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房屋建筑测量放线施工技术胡建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浅议房屋建筑测量放线施工技术胡建金

胡建金

胡建金

中慈国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315300

摘要:文章阐述了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放线的意义,并结合具体工程,对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放线技术的实践应用展开探讨,旨在为建筑工程顺利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放线技术

引言

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房屋建筑建成后的质量水平和使用性能,而房屋建筑测量放线施工恰恰是保障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前提。因此在开展房屋建筑施工前和施工中,务必要全面的掌握测量放线相关数据信息,对建筑基础及主体开展仔细的测量放线,进而有效的把控建筑的角度及垂直度等关键因素。

1房屋建筑中测量放线施工技术的主要工作内容

房屋建筑测量放线是建筑施工中的基础性工作和关键前提,测量放线的质量密切影响着建筑施工的成败。值得注意的是,在建筑的施工进程中应保持测量放线的动态运行状态,通过动态的测量放线对施工操作的定位做出科学的指导。与此同时,测量放线应该依据建筑施工进度分步骤开展,具体的测量放线步骤包含初始定位、基础测量及主体测量。其中,初始定位即为首次开展的测量放线;基础测量即为在定位桩布设之后开展的对测量放线的复核;主体测量往往在房屋建筑施工开始之后开展,作为建筑施工进程中施工测量和操作定位的关键引导。上述三个步骤组成了房屋建筑中的测量放线施工,是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有力支撑和关键保障。所以在房屋建筑施工进程中,做好测量放线施工至关重要。

2房屋建筑测量放线施工技术的运用

2.1房屋建筑测量放线施工技术开展的前期工作

在开展房屋建筑测量放线施工之前务必要做好前期工作,具体来说,一方面要构建好测量放线工作的团队,并对团队中每个人的职能予以明确的划分,另一方面要配置好测量放线施工相关机具,保证机具的数量和种类齐全。一般来说,为了保证房屋建筑测量放线施工高效且有序的开展,在工作团队中往往要配置一名测量技师与两名技术人员,还应该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适当增设辅助人员。在工作团队的职能划分中,负责人员的职能主要包含对控制网的复测和校对工作;下属测量员的职能主要包含有效的复验施工人员的组织控制线以及梁柱边线的测量放线。

2.2施工测量准备

在测量放线开始前,测量人员应当开展各项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严格审查、核实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放线设计图纸,并对图纸上的相关点、坐标点等进行仔细校核,以确保定位依据点的精确度可满足预期标准。与此同时,测量人员还应当结合测量放线工作的进展,建立科学合理的计划,以保障施工的有序开展。此外,测量人员还应当全面检测与测量放线工作有关、或可能会用到的工具,并确保它们性能稳定。

2.3对基准控制点予以复测

在测量放线前,应当就基准控制点相关问题与业主进行有效沟通,对业主提供的基准控制点测量情况予以现场复测,然后将测量情况交由业主及监理校核。除此之外,为了确保测量放线工作的有序开展,应当适时对控制网点予以核查。

2.3.1平面控制网的测量

1)设置轴线控制点。在地下室施工完毕后,结合基坑边设置的平面控制网,依据工程测量规范对应的精度要求,对楼面进行轴线控制基准点设置。然后采用GPS技术对轴线坐标进行校准,精度满意后方可用于地上平面控制。控制点对应各个楼层混凝土顶板浇筑过程中,于垂直对应控制点部位预留200mm×200mm的孔洞,为轴线向上投测提供有效便利。伴随施工的不断推进,主楼部分轴线控制基准点不断向上传递,并且各塔楼应当建立对应点开展通视闭合测量,从而缩减测量误差。最后,因为裙楼高度偏低,所以对应轴线控制基准点无需向上转换。2)楼层的测量。引入先进GPS测量技术开展测量控制及校核,相较于以往的测量控制方式,GPS测量技术表现出诸多优势:①可实现对观测点三维绝对位置的直接呈现,而无需进行通视,进而可为施工现场测量控制提供有效便利;②可实现实时计算及呈现三维位移的功能;③可实现对原本测量控制系统的独立校核,依托GPS测量技术的载波相位定位及静态定位可实现对高程、平面控制点的实时动态复测。对于轴线竖向投测允许误差而言,不同施工项目对应着不同允许误差,其中,楼层每层允许误差为±3mm,楼层高度在30m以内及允许误差为±5mm,楼层高度在30~60m以内及允许误差为±10m,楼层高度在60-90m以内及允许误差为±15m,楼层高度在90m以上允许误差为±20mm。

2.3.2施工层的测量放线

在施工层测量放线过程中,首先应当对结构平面的投测轴线进行核查,闭合完毕再进行细部放线。室内应当将建筑工程轮廓轴线及电梯井轴线投测作为重要环节。为了实现对各楼层轴线误差的有效控制,并确保在装修时依旧可将结构控制线用做测量依据,则应当在施工层测量放线时对各轴线及边线予以弹放。首先,结合基槽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应用经纬仪朝垫层上投测建筑物四大角及主轴线点,通过校核闭合后,接着有效放出细部轴线;其次,结合基础图各轴线,运用墨线弹出施工中对应需求的轴线、控制线、墙柱定位线等;最后,放线完毕后必须开展验线,检测不同轴线点是否存在偏差或位移,然后运用经纬仪检测不同轴线的投测位置,再通过钢尺测出四大角及不同轴线的相对位置,防止施工在基槽内移动错位。

2.3.3高程的测量

1)设置标高测量基准点。于塔楼首层施工前,应当设置对应的标高测量基准点及高程控制点,然后运用水平仪对高程控制点予以引测,等到校核满意后便可用做建筑工程的起始标高。2)标高转换。对于高程控制点转变而言,首先应当于底层建立对应区域开展全站仪设置,然后将设备调节至适用状态,开展竖向垂直测量,对各项数据进行归纳,以获取激光反射高程,进一步依据对应要求将激光反射高程转换至核心筒外壁。结合行业标准,在高程转换时,防止应用由下层向上层进行丈量的手段转换,从而实现对误差的有效防范。3)设置标高控制线。施工层找平前,应当先对转换的标高点进行校核,如果误差不足3mm,可获取平均值用以水平线。找平过程中,尽可能将水准仪安装于测点范围的中心部位,运用水准仪、塔尺引测高程控制点的标高。

2.4房屋建筑沉降观测的测量放线施工

在具体的施工中,往往采用水准测量法开展房屋建筑的沉降观测工作,水准测量法可以动态的体现出不同观测点的标高变化情况,一般来说,应该在房屋建筑不同的方位各布设约三个水基准点,并将水基准点和沉降观测点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00m以内、将不同沉降观测点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0m-20m的范围以内,进一步运用沉降观测点清晰的观测房屋建筑的沉降状况。值得注意的是,务必要待沉降观测点布设到位后才可以开展沉降观测工作,与此同时,房屋建筑的沉降观测工作务必要持续的、定期的进行,禁止发生观测中断的现象,还要采取可行的措施有效把控房屋建筑的沉降速度。

结语

总而言之,测量放线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及施工质量。相关人员必须认识到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放线的重要意义,确保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放线技术的科学应用,切实开展好各个环节的测量放线工作,积极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赖兴全.试论建筑工程中测量放线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3,9(35):125-126.

[2]尤霞.浅析测量放线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纵横,2015,11(19):98-99.

[3]张雅琪,蒋红焰,郁俊超.浅议房屋建筑测量放线施工技术[J].内燃机与配件,2016,9(12):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