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冯俊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冯俊光

冯俊光

临沂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山东临沂276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发展,我国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国家对于建筑行业内部整顿加大力度。虽然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作依据,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会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形成阻碍,会损害到业主的利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问题;对策

1招投标管理概述

招投标主要是针对外包、采购,具体包括货物销售、购买、项目承包与发包等进行的交易形式,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社会生产需求相符,在国际市场中是一种非常成熟的發包形式。我国企业在管理阶段建立招投标制度由来已久,随着政府采购行为的规范以及新兴投融资模式的推广,招投标已经成为市场行为管理中非常关键的交易形式。

2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相互串通,获取非常规渠道中标

(1)围标。围标也称串标,它是指几个投标人之间相互提前约定,一致压低或抬高投标报价进行投标,建立价格同盟,使某个利益相关的投标者中标,从而谋取利益的行为和手段。围标行为的发起者称围标人,参与围标行为的投标人称陪标人。围标是不成熟的建筑招投标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陪标。所谓陪标,就是指在某项目进入招投标前,招标单位已经确定了意向单位,然后由意向单位根据投标程序要求,联系其他有关系的投标单位进行投标,以便确保意向单位顺利中标的行为。中标单位会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兑现承诺,该行为严重扰乱了建筑业有序健康的发展。(3)挂靠。挂靠是指一个施工单位允许他人在一定期间内使用自己单位名义对外承接工程的行为。许多投标人本身没有相应资质,仅仅只是“包工头”,他们为了中标,与有资质的单位相互串通,并且支付相应的费用借用企业资质进行投标,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给建筑工程的质量带来了很大的隐患和风险。

2.2任意分解标段层层分包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项目一般采用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承包几种方式,一般会明确表明每一个标段,然后进行招标。但是在实际的招投中,招标企业出于种种考虑将既定的完整标段进行任意分级,使不同的企业获得标段,来获得“多赢”的效果。对于重大项目一般采用施工总承包,现实中总承包单位只负责工程主体施工,将剩余部分直接外包给分包单位,将相关劳务作业分包给劳务承包企业。

2.3评标定标层面的问题

第一,行政干预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评标的过程中,招标人应该基于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公平公正的品评标,但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够充分,导致评标过程中,政府对于评标活动干预较多,最终影响评标的公正性,不利于招投标活动的规范化运行。第二,标底泄露的问题。现阶段,我国招标投标实践中,针对商务标的评标办法基本上是合理的,方法上比较容易操作,主要看的是投保人的价格,通过报价来分析建设企业的定额及概算管理水平,而在这一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对标底进行保密,保密程度越高才能在评标的过程中真正寻找真正适合项目的企业,而标底一旦泄露就会导致投标人投其所好,进而影响评标过程中的公平与公正。第三,评标人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

3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中的改进措施

3.1加强制度建设、增加执法力度

在当前社会,承包方围标、串标、陪标、挂靠等现象屡见不鲜,导致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招投标过程中缺乏监管机制,还没有真正的步入法治化轨道,对此类违法、违纪行为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打击。为了防止招投标过程流于形式,应鼓励参与招投标活动的人员相互监督,对违法乱纪行为进行匿名举报,制定奖惩措施,从而完善招投标中“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

3.2严格把好资格预审关

资格预审是建筑工程招投标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资格预审需要对投标的施工单位进行营业执照、法人证书、企业资质证书及法人授权委托书审查,同时还要对合格的施工单位的施工业绩及企业信誉度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投标单位的管理水平、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资金落实情况以及拥有的施工器械设备状况。确保中标单位是具有高资质、高信誉度的施工单位。

3.3规范招投标过程运作

与招投标相关的部门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招投标管理体制并加强整个招投标过程的运作,要坚决杜绝不符合标准、工程技术达不到要求、管理能力与建设队伍能力低下的企业通过非正规的手段进入招投标体系,例如通过和施工单位的私下联系进行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单位和相关部门定期组织对各承包单位进行考核;其次,加大宣传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的力度,努力提高各单位对安全施工的认识;最后,通过建立完善包含所有地区的共程项目的招标信息网,相关部门可以对进行中的所有工程项目的运行状况和工程质量等关键信息进行实时掌握,同时也可以加大对投标单位的约束能力,增加了招投标工作的透明度,可以防止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3.4加大监管力度,确立严格审查机制

对建筑行业的监管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政府需要对个行政职能部门的监督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防止多头管理带来的混乱,同时也需要各部门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对建筑市场进行全方位的监管。①加强对招投标前期的监管,重点审查招标方发布的招标公告以及招标文件是否符合公平竞争的原则,避免恶意串标的现象发生。②对开标、评标的过程进行监管,重点监督开标过程中是否有违规操作,评标的过程时候是否合理,坚决杜绝评标人员不按规定评标的情形。③对工程项目标后进行监督,重点关注中标单位与招标方的合同签订与执行情况,监督中标单位现场到位人员与投标承诺的人员是否一致。在监管的过程中,需要各部门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式,及时的调整监管方法,避免监管脱节的情况。

3.5改善中标方式,避免施工方盲目报价

建筑工程的招投标过程应与施工现场情况进行有机结合,同时还要加强后面的场外监督管理。①采用最低投标价中标法时,应对报价的工程量清单中主体结构、脚手架、基础、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模板、主要材料、土方支护结构、设备的单价报价等做出限制,有效地引导施工单位理性报价;②加强监管中标后施工单位的履约情况,采取不定期的抽查方式,发现不按要求履约的施工单位,应列入黑名单,以限制该施工单位以后的投标资格。

3.6加强电子评标系统的建立

在建立电子评标系统之前,首先要保证软硬件设施设备的完善。然后积极参与到电子评标、建筑工程招投标企业以及招投标代理机构的专业学习和培训当中,在培训和学习过程中能够使电子评标系统有一个更快、更好的建立,并且能够尽早的使用和服务。同时还要构建IC卡报名系统,结合农业银行建设招投标保证金的收、退项目系统,进而可以有效地避免招投标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使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与有一个更高水平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此可见加强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是如此的重要。不仅可以为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提供重要保障,同时还可以有效推进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但是在招投标管理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必须要及时采取相关策略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的出现,加强中介机构作用的体现和发挥,加快招投标管理机构的整合,并要建立和完善招投标监督管理制度和体系,同时还要建设电子评标系统,进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鲍海霞.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44):96-97.

[2]贾永利.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2):3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