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7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 1

1147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李庆芳包应贵

1147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李庆芳包应贵(云南省保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保山678000)

【中图分类号】R51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9)04-0025-02

【摘要】本文报道2007年到我中心就诊的乙型肝炎患者和疑似患者1147例,其血清标志物组合模式分为11种,将其整理报道,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患者和疑似患者对自己手中的报告单有所了解,掌握自己的病情变化及所处阶段,不至于惊慌失措,解除心理负担,乐观向上,积极应对,从而有效地预防、治疗和控制病情进展,使之向好的方面转化。

【关键词】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种器官损害的传染性疾病[2]。其传染性强,可罹及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人群。患病后部分病人易转为慢性肝炎、肝硬化或肝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检测是诊断、治疗和预后的重要依据,分析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组合类型,对其传染性及其卫生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现对2007年到我中心就诊的1147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作如下分析: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标本来源于2007年到我中心门诊就诊的乙型肝炎患者和疑似患者,每人抽静脉血2ml分离血清后检测。

1.2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操作和判断按试剂盒中说明书进行操作和结果判读。

检测试剂由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2检测项目及结果

2.1检测项目

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

2.2检测结果

1147例乙型肝炎就诊人员检测结果

标志物

组合模式病例数构成比(%)

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

1+-+-+15713.69

2+--++19016.56

3+---+877.58

4-+--+1008.72

5-+---21618.83

6----+27023.54

7--++-534.62

8-+-++373.23

9+----191.66

10+--+-121.05

11+-+--60.52

3讨论与分析

本年度门诊就诊的1147例乙型肝炎患者和疑似患者检测结果统计,共检出11种组合模式。从上表可以看出1147例就诊者中按内部构成前6位依次为:1.单项(抗-HBc)阳性270例,占23.

54%,属急性HBV感染窗口期,也可能是既往感染HBV非典型恢复期,无传染性,数月后复查即可证实。2.单项(抗-HBs)阳性216例,占18.83%,说明注射乙肝疫苗后产生保护性抗体,是考核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指标。若未接种过乙肝疫苗则标志着感染恢复,病毒清除,传染性消失和免疫力产生。3.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190例,占16.56%,属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传染性弱。4.大三阳(HBsAg,HBeAg,抗-HBc)157例,占13.69%,属急、慢性HBV感染,提示HBV在体内复制,病情处于活动期,传染性强。HBeAg持续阳性则提示疾病预后不良,易发展成慢性[2]。5.两项(抗-HBs,抗-HBc)阳性100例,占8.72%,属于感染HBV后恢复,有免疫力。6.两项(HBsAg,抗-HBc)阳性87例,占7.58%,急性HBV感染,传染性弱,也可能是HBsAg携带者或者是慢性迁延性肝炎。

乙型肝炎五种标志物中以抗-HBc检出率最高,抗-HBc是乙型肝炎感染后最早出现的标志抗体,效价高、持续时间长、甚至可终身不消失。低滴度抗-HBc是过去感染的标志,高滴度时提

示HBV有活动性复制[1]。抗-HBc的检测有助于确定急、慢性肝炎和以往暴露于乙型肝炎的健康者,尤其是HBsAg阳性者。抗-HBc检测提高了乙型肝炎感染的检出率。HBeAg的出现在HBsAg出现之后、转氨酶升高之前检出。HBeAg的滴度高低与HBV复制成正比,也和肝脏损伤成正比,HBeAg阳性为传染性的可靠指标。HBsAg携带者伴HBeAg阳性提示传染性强,转阴几率低。HBeAg的出现表示体内HBV复制活跃和传染性强,值得重视。因此,血清五种标志物的检测是发现乙型肝炎感染、观察病毒复制、传染性强弱、治疗效果及预后的主要手段,并提示今后加强对乙型肝炎防治,特别是加强对乙型肝炎疫苗的使用是病毒性肝炎预防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彭文伟.传染病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16.

[2]李立明.流行病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7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