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模型制作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建筑模型制作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廖静宇1缪诗祥2

1.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314031;2.浙江太学科技有限公司310030

摘要:模型制作是培养建筑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途径。它有效地推动了学生将"平面设计"思维转化为"3D立体"设计思维的过程。本论文针对当前建筑模型制作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进行解决策略的探索。

关键词:建筑专业;模型制作;教学模式;改革策略

1引言

模型制作课程是建筑实践教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将平面设计转化为三维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三维空间的定量化思维能力。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造型制作和建筑设计是两门相对独立的课程。当今,建筑学科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如何使这门实践性基础课更好地体现建筑专业的特点,更好地结合建筑学专业的教学要求,是我们教学团队一直追求的目标。在满足建筑学专业评价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结合低年级建筑学专业主干课程的设计要求,进行了一些探索。

2传统建筑模型制作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客观地说,20世纪30年代至今,我国建筑教育深受法国巴黎美术学院“鲍扎”教学体系的影响。“鲍扎”所提供的国外建筑教育体系,从个体的采用到整体的提升,深刻地影响了我国建筑专业人才的知识建设和能力形成。因此,它在模型课程教学中的影响尤为突出。它的思想主要是选择对象的经典形式,对制作成果要求十分精细。新中国成立以来,教学体系培养了一大批建筑学领域的优秀人才,其优势值得肯定。然而,时代的发展逐渐暴露出教学体制和理性主义的缺陷。一方面,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很难提供创新的机会,如模型制作的题目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往往强调建筑大师的经典作品价值,以及教学对象创新思维的局限性。古典自然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在美学、工作和精力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建筑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鲍扎”教学体系下形成借鉴思维十分单一,如针对大师经典设计作品,往往表现出很强的设计风格,业内人士一眼就可以观察出来,借鉴性并不强。盲目强调这种教学模式,学生提出的作品往往与现实脱节,互不相像。他们甚至强行在模型制作中加入了一些“经典元素”,使模型制作过程的意义不断丧失。此外,我国传统建筑造型课程的教学模式存在“重成果、轻过程”的问题,其具体表现在专业设计课程与模型制作课程的“割裂状态”。教学过程中,设计通常是进行“平面设计”,模型制作则强行转化为“立体思维”,这种现象也导致了建筑创作丧失了理论和实践的相互支撑。

3建筑模型制作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

从学校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看,建筑专业与建筑产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建筑业的发展趋势直接决定着建筑人才培养的方向。笔者认为,从学生的角度来研究建筑知识和技术,应该建立在对建筑的“感知”层面,真正理解“什么是建筑?”和“什么是建筑设计”?否则,学生只能依靠大量的理论堆叠,在实践中的行为如同幼儿玩耍积木一般,这是毫无意义的。让学生深入理解“建筑”的内涵,以最有效的方式加强分析能力,掌握建筑认知的规律:建筑的起源→建筑功能需求→建筑影响要素→建筑设计与构建方法;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创造一个有效的教学环境。

4建筑模型制作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策略

针对建筑造型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首先要转变观念,跳出“鲍扎”体系的影响,让学生接触到近年来国内外一些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以扩大学生定义的建筑阅读跨度。其次,结合我国当前建筑业的发展方向,如“绿色建筑”、“生态建筑”、“智能建筑”等,加强建筑阅读的深度。在获取资源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渠道的优势,收集和组织一些建筑实体图片、视频和文本材料,使学生能够同时进行分析、比较和推测,从而促进建筑设计知识的建设。具体措施包括三个方面。

4.1侧重建筑适应环境和谐的训练

虽然建筑模型主要反映“外观”,不能窥视其“内部”结构,但整体建筑仍有“环境匹配”的要求。由于传统建筑设计专业的独立性,学生往往在制作模型的工程中过度设计平面功能,然后逐步转化为空间划分,进而推敲每一部分的立体形态——这一思考过程存在很多负面影响要素,也是典型的“由内而外”的设计方法,它所形成的最终表现是过度关注建筑独立性,而更为重要的空间有序性则被忽略了。这就导致了两个问题:首先,建筑的整体形态与周边自然环境不和谐,社会环境不和谐,缺乏有效的连接点,建筑形式的“内部”和周围环境的“外部”过于僵化。难以形成良好的视觉体验和心理感受。其次,在平面到三维模型的实践中,学生过于注重建筑线条的叙事,显得直截了当、突兀、沉闷,建筑的趣味性和神秘性应该被消除。以一个案例说明,笔者在布置“某民俗博物馆”的模型制作题目中,所得到的模型作品往往过于重视宏观体验的“高、大、上”,部分模型作品虽然在细节装饰上突出了“民俗”特征,换句话说,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去做模型,他们自己仍然没有重视建设以适应环境的重要性。通过指导,改进后的建筑模型工程增强了环境适应的经验。例如,评价较好的一个模型作品虽然是建立在城市环境基础上,但在周边环境设计上加入了树林、小道、长走廊等,在有限的面积空间内设计出一个“过程建筑空间”,小道与长走廊上加入了民俗展示,逐步将“参观者”引入博物馆内,这样的设计更具有戏剧性特点。

4.2加强形态营造与功能空间分析

广义上说,“建筑”不同于建筑生产。它涉及艺术、人文、美学等多个领域。空间和形式是建筑表达的基础,也可以称为“建筑语言”。任何建筑设计师都不确定作品,无论多么新颖,最终都会回到建筑空间和形式的表达层面。如果这一要求无法实现,那么建筑设计本身就是“空想”。同时,现代社会对建筑功能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高于建筑美学,导致建筑审美标准的多样化。因此,在造型制作过程中,学生有必要加强对形态结构和功能空间的分析,寻求一个适度的审美标准,以避免单一美学的不足和各种审美元素的积累。例如,在博物馆设计中要根据民俗的地域性、历史性综合考虑,分析它在历史中的地位,从而获取最合理的表现方式——如果将秦砖汉瓦的形态,用在殷墟文化博物馆的设计上,明显是不合理的;功能空间的设计,在模型制作中表现的十分突出,需要合理地配置功能对空间的需求,如庭院和回廊的比例,门窗之间的比例,等等。

4.3强调物质材料与建构认知结合

实际上,现实中的建筑不是空中楼阁,无论是模型制作还是建筑实体,都需要以材料为载体。因此,材料也最直接地表达了建筑设计的概念和内涵。如果在建筑设计中忽略了“材料语言”,建筑就是不可理解的,甚至是不可成立的——一个简单的例子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组成的高层建筑,是砖木结构不可能实现的。在建筑设计课程的研究中,由于材料认知的异化,学生往往会出现一些大胆新颖的设计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在模型制作中体现出来。很多违背物质材料原理的行为,正是对模型材料和建筑材料的“割裂”造成的,教师在评价模型工作时,应注重模型的可实现性,规范设计行为。客观上,造成学生这一错误认识的因素,主要是传统建筑建构方式的理解。梁板柱等概念的深刻影响下,学生的视野十分有限,结合物质材料和建构认知的相关内容,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例如,针对传统建筑风格,提问学生是否一定要采用传统建筑材料(瓦当、斗拱等),如果打破这一局限,教师应该提供一些可供选择的物质材料,让学生重新进行创意的实践。

在模型课程的教与学过程中,应注重分析思维的培养,强调学生界定的实践能力,加强实践课程与主修课程的关系,形成互动教学,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在设计方面的创新能力。与建筑模型本身相比,学生在设计方法上有更多的收获,特别是对“环境的制约与提示、功能空间与形态营造、材质与建构”这三个方面有了更深的理解。通过对学生定义的新旧作业的比较,可以看出他们从设计创意、计划制定到最终的设计成果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教学实践证明,模型制作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最大的收获在于,学生养成了在设计中自觉注重分析过程的习惯,这将为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主动性、参与性和分析性为特征的课程模式,改变了传统的表达型教学模式,使实践环节的教学更具实践性和启发性。

参考文献

[1]环艺模型制作课程探究[J].沙俊双.大众文艺.2017(22)

[2]项目式教学在《建筑模型制作》课程中的应用[J].马驰.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2)

[3]试论《模型制作与工艺》建设与建筑环境设计实践[J].慕云舒.中国建材科技.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