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环境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应措施易利芳1董旭辰2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浅析环境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应措施易利芳1董旭辰2

易利芳1董旭辰2

关键词:环境工程;管理问题;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社会发展的速度给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使得环境不断恶化,环境问题日益加剧,与此同时,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逐渐增强,不断探索经济与环境共同发展道路。所以,环境工程成为了当前人们密切关注的焦点,它决定了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类型,影响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探索方向,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环境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了解环境工程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有效解决方案。

1环境工程管理的必要性

环境工程管理是对装备寿命周期各项环境工程工作所进行的一系列组织、计划协调和评价等一项管理活动。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环境生态矛盾日益显著,迫切需要我国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环境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而在我国,环境工程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并没有像西方国家一样先进。因此,在我国生态环境复杂情况下,社会环境的迫切需求中,我国探索出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工程管理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

2环境工程管理问题

2.1环境工程管理体系不健全且缺乏有效监督

环境工程管理体系包括工程前、工程中以及工程后三点。工程前包括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以及工程设计等,目前我国已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在内的部分法律法规,但是这些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需要进一步细分、进一步严格要求,另外环境工程设计是一项涉及到众多领域的、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很多设计师在设计初始阶段存在现场调研不足,存在对各个污染源了解不充分,对节约能源以及循环使用考虑不周到等问题;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在生产中,环境工程对于污染源的处理不到位,这可能是由于施工时采用的设备耗能高且对于污染源处理不彻底,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就是企业对于环境工程不够重视,不愿意在环境工程方面加大投资;工程后则是指在发生排放物不达标问题时,得不到政府管理部门以及企业主体足够重视,管理部门只是简单的批评通报,而企业只是简单的处理,再发生时依旧如此,这样恶性循环,直接导致环境工程质量越来越差。

2.2管理条例不规范

环境工程管理包括经济发展项目对环境影响程度的评估,在执行一些经济发展项目的同时,也应考虑到该经济政策对于当地自然环境甚至于整个社会环境造成的破坏。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最后自然环境往往会通过各种自然灾害反馈给人类。例如21世纪以来我国的雾霾天气、城市的急剧扩张而造成的水污染、国家人口数量过多造成的资源缺乏,这些随着快速城市化建设而产生的环境问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某些地方或企业为了追求当地经济发展,肆无忌惮地掠夺自然资源,无节制地破坏自然环境,这不仅阻碍我国环境工程的发展,还对生存环境造成无法挽回的破坏。

2.3环境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缺乏

环境工程的管理需要专业的人才来执行,但是综合当前的实际从业情况来看,环境工程管理缺乏专业的人才。从实际调查中发现,从事环保工作的人员中,拥有专业技术知识,同时具有管理经验的人才仅仅占据5%。当前的环境工程管理人员,大多数都是由其它的管理人员转行过来的,整体素质不高,尤其是对于环境工程的掌握缺乏整体意识,对于环境工程的重点工作也掌控不足,在设计评估、施工以及竣工验收等多个方面都无法主动地进行管理。环境工程管理人员不仅需要相关的管理知识,同时也需要具有环境保护工程以及财务等多方面的知识,从而能够对相关的工程项目进行深入的研究,达到整体掌控的程度。同时环境工程管理人员需要掌控整个工程的工作流程,对于其中涉及到环境治理以及防治工作进行充分地了解,从而能够做好环境工程的管理工作。

3完善环境工程管理的措施

3.1强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提升环境工程的整体管理水准,则需有优秀人才的支持,由此可由实际切入,鼓励高校重点培养环境工程管理专业的优秀人才,从而尽可能为国家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管理专业人才,确保市场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当前国内环境保护行业的工作人员需求量远超出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的总人数,然而现实急需大量环境工程的管理人才,而环境工程毕业的学生又始终处于找不到工作的境地,其根源则是高校的教育与现实信息始终不对称,这就需要高校同相关部门进行合作协调,及时调整课程的设置,同社会的实际需求对接。除此之外,针对在职人员,应积极鼓励职工教育转向正规化、规范化以及制度化等方向,搭建在职人员学习的有效渠道,比如可以开展定期培训活动,邀请环保相关方面的专家以及教授进行知识培训,让在职人员也能够得到知识的更新和理论的补充,从而提升整体从业人员的素养。

3.2健全环境工程管理机制

规范和健全环境工程管理体制机制是保障环境工程高效管理的重要途经。首先是要健全环境工程管理制度,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工程建设部门共同加强环境工程管理。其次是要健全环境工程监管机制,主管部门应加强环境工程的监理,加大工程建设、运行和维护的监管力度,从根源上保障环境工程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再次,要完善环境工程管理条例和法规,做好制度或条例的立改废,为环境工程管理提供完善的标准和制度体系,加强环境工程管理法规执行结果的考核。加大环境的评审力度和监督力度,通过切实可行的评审要求和监督制度来规范与环境污染有关企业行为,使其主动配合环境工程管理的工作。

3.3健全环境工程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

我国的环境工程管理仍然处于一个初步发展的阶段,各方面政策均不成熟,缺乏相关的监督管理机制以及专业技术人才,群众环保意识薄弱。在这种情况下,法律法规是规范环境工程管理的最佳途径,通过有效的行政干预和健全的管理体系制度,从而提高环境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保护自然环境。健全相关的环境工程管理法律法规一定要与现有的法律条例相结合,注意制定配套的实施细则,在制定切实的相关管理条例时,必要时进行实地考察,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并与当地环保相关部门对于制定的环境条例进行沟通,以便于保证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同时,执行条例一旦被批准,也需要利用法律对于当地环保部门的监督工作进行行政角度的规定,并要求在执行过程中进行实时记录,保存好项目执行中的环境信息,丰富环保部门的管理信息资源,从而达到更好的管控效果。

结语

总之,环境工程在人类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不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终将会导致人类无家可归。但是如果能引起企业和个人足够重视,配合政府管理部门的监督,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创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傅旭强.试论环境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8(38):144-145.

[2]王开亮,程万秋.浅谈环境工程管理[J].能源与节能,2013(03):82-83.

[3]董雨晴,秦天一.环境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绿色环保建材,2018(12):50-51.

[4]刘保东.关于环境工程管理的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5):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