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混合雾化治疗小儿喘憋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8-18
/ 2

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混合雾化治疗小儿喘憋的临床研究

王茂平

王茂平(都江堰市人民医院儿科四川都江堰611830)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喘憋的病因、发病机制;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混用雾化治疗小儿喘憋。方法回顾分析135例小儿喘憋的治疗资料。结果第一观察组咳嗽及喘憋症状缓慢缓解,全身体征恢复,较多患儿病情有所加重;第二观察组咳嗽及喘憋症状缓解比较快,体征改善较明显,仅有少数患儿病情有所加重;第三观察组咳嗽及喘憋缓解明显,症状及体征很快改善,病程较短,治愈率高,基本没有病情加重者。结论及时准确诊断,综合运用各种治疗方法对治疗川崎病是行之有效的,并且很少出现并发症。

【关键词】小儿喘憋布地奈德沙丁胺醇混用雾化临床研究

小儿喘憋是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多数是1-6月的婴儿,以发作性喘憋和喘鸣音为特点的病例占肺炎病例的50%以上。病儿有咳嗽、鼻扇、呼吸急促等,发作性喘憋加重时可有明显烦躁不安、心率及呼吸更为加速,面色苍白(少数面红),口唇及指趾发绀,三凹征明显。肺部叩诊呈过清音,听诊有哮鸣音。多数尚有中小水泡音,发作性喘憋极重时可有呼吸道梗阻,听不到呼吸音和喘鸣音。喘憋多数在24h或48h内缓解。现针对2011年4月至2011年10月我院135例临床表现为喘憋的小儿治疗进行系统回顾及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本组135例,男75例,女60例,年龄为2月~30月,平均16月。其中35例病情较轻的单独使用沙丁胺醇溶液配合输液治疗为第一观察组,40例病情较重的单独使用布地奈德雾化配合输液治疗为第二观察组,60例病情较重,咳嗽及喘憋症状及肺部体征均明显的使用布地奈德溶液和沙丁胺醇混用雾化及配合其他综合治疗为第三观察组。其中第一观察组咳嗽及喘憋症状及肺部体征缓慢缓解及恢复,有较多病例病情出现加重;第二观察组咳嗽及喘憋症状及肺部体征能较快缓解及恢复,仅有少数病例病情缓解不明显;第三观察组咳嗽及喘憋症状及肺部体征出现迅速缓解及明显恢复,病程较短,几乎没有病情反复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家长非常满意。

2结果

第一观察组咳嗽及喘憋症状及肺部体征缓慢缓解及恢复,有较多病例病情出现加重;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后病情好转,病程大约半月左右;第二观察组咳嗽及喘憋症状及肺部体征能较快缓解及恢复,仅有少数病例病情缓解不明显者经加用沙丁胺醇雾化后病情好转,病程大约10天左右;第三观察组咳嗽及喘憋症状及肺部体征出现迅速缓解及明显恢复,病程1周左右。

3讨论

3.1发病机制及分型小儿喘憋1是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发病与该年龄支气管的解剖学特点有关。因微小的管腔易由粘性分泌物、水肿及肌收缩而发生梗阻,并可引致肺气肿或肺不张。临床发现主要累及肺泡及肺泡间壁。咳嗽和喘憋同时发生为其主要特点。包括有喘息性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腺病毒肺炎、婴幼儿哮喘病等。临床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3型(1)普通型:精神较好,呼吸急促,轻度鼻扇,无发绀,喘憋症状较轻且持续时间短。一般病程较短,预后良好。(2)重型:多有烦躁不安及嗜睡,呼吸急促,婴儿呼吸60次/min以上,心率160次/min以上,常伴有阵发性喘憋加重,出现鼻扇、三凹征及发绀,有的病儿可发现疑似心力衰竭。听诊有喘鸣音及较细密的中小水泡音,肝脏下界进行性下降。(3)极重型:小婴儿较多见,患儿阵发性喘憋不易缓解,呼吸非常急促,婴儿达70次/min以上,鼻扇、三凹征、发绀极其显著。在严重下呼吸道梗阻时,听不到呼吸音及水泡音,心音低钝,心率可达200次/min,肝脏急速增大。往往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还有代谢性酸中毒,出现腹胀和胃肠道出血。

3.2药理作用布地奈德溶液2是一具有高效局部抗炎作用的糖皮质激素。它能增强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溶酶体膜的稳定性,抑制免疫反应和降低抗体合成,从而使组胺等过敏活性介质的释放减少和活性降低,并能减轻抗原抗体结合时激发的酶促过程,抑制支气管收缩物质的合成和释放而减轻平滑肌的收缩反应。急性、亚急性和长期毒性研究发现,本品的全身作用,如体重下降、淋巴组织及肾上腺皮质萎缩,比其他糖皮质激素弱或相当。布地奈德是具有抗炎作用的皮质激素,它的糖皮质激素作用较强、盐皮质激素作用较弱。体外实验表明,其对糖皮质激素受体的亲和力比可的松高200倍,抗炎作用高1000倍。在大鼠胸腺萎缩实验中,皮下给药时该药的全身作用是可的松的40倍,而口服给药则为可的松的25倍。皮质激素在治疗哮喘中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它是一种非特异抗炎剂,皮质激素对多种细胞(如乳突细胞、嗜酸性细胞、嗜中性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和介质(如组胺、廿烷类、白三烯、细胞因子)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包括对过敏与非过敏引起炎症的抑制。

沙丁胺醇溶液3是一选择性的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在治疗剂量下,治疗可逆性气道阻塞疾病,5分钟内快速起效,药效持续4至6小时,其主要作用于位于支气管平滑肌上的β2-肾上腺素能受体。

3.3适应症布地奈德可用于治疗喘憋等症状及用于糖皮质激素依赖性或非依赖性的支气管哮喘和哮喘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沙丁胺醇主要用于缓解哮喘或慢性组塞性肺部疾病人的支气管痉挛,及急性预防运动诱发的哮喘,或其他过敏原诱发的支气管痉挛。

3.4用法与用量布地奈德开始、严重哮喘或减少口服可的松时的剂量:儿童:0.5~1mg,每天二次。维持剂量因个体差异,应是使病人无症状的最低剂量,建议剂量儿童:0.25~0.5mg,每天二次。

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液采用呼吸器或喷雾器给药,硫酸沙丁胺醇溶液应以注射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稀释后的溶液由病人通过适当的驱动式喷雾器吸入,直至不再有气雾产生为止。如喷雾器和驱动装置匹配得当,则喷雾可维持约10分钟。儿童采用间歇给药方式给药。小于6月婴儿硫酸沙丁胺醇溶液0.25ml,6月~3岁硫酸沙丁胺醇溶液0.5ml,3岁~7岁硫酸沙丁胺醇溶液1.0ml,7岁~12岁硫酸沙丁胺醇溶液1.5ml。单纯机器雾化可造成短暂的低氧血症发生,因此应考虑给予氧气驱动雾化装置进行治疗。

总之,对于有小儿喘憋的病例应尽早采用布地奈德溶液和沙丁胺醇溶液混合雾化及综合运用其他治疗方法,对治疗是行之有效的,可以明显缩短病程,有效防止出现病情加重及各器官功能衰竭。

参考文献

[1]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99.

[2][3]陈新谦,金有豫.新编药物学[M].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05,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