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隐裂的致病因素和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牙隐裂的致病因素和临床分析

密其凤

密其凤(山东省临沂市妇幼保健院口腔科276000)

【中图分类号】R7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0-0079-02

【摘要】目的探讨牙隐裂的致病因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25例单纯牙隐裂采用调和治疗结合磨除裂纹并充填的方法,保存了牙髓活性及牙体的完整;合并牙髓炎的患者36例根管治疗后进行全冠修复而得以保留;7例根管治疗后未做全冠修复而折断拔除;12例合并根尖周炎的患者根管治疗后及时进行全冠修复。治疗成功率91.25%。结论牙齿结构的薄弱和发育缺陷、)形态异常、创伤合力、温度的应力等是牙隐裂的重要致病因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非常重要;调合治疗、磨除裂纹并充填、根管治疗、全冠修复是治疗牙隐裂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牙隐裂致病因素临床分析

牙隐裂又叫不全牙裂或牙微裂,指牙冠表面的非生理性细小裂纹,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发病率居牙髓病及牙周病之后,是导致牙缺失的第3大因素[1],牙隐裂的裂纹常渗入到牙本质结构,是引起牙痛的重要原因之一[2]。现将我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总结如下,旨在探讨牙隐裂的致病因素、诊断和治疗方法。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80例牙隐裂患者共有80颗隐裂患牙,其中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18-70岁,其中18-29岁9例,30-39岁21例,40-49岁36例,50-59岁9例,60岁以上5例。牙位分布:上颌第1磨牙22例,上颌第2磨牙16例,上颌前磨牙6例;下颌第1磨牙18例,下颌第2磨牙14例,下颌前磨牙4例。临床表现咀嚼时有轻微的间歇性疼痛,有冷热刺激痛,咬硬物有瞬间酸痛等单纯隐裂症状者25例,并发牙髓炎者43例,并发根尖周炎者12例。

1.2诊断标准。牙冠完整,颌面可见与发育沟吻合并延伸越过边缘嵴的隐裂,患牙可无症状或有咬颌不适或偶有咬在一特定部位引起酸痛的历史,牙髓活力正常或略敏感,并未发牙髓病,这是早期牙隐裂[3]。晚期可并发牙髓炎、牙髓坏死导致急慢性跟尖周炎。

1.3治疗方法治疗应结合隐裂的深浅和症状考虑。(1)早期调合:无牙髓症状,降低牙尖斜度,磨除锐利的边缘,以减小劈裂力量。调合后用全冠保护,防裂纹加深。或定期复查,若出现牙髓症状,调合无改善,则行牙髓治疗。(2)裂纹线达釉牙本质界,着色浅无继发龋者,酸蚀法,釉质粘合剂光固化处理。(3)裂纹深已达牙本质浅层、中层,沿裂纹备洞,洞缘制备小斜面,Ca(OH)2覆盖,玻璃离子暂封,2周后无症状光固化复合树脂填充。(4)并发牙髓炎或根尖病变的患者,在根管治疗的同时,调整牙尖斜面,彻底去除患牙承受的致裂力量,治疗后观察1-2周,无症状即进行全冠修复。

1.4疗效评价标准成功:无自觉症状,咀嚼功能好,牙无松动,X线片示牙周及根尖周无病变。改善:咀嚼功能良好,劳累、身体不适时偶有不适感,X线片示根尖组织无明显病变。失败:出现冷热感症状、咬合痛、自发痛、叩痛或根尖有瘘道,X线片示根尖或牙周出现病变[4]。

2结果

80例牙隐裂患者治疗情况,见表1。经过1年观察随访,25例单纯牙隐裂采用调和治疗结合磨除裂纹并充填的方法,保存了牙髓活性及牙体的完整;合并牙髓炎的患者36例根管治疗后进行全冠修复而得以保留,可以正常行使功能;7例根管治疗后未做全冠修复而折断拔除;12例合并根尖周炎的患者根管治疗后及时进行全冠修复,效果良好。80例隐裂患牙治疗成功率达91.25%。

表180例牙隐裂患者治疗情况

3讨论

3.1致病因素牙隐裂产生的因素很多,(1)牙齿结构的薄弱和发育缺陷是隐裂产生的内在条件,这些薄弱环节不仅本身抗裂强度低,而且是牙齿承受正常力时,应力集中的部位。多数隐裂发生在牙尖之间的窝沟区,该区域是牙齿发育时期的钙化结合区,抗裂强度低,受正常颌力时容易产生应力集中[5]。另外,王嘉德等通过对109颗隐裂牙的临床观察发现24%的患者有双侧对称、甚至部位对称的隐裂牙[6]。王锦明也曾报道,104颗隐裂牙的对侧同名牙也发生隐裂[7],证明牙齿发育缺陷也是造成牙隐裂的原因之一。(2)牙齿形态异常:牙齿合面磨耗不均,出现高陡牙尖斜面,产生垂直和平行于牙尖斜面的2个分力,垂直于牙尖斜面的分力对牙齿长轴而言,形成一种水平分力,即非轴向力,牙齿受此力时,应力分布不均,拉应力和压应力都较大,应值力随外力倾斜角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承受较大异常合力时,牙齿有可能发生裂纹[8]。(3)创伤合力:口腔内存在缺失牙、龋坏牙、以及不良修复体、偏侧咀嚼习惯等,长期会造成患牙或患侧在维持正常运动的同时承受过重合力创伤,当病理性磨损出现高陡牙尖时,牙尖斜度明显增大,即使在正常咬合产生的水平分力也增加,形成创伤性合力,使窝沟底部的釉牙板向牙本质方向加深加宽在合力的继续作用下裂纹逐渐向牙髓方向加深,所以创伤合力是牙隐裂的致裂因素[1]。(4)温度的应力:牙釉质和牙本质可以受温度的应力而产生裂缝。

3.2临床表现本文临床资料显示,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这可能由于年龄增加,牙髓血管、细胞成分减少,硬组织变脆,加上合面磨耗,容易出现隐裂[9],但在性别上没有差异。最常见的主诉症状是咀嚼不适或咬合时痛,尤其是碰到某一部位或咬硬物、韧性食物等引起剧烈的疼痛,大多数病程较长,甚者10年以上,多数牙先有咬合痛或外伤病史,后出现牙龈症状,也有因牙本质过敏引起。位置与合面窝沟的位置重叠并向一侧或两侧边缘嵴伸延,深度需根据备洞或开髓后观察,大多可见磨耗不均的高陡牙尖。患牙位置大多发生于磨牙,且上颌与下颌第1.2磨牙多见,咀嚼时下颌主动出击,上颌被动撞击,第1.2磨牙磨耗程度重于其他牙齿,所承担的合力最重。

3.3治疗措施强调早期治疗,及时治疗,隐裂进一步扩大,对单纯性隐裂,无明显症状,且牙髓活力正常者,可进行调合治疗,以减少侧向分裂力量,防止裂纹加深,制备窝洞,尽可能将裂纹磨去后作预防性充填。较深的裂纹或已有合并牙髓或根尖病变者,在根管治疗的同时,大量调整牙尖斜面,彻底除去患牙承受的致裂力量,治疗后及时用全冠修复是至关重要的。牙髓病裂纹对力的耐受能务大为降低,在治疗中由于咀嚼等原因,极易发生牙体自裂纹处劈裂开。因此牙髓病治疗开始时可做带环粘上以保护牙冠,牙髓病治疗完毕应及时作全冠修复。

总之,牙隐裂导致患者牙齿劈裂丧失的重要原因,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牙体疾患,早期诊断及正确治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樊明文.牙体牙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51.

[2]徐海.牙隐裂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4,14(10):596-598.

[3]王嘉德.早期牙隐裂的综合治疗及疗效观察[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4,20(6):348-350.

[4]王玉坤.40例牙隐裂病因分析及诊疗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4):411.

[5]杨彦春,周继祥.后牙大面积残冠患者CEREC全瓷嵌体修复后牙周临床指数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13(11):16-19.

[6]王嘉德,靳金梅.牙隐裂的临床观察和治疗[J].中华口腔科杂志,1989,24(1)7:2.

[7]王锦明.磨牙隐裂的临床观察[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1994,4(2):94-95.

[8]周书敏.口腔生物力学[J].现代口腔杂志,1993,7(4):216-218.

[9]赵琼芝,刘国华.104例隐裂牙的临床分析[J].上海口腔医学,1998,7(1):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