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服务“三驾马车”破解涉外触电难题

/ 3

知音服务“三驾马车”破解涉外触电难题

周茜徐杨华丽源

(国网武汉市黄陂区供电公司)

针对武汉黄陂“百库千塘万渠”的地形特点,每年因垂钓引起的触电人身伤害案件多发,结合国网公司年度重点工作“压降触电人身伤害案件”的工作要求,国网武汉市黄陂区供电公司充分运用“党建+”依法治企管理理念,与地方政府结成“红色引领·西部联盟”,驾驭知音服务“三驾马车”,精准压降涉外伤害事件,2018年黄陂地区保持涉电零发案记录。

关键词:“党建+”、压降涉外、涉电零发案

一、立项背景

黄陂区地处武汉北部,是武汉市面积最大、生态环境最好的新城区,有着武汉“后花园”与“城市之肺”的美誉。黄陂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秀美,坐拥“百库千塘万渠”,旅游休闲垂钓人群众多,高压线下涉电类公共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一)涉电类公共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黄陂中小型水库、河湖塘堰众多,高压线下鱼塘(含野塘)大约4026个。因黄陂区离武汉城区较近且风景宜人,武汉市民和当地居民喜爱来此垂钓,固定加流动钓友人数过万。随着垂钓旺季的到来,高压线下涉电类公共安全事件时有发生,2015-2017年间,黄陂地区发生高压线下涉电类公共安全事件14起,涉及法律诉讼经济索赔案值高达500万元,给公司带来无端损失,同时极易诱发部分社会负面舆情事件。

(二)群众对导致涉电事件原因的认知度不高

从根本上防范高压线下涉电类公共安全事件,需要让广大居民群众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与技能,深刻了解线下垂钓的极高风险并自觉有效规避。然而,部分钓友一是不了解钓鱼竿的导电特性,尤其对碳纤维材质鱼竿导电性能极强的特性不知晓;二是对电力设施安全距离了解不够,裸导线的安全距离会随着天气变化而改变,一旦小于安全距离,极易造成垂钓触电事件;三是安全防范意识明显不足,心存侥幸,认为垂钓触电属于小概率事件,明知危险依然视而不见。

(三)仅凭供电企业一方无法杜绝触电悲剧

作为人民群众身边的“知音”电卫士,国网武汉市黄陂区供电公司始终致力于优化涉电类公共安全环境,全力采取“人防+技防”双重保护手段,确保线路对地距离达标、设置醒目安全警示牌、加强安全用电宣传。但由于辖区内塘堰数量极多,野钓场所位置偏僻,钓友流动性强,增加了安全防范难度,致使高压线下垂钓行为屡禁不止。

二、社会责任根植推动工作思路创新

武汉市黄陂区供电公司积极策应国网公司“压降触电人身伤害案件”工作要求,将社会责任根植于心、外化于行,致力于优化涉电类公共环境,从内部专业视角分析近三年高压线下涉电类公共安全事件产生的原因,导入局外思维,统筹开展优化涉电公共安全环境“三年三步走”计划,探索政企联动服务合作“133”新模式,实现政、企、警、群多方参与、信息畅通、优势互补,协力推动,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共建和谐大美黄陂。

图1社会责任根植项目架构体系

(一)搭建一个平台,依法治理+政企联动=护航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七十六条、第七十三条规定,电力设施所有权人为产权人,供电企业为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造成他人损害的,经营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就对供电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明晰电力产权分界点和供用电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防产权不明晰而产生法律纠纷,降低经营风险。

基于深层次的考虑,今年武汉市黄陂区供电公司与区科技和经济信息化局、祁家湾街道政府、李集街道政府共同启动“红色引领政企联动西部联盟”合作项目,通过“联动、会商、融合”三个机制搭建政企联动平台,签订综治维稳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将供电公司开展的多项改造和户外视频监控措施纳入政府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在优化涉电类公共安全环境、配网改造及招商引资等需求方面深度结盟,形成以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的“上下联动、横向互通”和谐共建新格局,营造“信息共享、深度融合”政企紧密合作新生态。

(二)建立三项机制,联动会商+深度融合=保障伞

内部联动机制。按照“纵向到底”原则,加强政府内部互融互通、电力企业内部联动联通,同步建立起内部长效联动交流机制,畅通区、乡(镇)、村三级政府,省、市、区三级电力企业沟通交流,形成内部各层级畅通无阻的“纵向”沟通交流,推动信息全方位共享、效率持续提升。

专题会商机制。以涉电类公共安全事件为主要内容,组织召开由街、乡、村政府及企业重要领导参加的专题协调会,将防涉电类公共安全事件工作纳入政府工作“一盘棋”。坚持问题导向,按照“一事一议”原则,及时解决配电网升级改造、优化涉电公共安全环境推进过程中的电力“梗阻”,加快项目建设“落地”。

双向融合机制。建立电力设施保护政企联合、警企联动机制,加快构建政府网格与“知音”供电网格融合运营格局,实行双网运营模式,建立双网联动服务工作群,全面推进线上业务,大力推行“互联网+电力快修”“互联网+优质服务”“互联网+安全用电宣传”,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三)实施三大举措,人防+技防=安全网

鱼塘电档案。根据西部地区鱼塘特点,对涉电鱼塘进行全面登记、拍照,建立鱼塘电档案安全台账,按照“一塘一档”打牢基础,“一查一改”纵深推进,“涉塘线路改造”巩固提升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鱼塘电档案在涉电鱼塘安全保护中的作用。

流动IC卡表。针对过去农户田间地头无序用电的问题,以解决问题为核心,在全市首创并在黄陂前川地区试点推行新型智能IC电表,将惠农用电设施送到田间,农民在电表上刷IC卡即可安全接电用电,彻底改变过去田间用电私搭乱接现象,杜绝了涉外人身伤害事件发生,保障了农户用电安全。

驿站电教室。引入“1+N”宣传理念,根据季节性用电特点,在垂钓高发期、抗旱排灌、迎峰度夏用电高峰等时期,结合安全生产、优质服务中心工作,提前与校企、村委、社区沟通联络,通过上一堂安全用电课、设置安全用电宣传栏、发放安全用电宣传资料、举办安全用电知识竞赛、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等活动,将安全用电理念深入人心。

三、创新举措

武汉市黄陂区供电公司采取“技防+人防”的严密防守,通过鱼塘电档案、流动IC卡表、驿站电教室“三驾马车”,建立起多环节、多纬度的“安全网”,多管齐下有效规避涉外人身伤害事件的发生。

(一)鱼塘电档案,技防创新保护钓友远离垂钓危险

根据当地群众对线下垂钓危险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以往武汉市黄陂区供电公司以意识引导防范为主,如在鱼塘边安装警示牌、在人员密集区发放宣传单,但效果不理想。自2016年起,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经过总结提炼,根据黄陂地区鱼塘特点,该公司按照“一塘一档”对4026处鱼塘进行摸排,制定鱼塘电档案;在此基础上纵深推进开展“一查一改”,对涉塘线路进行集中改造。

图2鱼塘电档案分步实施举措

1.建立“一塘一档”。认真开展对全区内的河道、沟渠、塘堰、野生及养殖鱼塘地段电力线路设施摸查登记建档工作。组建“鱼塘档案”,档案对垂钓位置、涉塘线路电压等级、所属网格安全责任人、鱼塘主人等情况逐一登记,对鱼塘进行多角度拍照,“收监”入库。每年对鱼塘档案进行滚动修编。

2.推进“一查一改”。统一规范配置,实施地面安放醒目标志牌、墙壁设施上喷刷警示标语、电杆上悬挂警示标牌的河、陆、空立体预防,对每个警示标识现场进行拍照取证录入鱼塘档案。属地化供电所对涉塘线路每月巡视,重点查看安全警示牌是否规范、完善,电杆根部以及拉线是否牢固,水泵及用电设备是否存在缺陷,线路弧垂对地、对水距离是否符合安全距离要求,确保鱼塘安全警示标志配置率和完好率达到100%。

表1鱼塘电档案清理进度

3.开展“双格走访”。基于政府网格和“知音”供电网格双网运营模式,有重点地对辖区内渔具销售点、河道承包人、鱼塘养殖户开展联合走访,发放相关电力保护法规特别是在电力保护区内严禁钓鱼的宣传资料。建立电力设施保护政企联合、警企联动机制,畅通区、乡(镇)、村三级政府,省、市、区三级电力企业沟通交流。由地方政府、供电公司与渔具销售经营者、河道承包人和鱼塘养殖户分别签订三方《渔具销售宣传提醒登记责任书》和电力保护区内《河道鱼塘严禁钓鱼责任书》,明确落实民企双方严钓工作权利职责,努力从源头控制遏制违法违规垂钓现象的发生蔓延。

4.整治跨塘线路。借助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契机,优化配电网网架,新建线路或对现有线路进行改道,消除安全隐患,优化运行环境;同时对无法改道的裸露线路进行绝缘化整治。以黄陂祁家湾街为试点,今年以来共投入改造资金近600万元,对6条10千伏配电线路、200余处跨越鱼塘的线路进行了专项整治。

(二)流动IC卡表,服务创新连通农排灌溉最后一百米

目前黄陂区西部仍然以农业为主,区域内电网基础较为薄弱,部分村里线路仍为裸铝线。农忙时节,田间地头私接乱搭导线十分常见,人畜触电事件时有发生。以某村为例,每户报装电表位置已经固定,农忙季节只有三家可以同时使用农排电表抽水,其余农家需借用此三家电表,使用不便捷且存在电费纠纷。因此,部分安全意识薄弱的农户在就近线路上钩挂用电,存在极大安全危险。武汉市黄陂区供电公司对该村湾25户进行用电检查时,查出私自钩挂窃电用户17户,黄陂地区农排台区共有200多个,农民灌溉用电难题亟待解决。去年以来黄陂公司通过技术攻关,在全市创新设计惠农智能公共流动IC卡表,为农排灌溉保驾护航。

图3流动IC卡表分步实施举措

1.技术攻关有创新。惠农智能公共流动IC卡表以“安全性、共享性、实时性、便捷性”为设计理念,在家用智能电表的基础上,新增智能预付装置、读卡区、电源插座以及漏电保护开关四个功能模块。在流动IC卡的设计上,以“武汉一卡通”为设计灵感,内嵌感应芯片,刷卡取电、刷卡断电。惠农智能公共流动IC卡表实行先充值后使用的方式,IC卡在辖区内通用,用电安全,电费清晰,彻底解决农民灌溉用电需求,保证了区域内百姓安全用电。

2.试点运行获赞誉。通过现场查勘,选取黄陂前川街涂店枣林铺和祁家街忍公村作为项目试点,综合考虑农田、水源、电杆位置等综合因素,旨在实现灌溉范围最大化、接电距离平均最短的灌溉目标,通过合理布点,更换绝缘架空导线,装设300多套流动IC卡表、安装漏电保护器,方便农户排灌就近用电,解决当地居民春耕用电难问题,消除不安全用电隐患。

3.共享用电惠民生。属地供电所主动上门到为农户集中办理智能用电IC卡,根据需求向IC卡内充值电费。开办15期“田间课堂”现场指导农户使用该惠农装置,发放流动IC卡表使用手册千余份。该项惠农成果被武汉电视台、楚天都市报、长江商报等媒体专题报道,获得当地村民的交口称赞。

(三)驿站电教室,管理创新植入安全用电理念

为牢固树立群众安全用电理念,武汉市黄陂区供电公司引入责任“1+N”管理理念,开办“知音”驿站电教室,将其规范化、常态化、流程化运作,以供电公司的“1”为主体搭建沟通、交流、合作平台,汇聚政府网格平台、钓鱼俱乐部、中小学校等这些“N”的力量,不断提高广大居民群众安全用电意识,用心传播安全用电常识,从源头防范高压线下涉电类公共安全事件。

图4社会责任“1+N”管理理念

1.充分发挥N的作用。以微信公众号、QQ等新媒体平台为载体,构建覆盖广、密度高、反应快的“防钓鱼触电”安全网络,构筑防钓鱼触电朋友圈。以垂钓比赛、知识宣讲等方式吸引更多钓友成为电力设施保护义务宣传员,主动参与到高风险鱼塘(野塘)信息报送、电力设施保护宣传等工作中来。

2.安全用电课堂“三进”。进学校,按照不同年段学生特点,分为室内、室外安全用电课程,课上通过图片讲解、趣味抢答、观看视频等形式,提高学生安全用电防范意识,增强中小学生安全用电常识,从源头杜绝安全用电事件发生。将安全用电三字经、安全用电漫画等印制成小画册、印制到小纪念品上,与《农村用电安全》《少年儿童触电防范》等书籍一并发放给每位学生和群众。进村庄,联合村委会在驿站电教室开展农村电力课堂,对线路通道沿线群众大力宣传《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相关规定,告知在电力线路走廊内施工、植树、烧荒、违章搭建、垂钓的危险性,强调农耕时私接乱搭的极大危害,增强群众安全用电意识,并对涉电高发区域重要地段装设警示牌,从源头抓起,确保高发区域危险源得到有效管控。进工地,向市政工程管理部门赠送安全用电宣传资料,对工程承包人、施工现场安全负责人、挖掘机司机等特种作业人员宣讲《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关于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电力电缆线路保护区范围及保护措施、法律责任的规定,告知其在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电力电缆线路保护区从事生产作业的批准程序及安全防护措施,教授触电事故发生后的处置措施及急救知识。

3.安全宣传掷地有声。自2016年以来,黄陂区供电公司在全区范围内累计开展驿站电教室“进校园、进村庄、进社区、进企业”活动50余次,赠送安全用电知识读本300余本,发放宣传单20000余份,驿站电教室活动被新华社、湖北电视台、长江日报等中央、省、市主流媒体专题报道。

四、社会责任根植成效

一是促成政府参与压降涉电行动。开启政企合作新篇章,地方政府、供电企业与渔具销售经营者、河道承包人和鱼塘养殖户签订《渔具销售宣传提醒登记责任书》和电力保护区内《河道鱼塘严禁钓鱼责任书》百余份,明确划分各方工作权利职责。面向社会发布《安全垂钓区域导图》,鼓励引导垂钓者主动报告相关信息。

二是达成全区零触电零发案目标。建立防钓鱼触电责任传递队伍,依靠“朋友圈”的力量,成功制止高压线下钓鱼、工程施工等潜在安全隐患5起。2018年,实现全区全年零钓鱼触电事件,保障了钓友生命安全,避免了因索赔给供电公司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形象破坏。工作成效在国家电网报、中国电力报、新华社、湖北日报、湖北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专题报道,引起广泛良好的社会效应。

三是推动电力安全知识社会传播。借助数量庞大的钓友群和学生群体,将安全用电、节约用电和电力设施保护等供用电相关知识,通过朋友圈、驿站电教室实现最广泛的精准传播,营造了良好的电力设施保护氛围,维护了和谐的供用电关系。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推动社会责任根植项目实施。结合区域内不同地域发展特点持续开展涉塘线路改造、流动IC卡表推广、驿站电教室等主题活动。为大型产业园区、居民区提供便捷供电服务和安全用电技术指导,推动黄陂地方经济更加繁荣、乡村建设更加和谐。

二是进一步增强员工优质服务意识。在制度落实上,率先执行,认真践行,经常监督职工对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主动转换思维模式,优化服务模式,积极应对日新月异的智能化时代。做实网格服务,以特色服务促进优质服务不断提升。

三是进一步发挥社会媒体受众优势。以“互联网+”传播快、平台广、形式多的优势,通过微信、微博等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弘扬正能量,着力打造“知音服务,为民服务”的供电服务形象,不断彰显国网负责任央企形象。

四是进一步丰富政企联动合作的内容。借助“红色引领政企联动”的契机,今后还需从消除涉电类公共安全隐患的高度,不断加强与政府联动的合作力度,扩大联合的合作内容,例如高层电缆竖井整治、电瓶车整治、电气火灾预防等,最终与政府共同营造“和谐、平安、幸福、美好”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