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临床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2

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临床价值分析

佘城

(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周陵卫生院外科陕西咸阳712034)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2016年1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26例患儿病例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表法将这26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每组均为13例。对照组的患儿采用传统的切腹手术治疗,实验组的患儿则是进行小切口手术治疗。将两组患儿在分别采用不同手术方法之后的恢复情况进行比对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患儿在进行小切口手术之后的出血量、手术平均使用时间及患儿术后的住院时间均明显的少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相当显著,不仅恢复快、创伤小,并且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手术治疗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小切口手术;小儿疝气;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0-0126-01

小儿疝气是儿童外科内一种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高发在儿童群体中[1],并且男孩的发病率远远高于女孩,一般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都会采用传统的切腹手术,造成患儿在术后创口大,难恢复,同时在手术之中患儿的出血量较多,并发症发生率也较高,对患儿的健康恢复造成了很大的影响[2]。近年来,随着医学继续的不断发展创新,小切口手术在治疗小儿疝气中已经被逐渐认可并采用[3]。本次将对小切口手术在治疗小儿疝气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分析,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2016年1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26例患儿病例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表法将这26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每组均为13例。所有的小儿疝气患者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为6个月~10岁,平均年龄为(4.1±2.7)岁,病程为4天~5年,所有患儿均符合小儿疝气的诊断标准。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相比较,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临床上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的患儿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对患儿进行全身的麻醉,患儿保持平卧位的姿势,在手术进行之前做好相关的消毒处理,然后在其腹部的皮横纹下方斜开一道长度约为2.5cm左右的切口,当疝囊暴露后行游离分剥,在确定其没有出血的时候再进行睾丸和精索的复位,最后将皮下的阻止进行缝合,将皮下组织缝合后缝合后再使用无菌的敷料在切口处进行敷贴,需要注意的是,在手术之后的一周内要对患儿进行抗感染的治疗[4]。实验组的患儿采用小切口的手术进行治疗,麻醉方式同样是全身麻醉,患儿保持仰卧位的姿势,然后在其腹部的皮横纹下方斜开一道长度约为1cm左右的切口,使用蚊式钳和小拉钩对患儿的皮下组织进行分离的工作,将精索提起,然后寻找疝囊,将疝囊壁的一部分切开进行疝囊的游离分剥,将疝囊壁再进行钝性分离,找到疝囊的位置再进行高结扎的工作,等到确认没有出血的情况时再进行睾丸和精索的复位,将皮下组织缝合后再使用无菌的敷料在切口处进行敷贴,需要注意的是,同对照组一样,在手术之后的5天内要对患儿进行抗感染的治疗。

1.3统计学方法

在获得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后,得到的数据可以采用SPSS17.0的系统软件来进行分析,采用t来检验组间比较,以x-±s来表示计量资料,用百分率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来检验其组间比较,P<0.05则表示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平均手术时间为(7.8±3.1)min,对照组患儿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6.7±4.9)min;实验组患儿的住院治疗时间为(0.12±0.09)天,对照组患儿的住院治疗时间为(6.3±0.3)天;实验组患儿在手术治疗之中的出血量为(7.3±2.5)ml,对照组患儿在手术治疗之中的出血量为(15.2±3.9)ml,研究组的患儿在进行小切口手术之后的出血量、手术平均使用时间及患儿术后的住院时间均明显的少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论

小儿疝气是儿童外科内较为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在患儿的阴囊或者阴唇会出现包块[5],如果对其按压,则会使包块回缩到腹腔中,这种疾病在一般情况下并不会使患儿感到明显不适,但病情在发展严重后,就会使患儿的行走和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有严重的会导致患儿的肠坏死。到目前为止,该病主要采用外科手术的治疗方案对其进行治疗[6],而在外科手术中,相对于传统的切腹手术来说,小切口手术方式的优点居多,在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之后,患儿的手术创口相对比较小,这种手术方案的操作也属于小儿的承受范围之内,因此可使患儿在手术在治疗过程中可以有一个很好的配合作用,该手术并不会使患儿的身体遭到严重损害,并且手术切口小,对患儿的皮肤不会造成很大的伤害,皮肤的美观也不会受到影响;患儿在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当低,同时患儿在手术之后的恢复时间短,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儿的心理健康受损。此外,小切口手术在完成之后并不需要拆线,只需使用无菌敷料对其伤口进行敷贴便可,患儿在手术之后的3至5天内就可以得到完全恢复。

本次的研究表明,实验组的患儿在各个方面都要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相对传统的切腹手术来说,效果是相当显著,不仅恢复快、创伤小,术后的出血量也是较少,并且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手术治疗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郭润田.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96):72-73.

[2]陈建良.小切口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3):23-24.

[3]杨红文.应用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临床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07):50-51.

[4]陈兴军,冯同胜.51例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疗效评价[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1):190.

[5]高展.应用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临床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4,(01):96-97.

[6]董加仁.小切口治疗小儿疝气90例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2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