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茂旗少数民族生育状况调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达茂旗少数民族生育状况调查分析

高辛凤

高辛凤

(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计划生育服务站014500)

【摘要】生育是影响人口问题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人们的生育观念是决定人口的数量、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次调查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特别是禁牧后牧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等因素全面地、有重点地分析我旗少数民族育龄群众生育观念的现状、生育结构及这种观念和结构形成的原因,从而为制定民族政策提供依据,进一步建设新型生育文化,形成科学文明的生育观。

【关键词】少数民族生育状况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R1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2-0124-02

一、达茂旗少数民族情况及特点

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简称“达茂旗”,地处祖国北疆,是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下辖的一个旗,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多民族聚居的边境旗,是内蒙古自治区19个边境旗(市)和23个牧业旗之一。

从建国初到2011年,达茂旗全旗总人口是呈增长的态势。全旗总人口1980年比1949年增长4.86倍,少数民族人口增长3.3倍;2000年比1980年全旗总人口增长7.2%,少数民族人口增长22.6%;2010年比2000年全旗总人口增长4.2%,少数民族人口增长11.70%。通过调查分析,达茂旗社会总人口是呈现增长态势,从1949年到1980年增长幅度明显,从1980年到2010年增长幅度缓慢。少数民族人口在总人口中比例呈缓慢增长态势,1980年与1949年相比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6.1个百分点;2010年与1980年相比少数民族人口增长2.9个百分点。

二、达茂旗少数民族生育状况调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奖励扶助制度的建立,孩子抚养费的提高对选择多生的制约,新型生育文化的渗透等,使少数民族群众的生育观念发生变化,多子多福的陈旧观念开始在年轻生育夫妇中悄然离去,因而出现近半数的生育一孩的妇女符合政策生育二孩却推迟了生育,新婚夫妇推迟生育更占很大比例。生育观念的转变,使部分少数民族育龄家庭放弃了政策内生育二孩,选择了终生只生育一个子女。

随机调查了五百多名少数民族群众(主要是蒙古族育龄群众),得到有效问卷500份,形成以下调查报告。

其中有已婚者82%,未婚者18%。调查年龄大部分在30岁以上(18-30岁180人。30-50以及50岁以上均为160人)。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被调查已婚者中有48%的家庭中有1个小孩,15%家庭中有2个小孩或2个以上的小孩,19%的家庭表示暂时不考虑生育,同时46%的被调查者希望自己有1男1女两个小孩;84%知道我国的少数民族的计划生育政策(包括知道一点的为56%;十分清楚的28%)。已婚者中绝大部分人是在22至30岁结婚的,42%的22-25岁期间就有了第一个孩子,其中没有一个是早婚的,没有一个是早育的!当然,我们对此数据持保留态度,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少数民族同胞的婚育觉悟。68%的被调查者不会为要男孩而多生一胎。这体现了对于少数民族同胞来说,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改变,在调查中,超过半数的人认为人口已经成为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三、引起少数民族生育状况变化的原因分析

1、经济方面考虑原因。现代社会中的很多家庭在进行生育行为选择时都作了理性思考并最终作出了理性行为选择,一对夫妇在进行生育决策时,往往首先要从个人家庭理性出发,考虑多育子女给家庭带来的各种利弊较多,在调查过程中,很多人在被问及子女教育方面的问题时,都表明了现在这个社会孩子的抚养和教育费用太高,“养不起孩子”,因而他们坚持多生不如把一个抚养好。

2、政策引导因素。主要表现在国家计划生育与人口政策方面。在调查过程中,80%以上的调查对象表明,即使他们想更多地生育子女,国家政策也不允许,响应国家政策的观念在少数民族群众中还是比较普遍的。政策因素对生育观念的影响,还表现在国家对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的奖励扶助政策,包括对自愿放弃二胎生育指标的家庭和独生子女户家庭的奖励。

3、人们重视对生育质量的追求。当生育数量的意愿从多生到少生变化的同时,更多的少数民族群众也开始重视生育子女的质量,即优育和优教。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已婚的男女拥有独立的经济收入,有着较高的文化水平,这种变化促使人们开始重视对子女教育的投入,对生育质量的高度关注,对子女教育培养的投资已成为家庭投资的主要项目。

4、是育龄群众生育观变迁的多元化。以前,处于生育年龄阶段的青年男女,结婚、生子被视为是其人生道路上的必经之路,尤其是对于女性而言,生儿育女就是天职。这一时期主动选择不婚或不育的青年男女数量极少。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后,人们对于生育行为也有了新的理解:生儿育女不再是生命的必要组成部分,孩子也不再是维系家庭的纽带。丁克家庭的出现,生动展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生育观的多元化倾向。

5、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流动人口逐年增加,特别是禁牧后,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陪读人员、打工人员较以前增加了,虽然部分牧民聚居在城镇,但大多数年轻的少数民族育龄群众选择了外出打工,禁牧后少数民族外出迁移是少数民族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

四、对策探讨

1、对少数民族生育率下降趋势,作为民族地区应引起高度重视,从国家到自治区再到我旗一直是采取鼓励政策,即总人口规模小的地区的少数民族,在不违背《内蒙古自治区计划生育条例》的前提下鼓励其多生育。

2、全面落实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优先优惠政策,扶持少数民族加快自身发展,减少后顾之忧。经过三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我们开始面临劳动力相对不足,城市老龄化趋势凸显等人口困境。因此在控制人口总量规模和人口增量不断缩减的情况下,推进人口的流动,有利于缓解城市老龄化,降低城市人口的总负担系数。

3、加大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产业投入力度。全面普及到高中的义务教育,实施灵活多样化的成人教育方式,在少数民族群众的教育上,狠抓从小学到高中的中小学教育,坚决取消各种名目繁多的学校收费,减轻家庭负担,扩大受教育人口的范围。

4、提倡少数民族妇女要接受良好的教育。因为良好的教育至少意味着:有利于晚婚;有利于提高避孕节育率;赋予妇女以理想和参加工作的机会,使他们能够从单一的生育劳动中得到解放;使得妇女能够更好地扮演好母亲的角色,并乐意在孩子的健康和教育方面花费较多的力量。

总之,只有保持人口的适度增长才能扩大市场,刺激消费,加大经济规模,带来经济效益,才更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

小结

这次达茂旗开展的少数民族生育状况调查活动,通过大量的数据的对比分析、与调查对象交谈的基础上,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揭示了新时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出现的新形势、新特点、新情况、新挑战、新机遇,是一次极有价值的调查。但是,本次调查活动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具体数据收集不够,权威性有一定的欠缺。第二,对少数民族群众的调查是随机抽取的500名被调查对象,人数比较少,并且深度有待进一步提升。第三,理论支撑不够。

参考文献

[1]周长洪.生育观念的概念逻辑模型.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

[2]王学思.生育行为的经济学解析.人口学刊,2002年(4).

[3]戎丽君.城乡居民生育观念差异分析及对策.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6(6).

[4]徐俊.中国人生育观念研究:回顾与展望.人口与发展,2008(6).

[5]卢铁城,张忠元.中国西部民族经济[M].四川辞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