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基于市县一体化的全面预算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14
/ 2

电力企业基于市县一体化的全面预算管理

张晋娜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运城供电公司山西运城044000

摘要: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全面性的控制机制,对帮助企业实现经营管理目标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企业也加入了市场竞争,不断向市场化经营发展。传统的管理方式受经济体制所限,已不适用于当下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本文将对全面预算管理进行简单介绍,分析电力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研究电力企业基于市县一体化的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电力企业;市县一体化;全面预算;管理

1全面预算管理的定义及意义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经营目标的过程。实行预算管理是全面提升企业经营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企业落实资产经营责任、加强重大事项管控的有效手段。预算执行与考核的过程,就是目标分析与落实的过程。

2电力企业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2.1有助于提升电力企业的经营业绩

对于任何企业而言,有效控制成本是提高企业利润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我国电力企业中,售电量是电力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当电力企业销售电量确定时,对其成本进行控制,就成为提高电力企业经营效益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我国电力企业的成本体现在不同的环节中,如生产环节、设计环节、经营管理环节。因此,加强成本管理并不是简单的财务预算管理,而是必须在电力企业中形成一套有效的、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为实现电力企业资源的优化和科学合理的配置奠定基础。同时,全面预算管理又与企业的奖惩制度,绩效考核产生协同作用,能够对电力企业的员工产生激励和约束作用,使其充分发挥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效果。

2.2有助于电力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

每个企业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阶段,都有相应的战略发展目标和规划,电力企业也不例外。但是,电力企业的发展战略,离不开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支撑,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电力企业预算管理中逐渐暴露出一些潜藏的问题,如预算编制不全面、预算执行过程缺乏力度、预算绩效考核缺乏有效标准、预算反馈不全面。因此,在电力企业中必须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并将电力企业的战略规划和长期经营计划分解到各职能部门中,明确经营目标和活动范围,使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形成环环相扣、相互协调的关系,为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保驾护航。

3电力企业基于市县一体化的全面预算管理措施

3.1基本原则

(1)保持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

电力公司应当密切关注行业的发展动态,不断地进行预算方法的改进和优化,确保预算模式能够满足商品经济发展的诉求。此外,应当增大电力公司员工的思想教育力度,让其逐渐形成科学、正确的全面预算管理理念。

(2)保持长期发展的基本原则

电力公司进行基于市县一体化的全方位预算管理时应当将公司的总体策略目标当作基础与根据,经过对公司所享有的资源加以科学配置让公司收益大幅提升。应当对公司相关内容(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情况、业务情况、资金情况以及信息情况等)进行整体统筹,确保公司达成整体的发展目标。

(3)保持全面性的基本原则

全面预算管理具有显著的动态性,为此要保证其可以顺利实行就应从预算编制、剖析、实施等方面全面地加以科学部署,构成健全的预算管控机制。在预算编制方面,一方面要达成财会预算和资本性收入与支出的预算以外,还应当进行其他方面的预算,比如现金流预算、融资预算、投入成本预算等,从而实现全面的预算管理。

(4)保持科学性的基本原则

电力企业需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要确保各个方面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包括:管理方法、管理内容、管理流程、管理目标等。

3.2主要措施

(1)落实市县一体化统筹发展理念,实现预算“四同”管理

本着“同规范,同推进,同考评,同提升”的“四同”原则,推行市县一体化统筹发展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和组织架构,优化业务流程和管理层级,以“市+县”为预算管理的管控主体,以“工作部署不走样,工作标准不降低,工作要求不放松,工作执行不落后”为目标,在全省范围内搭建组织架构扁平化、业务流程标准化、控制手段信息化、监督评价常态化的预算管控体系。

(2)构建立体集约预算编制体系,突破市县公司业务障碍

公司细化和优化管理层级界面,构建“四级、一体”(决策机构、综合协调机构、专业审查机构、责任部门+市县一体)立体集约的预算组织机构体系。优化再造预算业务流程,确保管理渠道顺畅。公司全面梳理预算业务的标准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融合综合计划、项目储备、业务预算、财务预算、指标考核等业务流程,整合再造形成全新的预算业务流程。改变原有的项目储备、综合计划、财务预算等流程相互割裂的局面。再造后的业务流程明确了关键节点,实现了市县公司信息畅通,杜绝了“流程梗阻”,预算工作由条块化管理转变为全链条管控。

(3)搭建全链条预算管控平台,集成预算全业务链

深度调研,探索规律,研究开发全链条预算管控工具,该平台全景展示了项目当前的实施状态,实现了对支出项目多维度、大纵深的跟踪监控,解决了全面预算管理中业务与预算融合难、动态分析与实时控制不匹配等问题,是提升企业综合效益、加快健康有序发展的有效管理工具。聚焦问题,精准管控,提高一体化管理效率和质量,全链条预算管控工具的开发应用,为融合生产、基建标准成本体系,引领省、市、县公司三级预算编制,督导业务预算执行开创了新的管理途径,为财务人员开展市县公司预算管理、进行数据分析与控制提供了快捷高效的实用化工具。

(4)创新项目储备一体化机制,实现业财高度融合

贯彻国家电网公司“深化项目、资金一体化管控”政策,从市县公司成本项目管理入手,创新管理手段,深入研究加强项目储备管理的有效途径,制定储备项目经济性、合规性评价标准,积极构建市县一体项目储备管理机制。做到“责任要求说在前,统筹协调做在前,流程设计走在前,沟通交流抢在前”,横向实现未通过市县公司财务部门审查不得进入储备,未储备不得纳入预算,无预算不得支付资金;纵向实现县公司项目未通过财务部门审查不得上报市公司,市公司项目未通过财务部门审查不得上报省公司,建立科学高效、规范有序的项目预算管理体系。

(5)以资金统筹运作为抓手,强化预算执行全过程管控

业务参与,统一管控,以资金需求为基础提高预算准确度。月度现金预算是财务集约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加强资金集中管理,建立全面集中、统一管控的“资金池”,最大限度发挥资金规模效益和协同效益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合理控制,严格考评,降低月度现金预算执行偏差率,督促各单位加强现金流量预算管控,以考核促提高,实现市、县公司预算管理质量的整体进步。

参考闻文献:

[1]刘君陶.电力企业工程项目全面预算管理[J].财会学习,2017(19):74.

[2]张艳.电力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现状及改进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8):137.

[3]谢晋璋.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需求[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7(09):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