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严重烧伤的临床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小儿严重烧伤的临床治疗

马银振吕骄阳李杰

马银振吕骄阳李杰

(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医院烧伤科辽宁大连116031)?【摘要】目的:探讨小儿严重烧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从2006年1月-2014年12月年收治的116例小儿烧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治疗效果良好,其中治愈106例,占91.4%;自动出院8例,占6.9%;死亡2例,占1.7%。结论:小儿严重烧伤在治疗过程中较成人更易出现并发症,恰当的处理不仅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能有效促进创面快速修复,?缩短住院时间。?

【中图分类号】R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9-0078-02

小儿烧伤在烧伤科甚为常见,而小儿具有独特的解剖和生理特点,使其在烧伤的过程和治疗中较成人更易出现并发症,恰当的处理不仅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能有效促进创面快速修复,减轻患儿痛苦。本文就本院2006年1月~2014年12月148例小儿烧伤的治疗总结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16例患儿,男74例,女42例,年龄6月~13岁,平均4.6岁。烧伤面积10%~50%TBSA,其中最大Ⅲ°烧伤面积36%。烧伤原因:热液烫伤81例,蒸汽伤12例,火焰烧伤23例。?

2.治疗方法?

①休克期补液:伤后第1个24h晶胶体(血清白蛋白)补液量为1.75~2.50mL/kg,晶胶比例为1~2∶1;第2个24h晶胶体补液量为第1个24h补液量的70%~75%,晶胶体比例相同(晶体为平衡液,胶体为血浆);每天给予基础水分80~120mL/kg(5%葡萄糖及生理盐水以3~4∶1混合)。补液时晶、胶、水每小时均匀补充,避免单位时间内某一种液体补充过多。②应用敏感抗生素防治感染,避免使用对小儿脏器有损伤的药物。③静滴抗酸药甲氰咪胍至伤后2周,预防应激性溃疡。④吸氧,纠正酸中毒,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对心肺脑肾功能障碍或衰竭者积极处理抢救。同时合理进行支持治疗,在没有明显恶心呕吐情况下,即早期给以温热流质,并以咸素流质为主,且以少食多餐形式摄入,在无明显胃肠反应情况下,逐渐增加摄入量及种类。⑤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高热容易引发惊厥,加用镇静、退热药等对症处理。⑥深度为浅Ⅱ°、深Ⅱ°、散在小面积Ⅲ°(Ⅲ°面积<5%)的患儿采用包扎疗法(创面以0.1%新洁尔灭清创,去除溃破污染疱皮、完整水泡消毒后引流疱液,尽可能保留疱皮完整,外用表皮生长因子、磺胺嘧啶银抗菌巾外敷包扎,2~4d换药1次,直至创面愈合;不愈创面伤后4周行手术植皮)或暴露疗法(创面以0.1%新洁尔灭清洗干净,外涂磺胺嘧啶银,结痂后采用保痂治疗,创面于痂下自然愈合;3~4周创面痂皮不能自然脱落者外涂凡士林软化痂皮,换药10d创面仍不能愈合者手术植皮)。⑦Ⅲ°烫伤面积较大且较集中的患儿,手术切除坏死组织、植皮封闭创面;一次手术全部切除坏死组织危险较大者,可分批切除创面坏死组织,用自(异)体皮全覆盖,使之创面相对新鲜,加强换药,异体皮排异后新鲜创面多次手术植皮,直至创面愈合。?

3.结果?

本组病例并发休克38例,急性肾功衰竭1例,呼吸功能衰竭1例,肺炎21例,惊厥42例,抽搐32例,应激性溃疡3例,严重酸碱失衡13例,严重电解质紊乱18例,脓毒血症1例,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治愈106例,占91.4%;自动出院8例,占6.9%;死亡2例,占1.7%。?

4.讨论?

4.1关于创面处理

小儿各系统器官结构发育不完善,不成熟,功能不健全,对烧伤等创伤的不良性刺激的反应敏感但调节和代偿能力差,承受能力差。特别是烧伤后免疫功能低下,中性粒细胞游走和趋化性下降,吞噬力下降,杀菌力下降。加上大量抗体、补体从创面丢失,抗感染能力低,容易发生创面感染。另外小儿肠壁薄,粘膜血管丰富,渗透性高,吸收率高。烧伤严重休克时肠粘膜缺血坏死,通透性增加,肠道细菌易位,进入血循环,引起肠源性感染。因此:①要高度重视院前急救和保护创面,尽早正规清创,无菌包扎,减少污染,防治感染。②尽早扩容,抗休克,使休克期平稳渡过。有条件的补充血浆,增加抗体和补体。③尽早应用抗生素杀灭污染创面的细菌,阻止其侵入深层组织生长繁殖。④应用异丁苯酸消炎痛,抑制PGE2的分泌,增强TH细胞功能。⑤正确的创面处理:少年儿童真皮厚度与表皮厚度之比明显低于成人,此特点在判定少年儿童烧伤深度以及切取面层或中层皮肤时务必引起重视。我们的治疗体会是:浅Ⅱ°及深Ⅱ°烧伤应注意创面保护,定期换药,避免感染;深Ⅱ度及部分混合度创面基底由于残存皮肤附件等上皮组织,手术中以“宁浅勿深”为原则,尽可能保留残存上皮细胞,为创面提供自愈机会,最大程度减小植皮面积。Ⅲ°烧伤面积大且较集中者,一般采用手术切(削)痂植皮(应选择在休克平稳、伤后3~4d进行),亦可根据病情分批彻底切除创面坏死组织,用自(异)体皮全覆盖,加强换药,多次手术植皮,直至创面愈合;注意严密监护,加强围手术期敏感抗生素的使用,防治内脏并发症;加强支持治疗,多次少量输入全血,减轻感染中毒症状。避免反复多次手术对患儿身心的影响,并尽可能减少治疗费用,具有一定社会效益。?

4.2关于多脏器功能衰竭

3岁以前小儿器官结构发育不完善、不成熟、功能不健全是烧伤后多脏器衰竭的发生基础。因此烧伤后多脏器衰竭的根源是低血容量休克,应激反应过强。预防和治疗的重点是尽早扩容、吸氧,使用抗氧化剂。减轻应激反应,保护各脏器功能,脱水降颅压,强心利尿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镇静,抗惊厥,降温,必要时开放气道,插管或气管切开,呼气未正压通气,配以高压氧治疗。?

4.3关于小儿休克补液

体表面积相对大,皮肤血管丰富,细胞外液量大,皮肤非显性失水量大,代偿能力低,烧伤后休克发生率高。故严重烧伤早期复苏补液非常重要的,否则极易引起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并发脑水肿及肺水肿,此为小儿休克期死亡主要原因。因此必须使患儿尽可能平稳度过休克期,给创面修复打下基础,从而使疗程缩短。?

4.4关于应激性溃疡

由于胃肠道对缺血很敏感,血容量减低时,胃肠粘膜血管收缩,粘膜缺血坏死,H离子逆向弥散,破坏胃肠粘膜本身。所以烧伤早期多有应激性胃肠粘膜损害,出现呕血(呕吐出咖啡样液)。早期肠道喂养这一措施不但能增加肠粘膜的血流灌注,维护其屏障与免疫功能,而且能增加其他脏器的血流灌注,并能有效防止细菌移位,给予患儿温热饮食,使其肠胃舒适,精神状态好,无心理负担,可持续耐受治疗,有助于提高营养液的吸收及利用程度,避免了因低于体温的液体、冷刺激会引起肠蠕动加快或肠痉挛,导致腹泻、腹痛。?

【参考文献】?

[1]黎鳌主编.?烧伤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432-489?.

[2]刘燕,傅跃先;儿童中小面积烫伤创面院外急救方法的调查分析[J];重庆医学;2004年05期.

[3]钱利,赵柏程,皮立,李晓芳,鲁青;367例小儿烧伤病例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3年05期.

[4]曲年震,刘群,邓诗琳,王玉莲,张建明;624例小儿烧伤分析[J];广东医学;2002年03期.

[5]黎洪棉,梁自乾,刘达恩,林源,徐海;32例小儿严重烧伤并发症分析[J];中华烧伤杂志;2004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