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衰竭30例临床治疗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3

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衰竭30例临床治疗分析

王海波

哈尔滨二四二医院东轻分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0

【摘要】目的:通过对30例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统计患者的衰竭原因及具体的治疗效果,总结出更完善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诊治的该类疾病患者30例进行临床研究,统计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具体表现,根据不同的病症进行针对性治疗,最后分析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观察和分析,多数患者伴有多种不良症状,需要综合治疗,30例患者中有22例康复。结论:腹部手术后会发生胃肠功能衰竭的现象,虽然目前的治疗有效率偏高,但是仍然会有个别患者因此失去生命,加强对该类疾病的重视,提高治疗效率仍然是我们需要努力的。

【关键词】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衰竭;手术并发症

Gastrointestinalfailureafterabdominalsurgeryin30cases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clinicaltreatmentof30patientswithgastrointestinalfailureafterabdomensurgery,toanalyzethecauseoffailureandtheeffectofthetreatment,summarizeamoreperfecttreatment.Methods:FromJan.2011toDec.2015,30patientswiththiskindofdiseasewereselectedforclinicalresearch.Thepatients'gastrointestinaldysfunctionwasanalyzedandtreatedaccordingtodifferentsymptoms.Finally,thetherapeuticeffectwasanalyzed.Results:Throughclinicalobservationandanalysisofpatients,mostpatientswithmultipleadversesymptoms,theneedforcomprehensivetreatment,30patients,22casesofrehabilitation.Conclusion:Gastrointestinalfailurecanoccurafterabdominaloperation.Althoughthecurrenttreatmentiseffective,therearestillsomepatientswholosetheirlives.Tostrengthentheattentionofthesediseasesandimprovethetreatmentefficiencyisstillsomethingweneedtoworkhard.

Keywords:abdominalsurgery;gastrointestinalfailure;surgicalcomplications

【中图分类号】R6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8-018-02

肠胃功能衰竭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巨大的影响,不能正常的消化吸收食物的营养会导致身体的持续虚弱,只能依靠营养液等维持。同时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将会带来更多的病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胃肠功能衰竭同时出现于腹部手术后,手术后的患者身体一般比较虚弱,一旦出现胃肠功能衰竭更是增大了手术后的危险系数。下文介绍了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衰竭的主要表现以及具体治疗过程,并完整的介绍了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胃肠功能衰竭是指胃肠实质和功能的损害,导致消化、吸收营养和黏膜屏障功能障碍或丧失。胃肠功能衰竭早期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腹泻、肠鸣音减弱、不耐受食物5天以上。随着病情发展出现应激性溃疡出血、急性胆囊炎及肠道以外其他组织感染等。腹部手术后一旦发生胃肠功能衰竭,往往预示着病情危重,预后较差,需要立即制定规范。合理的治疗计划,采取一切可能手段进行紧急救治,才有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为此,现结合临床工作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衰竭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经治的1285例腹部手术患者中30例术后发生胃肠功能衰竭,占2.3%。30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58至83岁,中位年龄71岁,10例术前有腹痛、腹胀、腹泻等胃肠功能障碍的表现。30例患者中胃癌患者较多,有18例,采用胃癌根治Roux-Y吻合术治疗,其中全胃切除11例,另外还有直肠癌、胰腺癌等疾病的患者,直肠癌的患者采取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进行治疗,胰腺癌的患者采取胰头癌切除、空肠与胰体胆管胃吻合术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疾病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1.2方法

根据危重疾病肠功能衰竭的国际通用标准诊断胃肠功能衰竭,即:(1)吸收不良;(2)蠕动异常;(3)细菌移位;(4)免疫功能障碍;(5)胃肠道出血。27例患者均行消化道造影(30%泛影葡胺稀释液口服)、腹部彩超检查、腹部CT检查。

1.3统计学分析

我们采用标准的统计学处理方式对本次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将每项结果的数据标记出来,给读者更直观的感受,更容易总结临床研究的结果,同时也更方便结果的对比。

2、结果

27例均符合胃肠功能衰竭诊断标准,患者术前均有消瘦、恶病质、长期消化不良、厌食、体质虚弱;于术后5~15天出现腹胀,15例为轻度腹胀,15例腹胀明显;22例有腹部压痛和肠鸣音减弱。18例患者术后5天胃肠减压的胃液引流量在600mL每天以上,17例术后有间断发热,21例术后反复出现呕血、黑便,13例术后出现恶心、呕吐、右上腹痛等胆囊炎症状,8例合并有腹腔感染或吻合口瘘。19例患者合并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30g/L),21例患者的血红蛋白<100g/L。30例患者行腹部CT、腹部彩超和消化道造影检查,均示肠管扩张,可见多个液平,肠蠕动减弱;造影剂在肠腔内通过缓慢,24h后观察肠腔内仍有存留。23例患者腹部彩超检查示肠壁水肿增厚,肠腔内有大量滞留液。5例行消化道造影可见造影剂自吻合口流出肠腔外。22例均经对症治疗治愈,包括禁饮食、胃肠减压、营养支持治疗、补充白蛋白及血浆、消除胃肠黏膜水肿,应用抗生素、胃肠黏膜保护药及特殊营养药物和生长因子,保护肠黏膜屏障,重建肠道的连续性,调整内稳态、稳定循环与供氧,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保持呼吸循环稳定和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应用促进胃肠动力恢复的药物,如多潘立酮、西沙必利、红霉素等。胃管内注入多潘立酮10mg,3次每天。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本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术后20天至3个月,平均35天;22例经治疗2个月内胃肠功能恢复;8例经综合治疗病情无好转,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3.讨论

3.1术后胃肠功能衰竭的病因及诊断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前有糖尿病、消瘦、恶病质、长期消化不良、厌食、胃肠功能减弱的患者术后易发生胃肠功能衰竭、胃肠功能衰竭表现为胃肠消化吸收功能障碍、胃肠运动功能异常、细菌移位感染和免疫功能异常及胃肠道溃疡出血等、胃肠功能衰竭的原因大多由于肠道梗阻、运动功能障碍、手术、肠道自身病变或严重的创伤、休克、应激等多种因素,其特征是机体无法获取维持生命的蛋白质、能量、液体、电解质和微量矿物质失衡;同时当胃肠黏膜受损时,可表现为黏膜糜烂、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血管受腐蚀破裂、出血、胃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丧失,肠道内细菌及毒素移位进入血循环,引起全身内毒素血症和菌血症,出现肠道外的严重感染。尽早确诊术后胃肠功能衰竭有重要意义。口服或经胃管注入30%泛影葡胺造影及腹部CT检查可动态观察胃肠蠕动及排泄情况,有助于诊断。胃肠功能衰竭患者临床表现为腹部手术后出现以下症状和体征。腹泻、消瘦、吸收营养不良,主要是因胃肠黏膜结构改变、胃内酶活力减弱、肠系膜内血管的血流减少、肠蠕动减弱等;胃肠蠕动异常,出现腹胀、腹痛,主要是因吸收不良、肠液分泌减少、神经传导和调节肽的改变、肠系膜血流减少、肠道菌群失调以及应用了某些抑制肠蠕动的药物等;细菌移位和免疫功能障碍时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烧,提示感染存在。这主要是由于肠道细菌过度繁殖导致菌群失调,损害了胃肠道的屏障功能,引起细菌移位、微生物及其产生的毒素越过上皮屏障进入肠系膜淋巴结、门静脉循环和全身血液循环引起内毒素或脓毒血症;胃肠道出血,表现为呕血、便血或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主要是由于胃肠道黏膜缺血、缺氧致胃肠道萎缩、变薄,黏膜屏障破坏,消化液腐蚀肠壁血管,导致出血。

3.2鉴别诊断

术后腹痛、腹胀是胃肠功能衰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但必须与其他非机械性原因引起的术后的腹胀相鉴别、后者主要包括术后麻痹性肠梗阻和术后炎性肠梗阻。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衰竭的治疗:首先要保证患者有充足的血容量,以减少肠黏膜缺血、缺氧、同时给予低流量吸氧,补足身体需要的各种营养液,注意监测中心静脉压,做到量入为出、及时纠正水电解紊乱及酸碱失衡、禁食患者应给予胃肠黏膜保护药和抗酸药,以促进胃肠蠕动恢复,少用抑制肠蠕动药物,以免胃肠功能障碍;可适当应用新霉素、庆大霉素、甲硝唑等肠道窄谱抗生素,预防肠道感染,避免肠道细菌过度生长。若患者条件允许,还可用硫酸镁或乳果糖口服导泻或等渗盐水灌肠的方法来清洗肠道;术后早期首先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在给予充足的脂肪乳、糖、氨基酸、各种微量元素及液体的情况下,还可加用一些特殊营养物质,如精氨酸、谷氨酰胺、膳食纤维等,一旦确定胃肠功能恢复即给予肠内营养;应用外源性生长因子进行营养康复治疗,如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也可同时加用肠道特殊营养素,如谷氨酰胺、短链脂肪酸或膳食中的可溶性纤维等,诱导肠黏膜的增生、代偿作用,以改善肠蠕动和吸收功能,最终减少或停止肠外营养;中医中药治疗,鼻饲大黄配合针灸治疗能明显加快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腹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强心理治疗,胃肠功能衰竭患者因长时间的治疗易有焦虑、抑郁,医务人员应积极、耐心地进行思想沟通,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综上所述,胃肠功能衰竭死亡率高,治疗困难,花费高昂。每位接诊医师必须重视胃肠功能衰竭的预防,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在明确诊断胃肠功能衰竭的情况下,应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措施,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王训松.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衰竭27例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15,06:771-773.

[2]智屹惠,王坤根,江荣林,王灵聪,黄立权.理气活血法治疗胃肠功能衰竭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06:1414-1416.

[3]刘晓兰.大黄对危重病患者胃肠功能衰竭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防治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4,06:17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