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临床分析

陈艳华黄昌侠

陈艳华黄昌侠(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第一人民医院内一科122300)

【中图分类号】R741.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8-0206-02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的临床特点以及转归。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2009年2月—2010年2月所确诊收治的20例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测定患者的血清维生素B12以及叶酸的浓度,对16例患者的肌电图进行检查,对11例患者的脊髓MRI进行检查。结果检查结果显示有12例患者的血清维生素B12水平低于正常水平,剩余8例正常。有10例患者的肌电图显示异常。3例患者的脊髓MRI检查显示脊髓后索异常。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四肢异常、痉挛性瘫痪以及共济失调等。经过6个月时间的治疗,有17例患者的症状有了一定的缓解,3例患者的症状得到部分改善。结论维生素B12的缺乏是患者发生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的重要原因,但仅仅凭借血清维生素B12并不能较为准确的反映出患者的机体是否真的缺乏维生素B12,对于维生素B12水平正常的患者,院方应该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体征来诊断,以免发生误诊。

【关键词】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维生素B12临床分析

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是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上又被称为营养障碍性脊髓病变。该病可以引起患者脊髓后索以及周围神经变性,并有可能导致小脑、视神经以及脑干发生变性[1]。在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发生的早期间断,由于缺乏特异性,因而常常会导致误诊,从而引起患者的神经系统发生永久性的损害,严重时甚至会致残。本次研究,笔者对我院收治的20例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并探讨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的临床特点以及转归。现将部分研究资料整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为我院2009年2月—2010年2月所确诊收治的20例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患者,其中男11例,女9例,患者年龄24~80岁,平均年龄(56.2±14.6)岁。病程1个月~4年不等,平均5.5个月。

1.2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例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分析,测定患者的血清维生素B12以及叶酸的浓度,对16例患者的肌电图进行检查,对11例患者的脊髓MRI进行检查。

1.3临床症状及体征

检查结果显示有12例患者的血清维生素B12水平低于正常水平,剩余8例正常。有10例患者的肌电图显示异常。3例患者的脊髓MRI检查显示脊髓后索异常。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四肢异常、痉挛性瘫痪以及共济失调等。

1.4针对治疗

在所有的20例患者中,在诊断明确后均采用静脉推注甲钴胺(具体用量根据患者饿的实际情况决定),每天一次,连续治疗20d,随后改为隔日一次,连续治疗一个月。同时根据患者患者的身体情况给予一定的维生素以及营养神经的药物辅助治疗。

1.5统计学处理

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入院时间以及病理状况等方面相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束,选用合适的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分析结果采用均数以及标准差的形式进行检验,p<0.05就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为期6个月时间的治疗,有17例患者的症状有了一定的缓解,3例患者的症状得到部分改善,其中有4例患者的排尿功能得到缓解、4例患者的舌炎得到缓解、7例患者饿的贫血症状得到缓解。

3讨论

由维生素B12缺乏所导致的较为经典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其病变主要引起患者脊髓后索以及周围神经变性,并有可能导致小脑、视神经以及脑干发生变性。医学上目前对于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的发病机制主要认定为维生素B12的缺乏[2]。维生素B12是人体内重要的辅助因子,机体内缺乏维生素B12会导致髓鞘合成障碍,使得髓鞘发生变形,产生神经系统症状。

缺乏维生素B12的患者的神经系统表现较为复杂,几乎包括了机体内的所有神经功能,而并非仅仅局限于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本次研究的20例患者中有12例患者的锥体束未被影响,11例患者为单纯的周围神经受影响,这可能与院方给予患者的早期诊断有关。

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发生早期阶段并无任何典型的临床表现,一旦忽视,常常会有误诊或漏诊的情况发生。血清维生素B12的浓度是用来确诊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的重要依据,但它却并非为唯一依据,血清维生素B12的缺乏并不能够正确反映出机体是否缺乏维生素B12[3]。

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四肢异常、痉挛性瘫痪以及共济失调等,一旦确诊,可以给予患者静脉推注甲钴胺,每日一次,用量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治疗一个月后可以适当减少用量,持续治疗时间应在1年以上,对于个别患者应让其终生服药。临床上对于患者贫血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叶酸进行治疗。

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在临床上为可治病,患者神经功能的受损情况与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发生的时间长短有关,发生时间越短,神经受损越小。本次研究的患者病程相对较短,治疗效果较好。因此,对于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患者应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参考文献

[1]王岚,蒋雨平.亚急性联合变性与维生素B12.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0,8(2):139-141.

[2]王永栋,张敏军,李云霞.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MRI诊断.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2,10(2):135-136.

[3]王字卉,邵福源.提高对维生素B12缺乏性神经病变的认识.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7,20(4):241-244.