大小不一,但是以小型金矿矿床为主。金矿矿石质量为中等水平,埋藏较浅,比较容易开采。部分金矿矿床砷含量比较高。一般情况下甘肃西秦岭出露的中元古界、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等均有金矿床的产出。

3找矿方法

3.1在金矿区外围就矿找矿

已知金矿区的研究较为详细科学,有着丰富的地质资料,对金矿产出特点、富集规律以及找矿的标志均有着科学理性的认识。因此能够采用类比法在矿山区找矿。例如河南小秦岭金矿区,含金石英脉有着较为广泛的分布,后期通过对金矿区的查脉,金矿床逐渐的被发现。但是在金矿床的评价期间,因为地质条件限制,不可能对全部含金矿脉带做出详细科学的评价。因此,对于矿化连续性不好的矿脉,地表探槽很难做到准确的圈定矿体,致使出现漏矿的问题。对于规模不大的含金脉带,某些通常其含金较富,较为适合小金矿的开采,应当引起找矿的一定重视。在已知金矿区找矿,应当注意扩大视野,以期找出其他类型的金矿,如果发现金矿化显示的地段,应当开展地表揭露工作,从而科学系统的分析,研究金矿化变化特点,最后达到发现新金矿的目的。

3.2露头标志需找金矿

露头标志找矿法是通过找寻、研究工作区域相关的找矿标志来实现需找金矿的目的,常适用于基岩出露较好的找矿远景区。其方法和要求有如下:收集整理工作区域的地形图,在找矿的实际工作中应用的是路线穿越法,观察的大致路线应垂直区域构造线的方向,而且路线应当沿着基岩出露较好的沟谷或者山脊,在路线穿越中遇到矿石或岩石应该使用地质锤敲打,认真的观察,关注特殊的地貌、地形找矿时出现的含矿转石,在找矿过程中应当尽可能的发动所在地的群众共同找矿。

使用“碗金法”测量露头标志的含金量,此方法是我国古代人民发明的定量试金的方法,较为简单。使用的工作主要是锤子和粗瓷碗,而且在使用前尽可能磨去碗上的釉。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采取露头上有可能含金的岩石,并将其砸碎研磨至粉末状,放置碗中,反复淘洗直到碗中剩下暗灰色重砂,如果含金量较高,可以在其上方尖端观察到,也可以利用放大镜观察。而后将露头样品送至分析研究室作光谱分析或者化学分析,因为含金量较低的地质体,使用“碗金法”很难检测出,所以要采取一定的样品,进行光谱分析或者化学分析定量分析法,在采样前应当对露头地质体的走向有着详细的观察,对其出露规模以及产状有着了解。因为金矿化有着非均匀性,为了得到较为科学的金矿化信息,采样需沿着含矿带厚度走向,依据上、中、下各个部位分别采样。对于氧化的露头,例如铁帽,初一按照上述的要求进行采样外,还应当借助浅井工程揭穿氧化带,采集氧化带上各个深度的样品,并送至实验室分析,得出其含金性以及富集规律。把露头标志以及其范围,依据地物和地形,在地形图上进行标注,并作出文字的说明,记录其产状等等要素,采集的样品应当统一的编号,注明位置、编号。

3.3寻找砂金矿的经验

开采矿金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民间关于寻找金矿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依据地貌以及矿金富集的规律确定区段,金矿河谷上游多有以山高、石英脉和切割陡等特征的山,其河谷多为钳形,河谷转弯处的河流是迎面山地貌,这表明河谷正处于堆积期间,为矿金富集地段。小沟谷找矿,应当注意在小沟谷的出口寻找金矿,在大河谷中发现砂金矿的情况,其上游的支谷极有可能找到砂金矿。

河流重砂取样法找金,这是民间较为常用的方法,在取点过程中要随机合理,并应当具有代表性,取样的位置尽量选择河流转弯内侧部位或者河流流速明显降低的地段。取样过程应注意取样的层位,当砾石、砂和泥均存在的情况下才可以取样,这样的取样得出的效果具有权威性。在旧采尾砂堆或者老探坑取样时,应当剥去其表土的部分,不能过大的挖探,最好在基石砂砾上开展取样工作,而且注意不能水中捞取样品。

4找矿前景及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当前找矿行业专业的人对矿理解程度的不断提升,金矿的重要性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都有了非常深刻的认知。此外,我国对金矿资源的需求量也在逐年上升之中,也就促进为了在未来的发展中,找矿行业一定会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除了金矿之外,钨矿、钼矿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在现阶段的发展趋势上来看,找矿呈现北西走向,这与我国矿物的分布是有很大联系的。

结束语

国家经济的发展,使得各种矿物的需求量都大大的提高,这就需要对传统的找矿知识进行更新,这样才能够使得找矿工作进行的更加准确,在这个过程中,就要充分掌握矿产的特点,才能够使得找矿工作更加完善的进行。

参考文献:

[1]陈衍景.造山型矿床、成矿模式及找矿潜力[J].中国地质,2006

[2]李琳.多源数据融合在金矿成矿预测中的应用——以福建省紫金山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2009

[3]王华锋.福建尤溪肖坂金矿矿床地球化学及找矿前景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