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居住区空间景观设计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新中式居住区空间景观设计的研究

崔春华

广东百林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东莞523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空间景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内在居住空间景观设计方面也取得了理想成果,但是传统中式风格景观设计还需不断的研究并更好地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文化传承和景观设计的发展。

关键词:新中式居住区空间景观设计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城市居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生态建设与节能减排的观念也得到广泛推广。新中式居住区空间景观建设已经成为评价一个城市管理水平、市容市貌以及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城镇化建设快速扩张的同时,可持续发展等生态环境建设已经成为现代化城市建设需要重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一、当前我国中式居住区空间景观设计中的问题

(一)风格混乱

出于技术水平以及设计思维的限制,景观设计人员在对居住区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往往会忽略掉景观建设的功能性,只注重景观的外在表现。尤其是一些开发商中关心短期的楼盘收益,一味地追求居住区景观的尊贵气质,在景观设计中求新求异,大量投入建设资金,造成高昂的房价与物业管理费用,但是居民的生活品质却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

(一)缺乏意境

居住区景观的意境是一个十分主观的体验,城市居民住宅区其根本上还是公共场所。中国古典园林的景观设计固有的曲径通幽、景观内敛的意境,人们可以在花团锦簇的私密空间驻足停留。然而,在现代居住区竟找不到一丝这样的意境,

其生活广场普遍都是一览无遗,虽然为行人创造了比较宽阔的视野,但是清幽的意境则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施工粗糙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古典园林的一些造园工艺已经失传。尤其是国内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比较习惯一体化的机械操作,其手工工艺远远无法达到新中式景观设计的建设要求,古典园林的文化精髓也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景观设计学的研究内容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宜居性有了更高的追求,进一步促进了景观设计学的丰富与发展。景观设计学的研究内容不仅保留了传统景观设计学的美学观念,同时也从艺术领域、环境领域、建筑领域以及公共领域等方面进行的扩展与完善。

(一)景观形态的研究

景观是基于物质而形成的,任何形式的景观设计都需要充分考虑到人工要素和自然要素的影响。景观形态的建设一定要充分结合地理学的有关知识,比如地形演变以及地质成因的规律,将专业的美学技能科学合理地运用于景观载体之中,提升景观设计在植被以及地质等方面的造型能力,将生态规律与自然规律充分体现在景观设计的设计之中,不仅要在形体上与自然相统一,也要通过建筑景观设计的技术与手法将人融入于生态之中,让住户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成为自然生态的一部分,将地域空间内的所包含景观的内在演变规律和生成机理充分地展现出来,因地制宜,突出地形地貌与生态植被的主体地位,最大程度地丰富和强化自然景观。

(二)景观生态的研究

景观设计学中,景观既是美学概念也是生态概念,景观设计学的设计思维一定要遵循环境科学的相关理论。从生态伦理的角度上来看,一切生物和自然因素的生长与发展,都是适应环境与顺应自然的结果,其最终目的是景观真正意义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进而达到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目的。

景观设计学其核心价值就在于人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体现了设计人员对社会与自然的责任,从整体出发对景观生态进行设计,充分考虑到环境美学以及生态功能,在特定空间内进行景观设计,最终实现在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人居生活品质的同时,减少甚至消除人类居住环境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与干扰。

三、新中式居住区空间景观设计的基本思路

(一)树立符合现代城市发展要求的生态园林理念

新形势下,我国对于城市发展未来的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实质上提升一个城市的形象,一定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既要达到促进经济发展、推动旅游、美化城市的目的也要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真正实现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

(二)遵循生物多样性、科学生与艺术性相结合

遵循生物多样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以注重生态优先为原则,在园林生态景观设计上,遵循生物多样性,注意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生态与景观兼顾,合理配置园林植物,协调植物间的关系,增加生态效益。

(三)兼顾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三者间的必然联系

兼顾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三者间的必然联系在园林设计上,要讲究“以小为主,中小结合”的理念;城市园林绿化不仅要对环境的整体进行考虑,生态建设要让人与自然和谐,从而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三者的稳定发展。

四、新中式居住区空间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

新中式景观设计是我国传统谐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作为一个文化表现形式,它可以客观并且真实地体现出中国人世界观、人生观、自然观的演变,蕴含了道家与儒家的宗教哲学思想。与西方园林艺术不同,新中式景观设计充分体现出了居住者对美好生活以及自然生态的热爱到向往。

(一)力求神似

新中式景观设计将周围环境中的山与水作为主要元素,将花草树木等植被作为装点,这些元素是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这些景观要素进行简单的叠加与组合远远无法达到力求神似的目的,需要对不同的景观元素进行有意识地剪裁、加工、调整与改造,达到神似境界。

(二)诗情画意

新中式景观设计追求诗情画意的生活体验,体现了我国造园艺术最为独特的景观境界。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所呈现出来的意境也是园林艺术价值的最高体现,同时也是新中式景观设计艺术最本质的特征。对园林景观进行深层次的构思与创作,使园林景观的表现更加典型化与形象化,突出自然环境的思想意蕴,使人在园林景观的景观的衬托下遐想联翩、回味无穷。新中式景观设计通常与书画、诗文相结合,使园林景观在外在表现上更加的诗情画意。

(三)建筑美与自然美的结合

中国人很早就懂得将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古人通过在自然山水中建造规模庞大的亭台楼阁。经过了成百上千年的技术的积累和经验积累,将自然山水与人工建筑描绘的极具民族精神和民族特色。

中国园林建筑包含许多的建筑种类,它们在组合形式上各有不同,在功能上与景观上都能够实现树木与山水之间的有机结合、互为借取、互相渗透、互相映衬、协调一致。新中式景观设计的建筑既可以作为园林的主体,成为园林的构图中心;也可以作为园林的陪衬,为居住区景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现代的景观设计中,可以融入古代园林设计思想,同时利用现代设计理念和科技技术,让景观设计更具有时代感。

结束语:

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减少对原有地形的改造与破坏,将人看成是自然生态的一部分,创造出可以满足人类精神、生理、情感、物质等需求的环境景观。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建筑行业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也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率相统一的目标放在首位,建筑行业一定要提高地域文化与生态建设的地位,掌握好环境与建筑之间的关系。依靠自然,科学合理地运用各种自然元素,将自然之美与人类文明之美更加地融入到景观建筑之中。

参考文献:

[1]郭岚.新中式居住区空间景观设计的研究[c].湖南师范大学2010,05(01):14-15.

[2]王超.居住区景观空间中“新中式”风格的运用方法研究[c].东北林业大学2014,06(01):10-11.

[3]董炜炜.“新中式”居住区景观空间塑造研究[c].大连工业大学2013,03(01):23-24.

[4]王静.论“新中式”景观设计风格在居住区中的应用[c].河南师范大学2014,03(01):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