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汕揭博T3标段库区环保实施方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3

湛汕揭博T3标段库区环保实施方案

马朝辉

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环保产业的发展提高了经济增长的合理性和持续性,从而提高了经济增长的质量,文章对湛汕揭博T3标段库区环保实施方案进行了探讨,为库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库区;环保实施;方案

1工程概况

汕湛高速揭博项目T3标主线全长6.979Km,主要包括了横江河特大桥、横江水库特大桥两座特大桥,牛牯岭大桥、右幅K107+410(左幅K107+380)大桥、上社大桥、高湖大桥、高棚大桥五座大桥和右幅K107+667中桥一座及7段路基。其中牛牯岭大桥、横江水库特大桥、右幅K107+410(左幅K107+380)大桥、上社大桥、高湖大桥、高棚大桥、K107+667中桥一座和7段路基均位于库区,施工过程中对横江水库的影响较大,需注意库区环保工作。

1.1地形与地貌

本标段所处区域为粤东山区,沿线基本为中低山、剥蚀丘陵地貌,总体地势为北西高,东南低,地形起伏较大。山间沟谷内水源丰富,分布大量农田、旱地、果园等。项目区植被较发育,以松木、杉木、灌木为主,少量开发为果树种植基地。

1.2水文与气候

本标段地处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受海陆影响较大,是明显的季风区。年平均气温在21.1-21.8之间,最热月为7月,最冷月为1月。年降水量在1350.9-2143.8mm之间。年降水量80%集中在4-9月,6月份为全年雨量峰之月。

2施工过程中库区主要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及危害

2.1现场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几个因素的现状及、特点及敏感性分析

2.1.1水土流失现状、特点及敏感性分析

库区沿线均处于高边坡地带,水库便道上方为未扰动土体,水库便道下方为水侵蚀范围,沿线基本均处于塌方地段,特别是在雨后此种现场特别严重。沿线山泉水非常丰富,对水库便道影响较大,特别是有尘土时,全线均处于水土流失严重区域。

库区便道路段长,原始地貌不稳定,主线内与环水库便道交叉点多,扰动面积广,土石方开挖填筑量大。主线处于丘陵地带,山水比较丰富,容易造成泥石流、塌方等自然灾害。

2.1.2沿线运输车辆扬尘造成的大气污染现状、特点及敏感性分析

本标段地处山区,沿线便道受雨水冲刷,便道表面多积土和粉尘,运输车辆的通行过程中,极易扬尘造成大气污染。

库区便道路段长,而且大部分便道无法硬化,车辆的频繁的通行,导致积尘越来越多,越来越厚,运输车辆及民用车辆的通行经常扬尘造成大气污染,不但不利于交通安全,同时扰民较大。

2.1.3横江水库特大桥主桥施工过程中对水库造成的污染、特点及敏感性分析

横江水库特大桥横跨横江水库,主桥4-8#墩均位于水中,施工过程中环保措施的处理不当,极易造成库区污染。

横江水库特大桥主桥均位于水库内,桩基施工过程中的泥浆处理不当、施工过程中机械的防护不周造成的漏油和白色垃圾均可能对水库造成极大的污染。

2.2现场几个环保控制点的危害分析

2.2.1水土流失危害分析

(1)诱发滑坡、塌方,危害沿线设施和行车安全低山丘陵带,大部分开挖面坡积层较厚或岩石风化破碎严重,岩性完整性差,水土容易侵蚀边坡,如不做好防护措施,一旦造成崩塌,必将对周围设施与过往车辆带来毁灭性危害。大量弃渣,若无任何防护措施,暴雨洪水期间,在水流的冲蚀下,将引发滑坡,大量的土石方会毁坏沿线设施,埋没便道,影响交通,流入并污染水库。

(2)破坏景观、影响水质水土流失的加剧,影响植被生长,破坏了大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公路沿线景观。而在雨季,随着砂石、泥土流失入河,土壤中营养元素也被携带入水库,从而使水库浑浊度增加,污染物含量大,影响水库水质。

2.2.2沿线运输车辆扬尘造成大气污染的危害

(1)诱发交通事故施工过程中交通运输车辆的通行造成的扬尘,可能造成交通可视距离较短,导致无法判断前方交通状况和前方路况,在此种情况下,可能造成交通施工。

(2)危害身体健康施工过程中的扬尘颗粒,易通过呼吸道吸入肺内,造成人员呼吸系统感染,从而诱发疾病。

2.2.3水库主桥施工对水污染造成的危害

(1)水污染对水中生物危害施工过程中的水污染,如油污、白色垃圾及泥浆排放都会对水中生物造成危害,造成水中生物死亡,不但造成经济上的损失,也可能在食用过程中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2)水污染对社会的不良影响

横江水库为二级保护水源,为饮用水的备用水源,水污染易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3库区环保防治方案

3.1水土流失具体实施方案

3.1.1换水库路段水土保持措施

(1)环水库便道全线靠山一侧设置砖砌排水边沟,坡度依现有地形设置,在纵坡低点或指定地点设置φ60cm钢筋混凝土过路排水涵管,涵管靠山侧设置砖砌1.5*1.5*1.2米沉沙池。

(2)部分滑坡路段或滑坡隐患点,采用混凝土挡土墙,坡脚底宽1.2m,顶宽50cm,其中埋深50cm。

(3)栈桥南岸、北岸边坡采用喷射混凝土湿拌法。厚度为10cm。宜采用普通水泥,要求良好的骨料,10mm以上的粗骨料控制在30%以下,最大粒径小于25mm;不宜使用细砂。

(4)为防止晴天扬尘,配备一台洒水车专门用于环水库便道洒水。

(5)雨后山上有泥水污染路面,沿线难免会存在塌方,平常也需要专门的人员对绕水库便道进行清扫,故成立专门养护队。

3.1.2主线水土保持措施

(1)在施工期间尽量少破坏路线周围原有的地物、地貌、植被。

(2)始终要保持工地的良好排水状态,修建一些有足够渗水断面的临时排水渠道,并与永久设施相连接,且不得引起淤积和冲刷。

(3)高边坡地段设置薄膜进行覆盖,以防止塌方。

(4)雨季来临时,开挖好纵向和横向临时排水沟,以便雨水能及时流畅,同时还要做好防洪水的防范措施。

(5)桩基施工时的泥浆尽量循环使用,冲钻过程中的泥渣应经常清理,废水排放必须经沉淀处理,在水质达标后,才能排放。

3.2沿线交通运输防尘措施

(1)对于施工作业产生的尘土,采取随时洒水或其它降尘方法使公害减至最小程度。

(2)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对容易产生飞扬的细料和散料必须用帆布、盖套及物品遮盖,或适当洒水湿润减少细料或散料对环境的污染。

(3)安排专人进行便道清理工作,并定期进行检查,保持便道清洁。

3.3水库主桥施工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1)桩基施工钻渣等外运主桥总计桩基108条,混凝土约1.5万方,施工过程中钻渣采用集中外运堆放的方法进行处理。

在南北两岸设置储浆池,每个储浆池可以满足两条桩基泥浆的存放。多余泥浆通过专门配置的泥浆管抽至储浆池后,用泥浆运输车拉至指定的区域排放,确保水库的生态环境不受污染。

(2)防油污扩散处理

施工过程中因机械设备故障可能发生油料泄漏污染水库水体,针对油污泄漏事故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1)机械设备进场前必须对施工机械进行全面的检查并在过程中加以检修,尽量避免出现油污进入水库水体的现象。

2)为了在漏油事故中防止油层扩散,便于溢油清除,在施工平台外侧和栈桥外侧各拉一道围油栏把油层限制住,然后采用吸油毡进行处理。

3)对于冲机等比较容易漏油的设备,在其滚筒底盘下铺垫一张吸油毡,并经常性予以更换。

(3)废水处理

1)对于洗泵管的砂浆及废水,采用塔吊吊斗方式将砂浆或者废水收集运至指定地方进行排放。

2)对临时道路及9#墩围堰筑岛,采取在边坡上覆盖薄膜以防止横江水库的堤岸土壤受到冲刷。

(4)施工过程白色垃圾及固体废弃物处理

1)设置垃圾站,各类垃圾及时清扫、清运,不随意倾倒,做到每班清扫、每日清运。

2)对于水面上可能出现的白色垃圾,经常性派人利用小船对水面进行清理,确保施工过程中水面的清洁。

3.4其他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过程主要噪声主要来源于现场施工机械设备如钻机、空压机、灌注设备、钢结构加工设备、施工起重和运输车辆等产生的噪声,还有就是各工序施工安装构件如模板、支架等产生的噪声。

1)遵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工业企业噪音卫生标准》的要求。

2)选用先进合理的施工方法、选用噪声低的施工机具,对振动较大机械设备安装减振消躁装置。加强施工机械进场控制,严禁作业噪音超标及运转不正常的施工机械进场。

3)确定施工场地合理布局、优化作业方案和运输方案,保证施工安排和场地布局尽量减少施工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减小噪声的强度和敏感点受噪声干扰的时间。

4)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5)控制所有进出场施工车辆限速行使,降低尘土飞扬、所有车辆尽量做到少鸣笛或不鸣笛,尽量减少紧急急刹车等,减少噪声污染。

6)加强施工人员技术培训和环保学习,正确使用和维修机械设备,确保施工机械设备良好运行状态,减少作业过程噪声。

4库区环保要点

1)植草草种应选择适合当地生长、根系发达、枝繁叶茂的优良品种。宜采用适宜两季及两季以上生长的不同草种和灌木种子混播,喷播后及时养护,并覆盖薄膜,以防雨水冲刷。

2)挡土墙墙身在地面线以上必须设置泄水孔,泄水管设置3%-4%坡度,出水口必须低于进水口。

3)挡土墙等防护施工顺序:先开挖挡墙工作面,待挡墙施工完成后采用人工修整边坡后,边坡比不超过1:2。

4)边坡采用绿色薄膜进行覆盖,在环保要求满足的条件下,保持与周边环境协调。

5)部分地段喷射混凝土进行防护。在高边坡地段,喷射混凝土进行防护,确保边坡的稳定和安全。

6)设置洒水车,每天对便道进行洒水防尘,确保现场无扬尘。

5环保应急预案

项目部成立防汛应急领导小组,设组长、副组长和各工作组及组员,成员由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及相关职能部门成员担任:

组长职责:在日常和环保应急事故发生时,全权负责指挥安排相关预警、启动和调度工作,不在岗时,可指定一名副组长代为指挥。

副组长职责:协调组长,调动相关设备人员开展应急工作,安排跟踪信息收集发布、避险减损、通讯联络、后勤保障、善后处理等工作,为事故预防提供技术指导。其他分区情况及职责:

组员职责:组员按照副组长的分工安排及组长的指挥调遣和总体应急预警响应机制,开展实质性工作,及时跟踪和汇报现场情况及反馈问题。

1)通信组:收集和发布即时的环保信息,通过与横江水库管理处等机构建立长期信息沟通机制,结合网络、手机软件的气息数据共享平台,即时更新环保信息,要求告知到各施工处负责人、专业队负责人;紧急情况下对外进行联络求助。

2)交通组:负责在应急前后安排司机接送人员进行监测、值班、防护,在紧急情况下接送相关人员和小型机具设备等,设立专人引导外部的指挥、救援人员的行走线路。

3)后勤组:日常保证防护、应急物资的及时准备,按照汛情和险情及时采购、调配专用物资、机械设备,储备和分发应急所需物资。

4)减灾组:定期对现场环保隐患排查、安排治理整改,对主要部位进行及时防护处理,汛期安排值班巡查,维护现场疏散抢险秩序

5)技术组:对重大环保隐患进行分析并制定专门的处理方案,预防发生次生事故,制定合理科学的设备使用、临电处理、救援方案及措施,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向外部救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抢险救援信息资料。

6结语

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为此,我们在抓进度、抓安全、抓质量同时,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确保生产、生活用水达标排放;有毒有害废弃物处置率达到100%;“破坏一处、恢复一处”,对施工用地全面恢复;做好防水排水工作,泥浆采取外运,确保水源保护区不受到污染。

参考文献:

[1]赵鹏高.中国环保产业政策现状和对策建议[J].资源节约与环保.2005(04)

[2]《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交通部2003年第5号,2003.6.1)

[3]交通部《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B03-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