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僵菌对褐飞虱若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1

白僵菌对褐飞虱若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陈青山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农业技术推广站天津市300480

摘要:通过不同浓度下的白僵菌生物制剂对褐飞虱3龄若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找出褐飞虱3龄若虫死亡几率值与不同浓度白僵菌液的线性关系,以及3龄若虫校正死亡率和接种时间的线性关系,分别求出剂量效应LC50和时间效应LT50。对白僵菌的防治效果有一个准确认识。

1.背景与目的

褐飞虱属于同翅目,飞虱科,别名:褐稻虱,是稻飞虱的一种,为单食性害虫,只能在水稻和普通野生稻上取食和繁殖后代。褐飞虱随季风具有远距离迁飞习的习性,属典型的r对策昆虫,对外界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一旦达到适宜的环境极容易爆发性成灾,具毁灭性,每年中国因褐飞虱危害而造成的稻谷损失达到5-7亿吨,是我国和许多亚洲国家当前水稻上的首要害虫。目前防治褐飞虱主要依靠化学防治,化学防治容易使作物产生要害,危害周围环境以及人身健康,同时也容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降低防治效果。

生物防治具有对环境污染较低,不使作物产生药害进而危害人畜安全等化学防治达不到的优势,其中白僵菌是研究较深入的一种。白僵菌属子囊菌类虫生真菌,主要种类包括球孢白僵菌和布氏白僵菌等,分布范围很广,对众多虫害均具有良好的效果。由于白僵菌致病力较强,目前已在大面积防治上应用成功,并且它们交易工业化生产,贮藏性能较好,对环境安全,被认为最有希望称为生物防治材料之一。

2.实验材料与方法:

2.1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汕优63,盆中播种20~30d后移栽于水泥池或水稻缸中,生长至圆秆或孕穗初期,供测定和饲养褐飞虱用。

供试虫源:褐飞虱第一代采自田间,温室条件下在盆栽水稻罩笼内饲养至2~3代,采集褐飞虱3龄若虫作为室内毒力测定虫源。

供试菌剂:白僵菌生物制剂BbPlusTM,由澳大利亚BeckerUnderwoodPty.Limited(ABN25107914563)提供。菌粉含孢量:2×1010孢子/g。该产品对紫外线敏感,为达最佳试验效果,最好在晚上或傍晚使用。

2.2方法:

材料准备:连根拔出孕穗初期的稻株,洗净,剪成约15cm长的带根稻茎,自然晾干。稻茎基部用浸湿的棉花保湿,将稻株放入容积约为550cm2的空矿泉水瓶内,保证裹住湿棉花的稻根刚好塞住瓶口,随后瓶口向下放在盛水的托盘上,为试虫提供环境以及食物来源。

浓度配制:用电子天平称取500g白僵菌粉剂,常温下溶于蒸馏水中,并加入TritonX-100溶液,在显微镜下用血球计数板测定并配置成浓度为2×108孢子/ml的白僵菌液,系列稀释成(2×107,2×106,2×105,2×104)孢子/ml不同浓度,分别取10ml备用。

菌液滴定:将褐飞虱放入培养皿,麻醉后用移液枪按每头试虫约0.5ul的剂量将孢子液接种到虫体上。随后放入有稻株的矿泉水瓶内,用纱布罩住瓶口。每株稻茎上接入50头健壮的3龄褐飞虱若虫,每个浓度为一个处理,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另用无菌水替换菌液作空白对照。

观察培养:室温下,待若虫和稻茎表面晾干后,置于(26±1)℃,(75±5)%RH和光周期16h:8h(光照:黑暗)的智能人工气候箱中饲养。每日镜检记录死亡率,连续观察10天。用相同的方法做一遍重复试验。

3.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3.1数据处理:观察两次实验中每天的死虫数,根据3个重复得出平均值,算出校正死亡率,以及每天的累积死亡率。

接种不同浓度菌液的校正死亡率(实验一)接种天数

由上述图表可知:随着接种天数的推移,褐飞虱对白僵菌液的反应越敏感(LD50与LD90的值显著减小),接种天数与致死剂量呈正相关效应。

3.2.2褐飞虱若虫对不同浓度白僵菌液的时间效应:

随着接种浓度的加深,白僵菌对褐飞虱达到相应致死剂量的天数越短(LT50与LT90的值显著减小),接种浓度与达到相应致死剂量的天数呈正相关效应。

4.结论:

通过不同浓度以及不同时间白僵菌对褐飞虱的致死量线性比较,发现在白僵菌液浓度为2×105(个/ml)到2×107(个/ml)之间,且接种天数在6到10天时防治效果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防治效果较为稳定,随着天数的增加以及菌液浓度的增加对褐飞虱反应越灵敏。因此:白僵菌对于水稻褐飞虱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使用剂量在2.96×104(个/mol)到1.22×106(个/mol)之间时,褐飞虱种群致死率达到50%,使用剂量在3.13×107(个/mol)到1.82×106(个/mol)之间时,褐飞虱种群致死率达到90%。施用药剂后4到9天褐飞虱种群致死率达到50%,9到15天后褐飞虱种群致死率达到90%。

参考文献:

[1]褐飞虱室内活性测定法的优化与应用倪珏萍文章编号:1002—5480(2007)08—36—0

[2]低浓度噻嗪酮与黄绿绿僵茵对褐飞虱协同作用的生物测定耿博闻,,张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