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9年我院麻醉药品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7-17
/ 2

2006~2009年我院麻醉药品应用分析

高文学

高文学(开封市第二中医院药剂科河南开封475004)

【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7-0424-02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和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6~2009年的麻醉药品用药品种、数量、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药频度最大的是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用于治疗癌痛的数量呈下降趋势。结论我院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但应进一步加强对麻醉药品的干预和管理。

为加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保证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合理、合法、安全使用,防止流入非法渠道,2005年8月3日国务院令第442号发布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还相继出台了《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分管理办法》等,对其在科研、生产、医疗等各个领域进行了严格管理。为了解我院麻醉药品在临床使用中的情况,为合理使用麻醉药品,规范化疼痛处理,加强管理,笔者对2006~2009年我院麻醉药品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相关数据来自于我院药房麻醉药品处方、麻醉药品专用账册、麻醉药品使用登记册;时间从2006年1月~2009年12月,统计内容包括药品名称、剂型、规格、零售单价、用量等。

1.2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的方法,DDD是指为达到主要治疗目的的用于成人的平均日剂量。限定日剂量(DDD)参考《新编药物学》(第16版)[1]及药品说明书推荐的成人常规用法用量及临床实际用法。对各种麻醉药品按处方数量和金额进行统计,采用金额排序法及限定日剂量数(DDDs)排序法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各药品的用药频度(DDDS)[2]。DDDS=药品的总用量/该药品的DDD值,DDDS越大,说明使用频率越大。

2结果

表12006~2009年麻醉药品用量、金额及排序

表22006~2009年我院麻醉药品DDDS及排序

我院2006~2009年应用的麻醉药品有芬太尼注射液、哌替啶注射液、吗啡注射液、可待因片、布桂嗪注射液五个品种;芬太尼注射液的总销售量分别在四年中排名第一,哌替啶注射液的总销售量在3年中排名第二。哌替啶注射液的DDDS排名在4年中有三年保持着第一位,仅在2007年排在第二位;芬太尼注射液的DDDS一直徘徊在第二、三位;吗啡注射液的DDDS排名由2006、2007年的第五位上升到2009年的第四位;可待因片的DDDS变化较大;盐酸布桂嗪注射液的年销售金额和DDDS排名靠后。各麻醉药品的消耗金额、DDDS、及排序详见表1、2。

3讨论

哌替啶注射液的止痛时间短(2.5~3.5小时),其代谢产物去甲哌替啶具有神经毒性,长期应用成瘾性大,易蓄积中毒,可用于短时的急性疼痛,因此不被推荐用于癌症患者的长期治疗;《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明确指出:“癌症病人慢性疼痛不提倡使用哌替啶”;有文献报道,WHO专家认为一个国家的吗啡消耗量是评价该国癌痛改善状况的一个重要标志[3]。我院哌替啶注射液的年消耗金额从2006年至2008年逐年上升,排序除2008年外均位于第二位,DDDS排序除2008年外均位于第一位;我院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要求的“哌替啶每张处方仅限1次用量”的规定,每张处方仅限1支,不仅用于手术疼痛,而且2008年以前用于癌痛的比例也较大,说明在应用上存在不合理之处;我们及时发现这个问题后,进行了干预与管理和《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宣传,由表1、2可以看出,2006年、2007年吗啡注射液的年消耗金额排序和DDDS排序均位于第五位,临床使用非常少;2008年吗啡注射液的年消耗金额即显著上升至第二位,2009年位于第三位;DDDS排序也由2006、2007年的第五位,在2008年也上升至第二位,2009年位于第四位,使用情况趋于合理;2009年哌替啶注射液的用量由上升扭转为下降趋势;但调查发现仍有部分癌痛病例使用哌替啶注射液止痛,分析认为一方面因为不少癌症患者及家属受误导认为只有杜冷丁止痛效果最好而且价格较低;另一方面是由于部分医师对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理解不够深入,应引起医师的注意。

磷酸可待因为弱效阿片类药物,直接抑制延脑咳嗽中枢,止咳作用迅速而强大,其作用强度约为吗啡的1/4,镇痛作用约为吗啡的1/12~1/7,强于一般的解热镇痛药,其镇静、呼吸抑制、便秘、耐受性、成瘾性等作用均较吗啡弱[4]。在我院临床上主要用于晚期肺癌、剧烈干咳和中枢刺激性咳嗽,统计显示用量较小,年销售金额较靠后;DDDS除2007年第一外,其余均较靠后,没有作为镇痛和镇静药,使用基本合理。可待因是三阶梯治疗中度疼痛首选代表药物,且符合无创给药原则,与其它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联合应用,对疼痛治疗能获得较好的疗效,因此提醒医师应扩大其应用范围,加强其在癌痛方面的应用,避免药物资源浪费[5]。

盐酸布桂嗪注射液为合成类中等强度速效镇痛药,镇痛作用为吗啡的1/3,但比解热镇痛药作用强,在我院主要用于颈肩腰腿疼痛、腰椎间盘突出、骨折复位、扭挫伤、脏器绞痛等急性激烈疼痛的治疗,每张处方为一次常用量,使用较为合理。

芬太尼注射液临床上主要在手术室麻醉中使用,主要用于各种疼痛及骨科、妇科等麻醉手术前、中、术后止痛;还可以麻醉镇痛药合用作为麻醉辅助药,是目前全麻中常用的药物。我院发展定位为骨伤科专科医院,随着知名度的提高,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完善,骨伤科手术数量逐年增加,使用量保持稳定增长,芬太尼的年消耗金额一直稳居第一,DDDS排名靠前。

综上所述,我院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消耗量呈上升趋势,但尚有不足之处,建议对于癌症病人多采用符合WHO癌症疼痛三阶梯治疗原则倡导的首选无创途径的给药方式如芬太尼贴剂、吗啡缓释片等为主流。进一步规范麻醉药品的使用和管理,实现“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第1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71-176.

[2]邹毫,绍元福,朱才娟,等.医院药品DDD数排序分析的原理及利用[J].中国药房,1996,7(5):215.

[3]陈海波,卢秀华,等.我院门诊麻醉性镇痛药利用分析[J].中华实用医药,2006,6.

[4]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第1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27.

[5]葛德升,庄卫红,等.2001~2005年我院麻醉药品应用管理情况分析与评价[J].安徽医药,2007,11(9):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