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高危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围手术期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5
/ 2

高龄高危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围手术期护理

李亚玲

李亚玲

(陕西省渭南市第二医院陕西渭南714000)

【摘要】目的:总结高龄、高危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前、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总结2012年6月—2014年7月总结了58例65岁以上高龄高危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高龄、高危病人的临床资料和护理过程。结果:58例病人入院后均经认真全面的检查、术前健康教育、完善的围手术期护理,全部治愈出院。结论:高龄、高危病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只要全面、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可以耐受手术并安全度过手术关。

【关键词】高龄高危;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5)5-0073-02

【Abstract】Objective:Thesummaryofaged,high-riskpatientspreoperativeandpostoperativenursingexperienceof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Methods:RetrospectivingandsummaringfromJuly2012toJuly2014,58patientsolderthan65-year-oldhighriskaresummarizedtheimplementationof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intheaged,theclinicaldataofhigh-riskpatientsandnursingprocess.Results:Allthe58patientswhowereadmitittedtohospitalaftercomprehensiveinspectionearnestly,preoperativehealtheducation,perfectperioperative,fullyrecoveredanddiachargedfromhospitai.Conclusion:Theeldly,high-riskpatientsunderingthe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cantolerateandthroughthesurgerysafely,aslongastheygetacomprehensiveandcarefultreatmentandcare.

腹腔镜是一种内镜,其基本技术是先向腹腔内充二氧化碳气体,建立人工气腹后插入内镜,在强大的冷光源照射下对盆腹腔进行观察和操作。胆囊炎、胆石症是高龄病人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高龄高危患者的病史长,病情反复发作,年迈体弱,对手术的耐受力也极差由于其承受手术的能力低、并发症多、手术风险大,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具有微创、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微、肠粘连发生率低、恢复快等优点,因而深受高龄病人的欢迎。但病人往往不同程度地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糖尿病因此,该类手术有极大的难度和风险。因此,高龄高危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就显得尤其重要。我院2012—2014年共收治65岁以上高龄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肺心病、心电图异常等高危手术病人5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高龄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护理

1.1术前护理

1.1.1加强心理护理

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的衰退,体弱多病,语言表达能力、反应能力、记忆力均下降,易受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再加上老年人考虑的问题比较复杂,如手术效果、医师的技术水平,是否能根治、是否会出现意外等,均可使老年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护士应耐心解释病区环境与注意事项,态度要亲切,语速要缓慢,使老人尽快适应医院环境,生活上给予细心照顾。详细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手术具有微创及安全有效的优点,将腹腔镜的基本知识,术前、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等解释清楚,以取得病人和家属的信任,同时也使病人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1.1.2术前应重视并发疾病的治疗及护理

老年人术前常合并有其他疾病及脏器功能的衰竭,对手术耐受力明显下降,术前应重视并发疾病的治疗及护理。对心电图有异常改变的,应按医嘱准备药物以改善心肌供血及供氧。必要时静脉输液治疗,输液时注意控制滴速并密切观察。

1.2术后护理

1.2.1密切观察病情

由于老年人各脏器储备功能减弱,全身应激反应迟钝,敏感性降低,加上合并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疾病,常常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插管和建立二氧化碳气腹对老年病人是一个很大的刺激,应严格观察病情变化,常规检测心电图、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脉搏变化外,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和肌力恢复情况,准确及时地发现异常情况,积极处理。术后,常规给予面罩吸氧,氧流量为2—4升/分,必要时给予心电监护。合并有心肺疾患及高血压的患者,适当延长吸氧及心电监护的时间。详细了解患者手术情况,呼唤病人姓名,观察其清醒程度,并经常询问病情,直至病情稳定为止。

1.2.2全麻后应保持呼吸道通畅

老年人由于排泄缓慢,全麻后苏醒亦延迟,特别容易发生舌后坠,分泌物堵塞呼吸道及反射功能不灵敏而致误吸,造成心脏骤停等意外。全麻未清醒时,应将头偏向一侧,防止舌根后坠引起气道阻塞,保持呼吸道通畅。

1.2.3术后按医嘱给予静脉输液

由于老年人心肺功能较差,输液时应注意控制输液速度,防止滴速过快增加心脏负荷,诱发心力衰竭及肺水肿。

1.2.4密切观察患者的血糖及尿糖变化

术后禁食期间,静脉补充液体时,要按一定比例加入适量胰岛素,根据血糖及尿糖情况随时调整胰岛素用量和液体成分,防止酮症酸中毒或低血糖昏迷。

1.2.5观察腹部体征

对有腹腔引流管的患者应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一般引流液每天不能多于50ml,颜色淡红,多为术中腹腔冲洗液。如发现引流液增多,色鲜红或引流液呈胆汁样液体等异常情况出现,应及时通知医生查看,术后48小时内可拔出引流管。[1]

2常见高危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护理常见高危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护理

2.1心脏病病人

心脏病病人对手术的耐受力较一般正常人低,加上二氧化碳气腹对呼吸和循环功能均有一定的影响,气腹增加了腹内压,使膈肌上抬,静脉回流受阻,心输出量减少,潮气量下降,易产生一过性高碳酸血症和呼吸性酸中毒,抑制心肌,导致心肺功能下降。因此,无论哪种类型的心脏病,都要进行心脏监测,以便随时观察心率,心律的变化。

2.2高血压病人

(1)对高血压的病人术后应严密观察血压变化,保证患者的血压稳定。(2)应控制输液速度,如术后血压明显高于术前所控的指标,则要减慢输液速度。(3)减轻疼痛,保证休息。因为疼痛时舒张压明显增加,因此,根据血压情况,酌情增加术后止痛剂的用量和次数,这样也有利于大脑皮层功能的恢复。(4)如发现血压较高时,应立即报告,积极采取措施,如舌下含服心痛定,必要时遵医嘱肌肉或静脉应用降压药物,保持血压稳定,避免由于血压升高引起的脑血管意外。

2.3呼吸功能障碍病人

呼吸系统病变是引起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增加的常见原因之一[2]。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二氧化碳气腹作用抬高膈肌,影响气体交换,引起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降低,血中二氧化碳增加,为降低危险性,术后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如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净痰液,加强口腔护理等。另外,术后应观察呼吸功能情况,每分钟呼吸的次数等,保持血氧饱和度超过90%。术后还要防止病人受凉,感冒,特别是在晨晚间护理时要注意保暖和避免对流风。

参考文献:

[1]冯玉泉,黄玉强,黄小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中华外科杂志,1997,35(11):654-655.

[2]金问涛,主编.内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17

[3]李全生,杨和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中国内镜杂志,2004,10(5

[4]彭瑛.糖尿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观察[J].中国内镜杂志

2005.11(7):778-779.

[5]宋亚军,何新爱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同胃肠减压方法的临床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05.11(8):849-850.

[6]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